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酸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6935发布日期:2023-01-14 01:0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含酸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车上的对锁式防松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化工生产领域中,一些生产工艺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工业废水等,这些废气和废水需要针对性的处理以达到大气和水体排放标准,以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性污染。
3.在相关技术中,针对含酸气体,企业和工厂通常采用喷淋塔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来对废气进行处理,如cn201921788025.7中所述,在塔内设置喷淋结构和搅拌结构,一步到位实现废气处理。但是针对酸性气体的循环反应中,搅拌结构的中和反应需要确保搅拌均匀和液体的充分反应,而循环反应的装置则需要延长处理的时间,也即导致反应速率太慢,无法跟进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酸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喷淋反应塔(100)、中和反应塔(200)、中和反应池(300)和过滤池(400);
5.所述喷淋反应塔(100)的塔顶内部设置有雾化喷淋头(102),所述雾化喷淋头(102)外接循环水管(101);
6.所述喷淋反应塔(100)侧边的进气管和内部的喷气支管(103)连接;所述喷淋反应塔(100)内横向放置若干喷气支管(103),且所述喷气支管(103)的尾端通过竖直管路连接;所述喷气支管(103)上分布若干喷气孔(104),所述喷气孔(104)分别朝向塔内各个方位,用于向塔内通入含酸废气;
7.所述喷淋反应塔(100)的上部通过第一连接管(105)连接所述中和反应塔(200),所述中和反应塔(200)的内设置有多道反应填充物,用于对气体继续进行中和反应;
8.所述过滤池(400)和所述反应池连接收集和过滤中处理后的循环水。
9.具体的,所述喷淋反应塔(100)的底部为倾斜面,形成酸液汇集区;所述雾化喷淋头(102)喷出的水雾和含酸废气形成酸液,经过倾斜面汇聚到所述酸液汇集区。
10.具体的,所述酸液汇集区开设有引水孔,通过第二连接管(106)连接到所述中和反应池(300);
11.所述中和反应池(300)内为碱性溶液,包括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和四级反应池,各级反应池内分别设置有ph检测计(302)和进水喷头(303);各级反应池之间通过隔板(301)分开,且所述隔板(301)的有效高度和碱性浓度依次降低;
12.所述进水喷头(303)分别连接到第三连接管(304)上和第四连接管(305)上,所述第三连接管(304)通入循环水,所述第四连接管(305)通入碱性溶液,且所述进水喷头(303)和所述第四连接管(305)之间分别接入有流量计(306)。
13.具体的,所述四级反应池连接到所述过滤池(400),所述过滤池(400)内设置有过
滤网(401);所述过滤池(400)的出水端为循环水,和所述喷淋反应塔(100)顶部的循环水管(10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304)连接。
14.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05)连接到所述中和反应塔(200)的底部,所述中和反应塔(200)内包括第一填料(201)、第二填料(202)和第三填料(203),用于对酸性气体进一步中和反应;所述中和反应塔(200)的顶部为排气孔,用于排放气体。
15.本使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将含酸废气通过雾化喷淋头进行雾化加湿,同时通过在若干横向喷气支管上开设各个朝向的喷气孔,将酸性气体充分溶解到水雾中,进而转化为酸液,进而通过倾斜底面将酸液汇聚通入中和反应池。中和反应池可以将酸性液体通过各级ph值不相同的反应池中进行反应,配合底部的进水喷头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不仅可以充分反应,还可以将沉淀物冲刷至悬浮状态,流向到过滤池中,该过程相比气体直接和中和反应塔反应,除酸效率更高更快。过滤池中通过过滤网实现固液分离,实现水循环,节约水资源。对于含酸气体,在经过雾化降低部分酸性后,进一步通过中和反应塔中的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后完成除酸,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酸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00-喷淋反应塔,101-循环水管,102-雾化喷淋头,103-喷气支管,104-喷气孔,105-第一连接管,106-第二连接管,200-中和反应塔,201-第一填料,202-第二填料,203-第三填料,300-中和反应池,301-隔板,302-ph检测计,303-进水喷头,304-第三连接管,305-第四连接管,306-流量计,400-过滤池,40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9.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0.如图1所示,对于已经收集到的工业含酸废气,将其通入到反应喷淋塔中,反应喷淋塔的顶端通过外接循环水管(101)连接内部设置的雾化淋浴喷头,雾化淋浴喷头可以产生更大湿度的水雾,便于和通入的含酸废气充分接触。喷淋反应塔(100)侧边的进气管通过竖直管路和内部的若干喷气支管(103)连接;喷气支管(103)横向置于塔内,在每个喷气支管(103)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104),通过喷气孔(104)向塔内通入含酸废气。为了能够达到更好地雾化效果,充分形成酸液,将喷气孔(104)设置为均匀朝向各个方向,酸性气体和水雾接触后形成酸液并沉降到塔底。
21.本技术中的塔底设置为倾斜面,和侧壁形成酸液汇集区,便于液体汇聚。在酸液汇聚区的底部开设有引水孔,通过第二连接管(106)通入到中和反应池(300)。中和反应池(300)主要是对形成的酸性液体进行中和,而气体反应则需要喷淋反应塔(100)上部的第一连接管(105)送入到中和反应塔(200)中进一步反应。该过程可以将大部分酸性气体转化为酸性液体,更方便的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相对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反应更为充分,例如盐酸、
硫酸和其他挥发性酸性气体,直接加湿通入到中和反应池(300)中。
22.中和反应池(300)内是碱性溶液,分为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三级反应池和四级反应池等。各级反应池之间通过隔板(301)分开,且各级隔板(301)的有效高度逐次降低,也即一级反应池的混合反应溶液流入到二级反应池,依次从四级反应池流出。反应池的中和过程可能会导致碱性下降,所以在各级反应池中置入ph检测计(302),实时检测池内酸碱度,池内设置的进水喷头(303)则用于补给碱性溶液,确保中和反应进程。需要说明的是,各级反应池的碱性浓度依次下降,直至四级反应池的ph值接近中性。此外,进水喷头(303)上分布有均匀的开孔,能够形成高压喷射水流,对生成的颗粒和沉淀物冲刷,避免沉淀。该混合溶液由第三连接管(304)和第四连接管(305)提供,具体的,第三连接管(304)通入循环水,第四连接管(305)通入碱性溶液,且每个进水喷头(303)和第四连接管(305)之间分别接入有流量计(306),用于控制碱性溶液的流量和池内的ph值。经过四级反应池的中和溶液经过管道流至过滤池(400)。在过滤池(400)内部通过滤网(401)分隔为两个空间,左侧为沉淀处,右侧为过滤处。经过过滤网(401)的中性循环水进一步连接到雾化喷淋头(102)的外接循环水管(101)以及第三连接管(304),实现水循环。
23.第一连接管(105)连接到中和反应塔(200)下方的进气口,中和反应塔(200)内部设置有至少三个填料区,分别为第一填料(201)、第二填料(202)及第三填料(203),用于对气体进一步加湿、酸碱中和以及除菌消毒等过程,气体经过三个填料区后从顶部的排气孔排放到大气中。
24.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含酸废气通过雾化喷淋头进行雾化加湿,同时通过在若干横向喷气支管上开设各个朝向的喷气孔,将酸性气体充分溶解到水雾中,进而转化为酸液,进而通过倾斜底面将酸液汇聚通入中和反应池。中和反应池可以将酸性液体通过各级ph值不相同的反应池中进行反应,配合底部的进水喷头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不仅可以充分反应,还可以将沉淀物冲刷至悬浮状态,流向到过滤池中,该过程相比气体直接和中和反应塔反应,除酸效率更高更快。过滤池中通过过滤网实现固液分离,实现水循环,节约水资源。对于含酸气体,在经过雾化降低部分酸性后,进一步通过中和反应塔中的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后完成除酸,达到排放标准。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