一种湿法设备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7545发布日期:2023-02-03 19:1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设备槽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法设备槽体。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发电方式,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任何噪音和污染,随着光伏行业生产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发电成本几乎能够达到火电成本,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湿法工艺作为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其使用的各种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停消耗,进而导致化学浓度降低,因此需要额定时间后进行补液,补液过程中,不能进行生产,导致需要停工一段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网问题是:如何解决湿法工艺不能一直连续生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法设备槽体,包括槽体1,槽体1中有上滚轮7和下滚轮8,硅片9在上滚轮7和下滚轮8之间通过槽体1,槽体1中装有酸液或者碱液,还包括混合室2,槽体1通过带第一水泵的第一管道5与混合室2联通,槽体1通过带第二水泵的第二管道6与混合室2联通,槽体1上有一个或者多个进料口3。
5.在湿法工艺过程中,槽体1中的液体(酸液或者碱液)在第二水泵作用下进入混合室2,混合室2通过进料口3补充药液,补充药液正好等于湿法工艺过程中消耗的药液,然后通过第一水泵将已经补充过药液的混合液补充进槽体1。进而保证槽体1中总的药液即药液浓度始终能够满足工作要求,进而湿法工艺能够保证持续进行。
6.槽体1的底部有第一搅拌装置10,混合室2的中有第二搅拌装置4。
7.第一搅拌装置10能够使得槽体1补充的液体与原有的液体保持混合均匀;第二搅拌装置4能够保持混合室中的液体混合均匀。两个搅拌装置作用下,再加上补充液体的浓度与原有液体的浓度差异不是很大,因此能够保证槽体1中酸液或者碱液能够满足湿法工艺要求,液体均匀性相比没有搅拌装置要更均匀。
8.在第一搅拌装置10上部和下滚轮8下部有稳水网11。
9.在第一搅拌装置10搅拌过程中,槽体1的液体会出现上下波动,稳水网11能够减弱或者消除波动,保证湿法工艺顺利进行。
10.稳水网11为2层或者2层以上的栅栏网,相邻栅栏网之间的间距为5-30mm。
11.每层栅栏网都能产生减弱或者消除槽体1的液体波动,多层共同作用能够消除掉槽体1的液体波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槽体和混合室构成的循环系统,持续在槽体中补充槽体内消耗的药液,有效保证了,槽体连续进而湿法工艺,不需要定时停工补充药液。通过两个搅拌器保证了补充进入槽体的液体能够快速扩散,保证了槽体中药液的均匀性。通过稳水网消除了搅拌装置和进出药液造成的槽体液面波动,使湿法工艺始终处于最佳的状
态。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槽体,2、混合室,3、进料口,4、第二搅拌装置,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上滚轮,8、下滚轮,9、硅片,10、第一搅拌装置,11、稳水网。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18.一种湿法设备槽体,包括槽体1,槽体1为一个长方体槽体,槽体1中有上滚轮7和下滚轮8,硅片9在上滚轮7和下滚轮8之间通过槽体1,槽体1中装有酸液或者碱液,还包括混合室2,槽体1通过带第一水泵的第一管道5与混合室2联通,槽体1通过带第二水泵的第二管道6与混合室2联通,槽体1上有一个或者多个进料口3。
19.一个实施例中,湿法工艺为制绒工艺。槽体1中为制绒液。
20.在湿法工艺过程中,槽体1中的液体(酸液或者碱液)在第二水泵作用下进入混合室2,混合室2通过进料口3补充药液,补充药液正好等于湿法工艺过程中消耗的药液,可以通过计算获得湿法工艺过程中消耗的药液量,或者通过测量直接获得实时的槽体1中的药液量和浓度,然后通过第一水泵将已经补充过药液的混合液补充进槽体1。进而保证槽体1中总的药液即药液浓度始终能够满足工作要求,进而湿法工艺能够保证持续进行。
21.槽体1的底部有第一搅拌装置10,混合室2的中有第二搅拌装置4。
22.第一搅拌装置10能够使得槽体1补充的液体与原有的液体保持混合均匀;第二搅拌装置4能够保持混合室中的液体混合均匀。两个搅拌装置作用下,再加上补充液体的浓度与原有液体的浓度差异不是很大,因此能够保证槽体1中酸液或者碱液能够满足湿法工艺要求,液体均匀性相比没有搅拌装置要更均匀。
23.两个搅拌装置为螺旋桨搅拌装置,螺旋桨材料为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叶片数量,叶片直径,叶片层数等根据槽体大小可以进行调整,叶片数量2-10片,叶片直径150-300mm,叶片层数1-5层。
24.在第一搅拌装置10上部和下滚轮8下部有稳水网11。
25.在第一搅拌装置10搅拌过程中,槽体1的液体会出现上下波动,稳水网11能够减弱或者消除波动,保证湿法工艺顺利进行。
26.稳水网11为2层或者2层以上的栅栏网,相邻栅栏网之间的间距为5-30mm。
27.每层栅栏网都能产生减弱或者消除槽体1的液体波动,多层共同作用能够消除掉槽体1的液体波动。
28.通过槽体和混合室构成的循环系统,持续在槽体中补充槽体内消耗的药液,有效保证了,槽体连续进而湿法工艺,不需要定时停工补充药液。通过两个搅拌器保证了补充进入槽体的液体能够快速扩散,保证了槽体中药液的均匀性。通过稳水网消除了搅拌装置和进出药液造成的槽体液面波动,使湿法工艺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29.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