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0503发布日期:2023-01-13 04:0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碱溶液配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碱性溶液在配制过程中易发热,目前,现有碱性溶液的配制设备都是用塑料材质,在高温条件下碱性溶液配制设备容易变形,增加人员烧烫的风险。
3.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罐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罐体内壁加衬四氟乙烯,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耐高温耐腐蚀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是由:罐体、支腿、出料口、进料口、冷却进口、冷却出口、电机、搅拌杆、排气管构成;罐体为双层罐,罐体的内罐与外罐之间构成冷却空腔,罐体上表面中部设置电机,电机一侧设置进料口,电机另一侧设置排气管,罐体上端一侧设置冷却进口,冷却进口的末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下端设置冷却出口,冷却出口的前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下表面设置出料口,罐体下表现设置支腿,罐体内设置搅拌杆,搅拌杆的上端设置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内,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
6.所述的罐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罐体内壁加衬四氟乙烯。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罐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罐体内壁加衬四氟乙烯,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耐高温耐腐蚀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未详细介绍处为现有常用技术。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9.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10.图1中:罐体1、支腿2、出料口3、进料口4、冷却进口5、冷却出口5.1、电机6、搅拌杆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罐体1为双层罐,罐体1的内罐与外罐之间构成冷却空腔,罐体1上表面中部设置电机6,电机6一侧设置进料口4,电机6另一侧设置排气管8,罐体1上端一侧设置冷却进口5,冷
却进口5的末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1下端设置冷却出口5.1,冷却出口5.1的前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1下表面设置出料口3,罐体1下表现设置支腿2,罐体1内设置搅拌杆7,搅拌杆7的上端设置于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内,电机6带动搅拌杆7转动。
13.所述的罐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罐体1内壁加衬四氟乙烯。


技术特征:
1.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是由:罐体(1)、支腿(2)、出料口(3)、进料口(4)、冷却进口(5)、冷却出口(5.1)、电机(6)、搅拌杆(7)、排气管(8)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1)为双层罐,罐体(1)的内罐与外罐之间构成冷却空腔,罐体(1)上表面中部设置电机(6),电机(6)一侧设置进料口(4),电机(6)另一侧设置排气管(8),罐体(1)上端一侧设置冷却进口(5),冷却进口(5)的末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1)下端设置冷却出口(5.1),冷却出口(5.1)的前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1)下表面设置出料口(3),罐体(1)下表现设置支腿(2),罐体(1)内设置搅拌杆(7),搅拌杆(7)的上端设置于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内,电机(6)带动搅拌杆(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罐体(1)内壁加衬四氟乙烯。

技术总结
一种碱溶液配制装置,罐体为双层罐,罐体的内罐与外罐之间构成冷却空腔,罐体上表面中部设置电机,电机一侧设置进料口,电机另一侧设置排气管,罐体上端一侧设置冷却进口,冷却进口的末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下端设置冷却出口,冷却出口的前端与所述的冷却空腔相通,罐体下表面设置出料口,罐体下表现设置支腿,罐体内设置搅拌杆,搅拌杆的上端设置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内,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罐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罐体内壁加衬四氟乙烯,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耐高温耐腐蚀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波 王红波 李晓迪 王盈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市福悦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8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