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5345发布日期:2022-11-11 22:3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氧化性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450℃,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硅碳棒原料以碳化硅为主、加入工业硅、碳粉,需要混合均匀,靠人工混合,往往混合不够均与,且费时费力。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5877711u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搅拌缶和可升降搅拌器;所述机架包含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四根竖向的导柱;所述底板的左右两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搅拌缶具有两个外耳轴,所述搅拌缶通过两根外耳轴架设在两根所述支撑柱上;四根所述导柱上设置有可沿导柱上下移动的所述可升降搅拌器。上述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人力等优点。
3.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由于没有对搅拌缶设置固定机构,因此在搅拌罩与搅拌缶盖合的时候容易发生错位,导致搅拌罩无法精确盖在搅拌缶上;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缶发生晃动会导致搅拌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搅拌效果好的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侧板、搅拌缶、第一电机、转盘、升降板、搅拌罩和搅拌装置;
6.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中心设置有通孔;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均设置在底板上且沿横向分布,侧板外侧设置有限位孔;搅拌缶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头和连接轴,轴头贯穿一个侧板并与该侧板转动连接,连接轴与另一个侧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设置在侧板上并与连接轴驱动连接;转盘设置在轴头横向一端,转盘内偏心处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将转盘固定在侧板上的弹性组件;升降板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升降板上,搅拌罩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罩内,搅拌罩位于搅拌缶上方。
7.优选的,弹性组件包括移动块、限位柱和复位弹簧;移动块滑动设置在空腔内,移动块沿横向滑动;限位柱贯穿转盘内侧设置在移动块上,限位柱与转盘和侧板均滑动连接,限位柱位于限位孔内;复位弹簧设置在空腔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壁和移动块连接。
8.优选的,弹性组件还包括拨杆;空腔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侧口,拨杆贯穿侧口设置在移动块底部,拨杆与移动块滑动连接。
9.优选的,还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在顶板上,电动推杆伸缩端与顶板连接。
10.优选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第二电机;搅拌器转动设置在升降板底部,搅拌器位于搅拌罩内,第二电机设置在升降板上,第二电机与搅拌器驱动连接,第二电机位于通孔下方。
11.优选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型号均为ks-37gb3540。
12.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环;连接环设置在搅拌缶上端,连接环为圆台环结构,搅拌罩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连接环内径,均小于连接环外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进行搅拌混料时,只需要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推动升降板下降,从而带动搅拌罩下降,进而带动搅拌罩罩在连接环的斜侧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即可驱动搅拌器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这个过程中会,搅拌缶不会发生转动,稳定性高。进行卸料时,工作人员向左拨动拨杆,将限位柱从限位孔内拔出,就能够通过启动第二电机来带动搅拌缶转动,进行卸料。整个过程中,搅拌缶不会发生晃动,搅拌效果好,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附图标记:1、底板;2、立柱;3、顶板;301、通孔;4、侧板;401、限位孔;5、搅拌缶;501、轴头;502、连接轴;6、第一电机;7、转盘;701、空腔;702、侧口;8、移动块;9、限位柱;10、复位弹簧;11、拨杆;12、升降板;13、电动推杆;14、搅拌器;15、第二电机;16、搅拌罩;1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4、搅拌缶5、第一电机6、转盘7、升降板12、电动推杆13、搅拌罩16和搅拌装置,其中:
20.底板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立柱2,立柱2上端设置有顶板3,顶板3中心设置有通孔301;侧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4均设置在底板1上且沿横向分布,侧板4外侧设置有限位孔401;搅拌缶5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头501和连接轴502,轴头501贯穿一个侧板4并与该侧板4转动连接,连接轴502与另一个侧板4转动连接;第一电机6设置在侧板4上并与连接轴502驱动连接;转盘7设置在轴头501横向一端,转盘7内偏心处设置有空腔701,空腔701内设置有用于将转盘7固定在侧板4上的弹性组件;升降板12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2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升降板12上,搅拌罩16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罩16内,搅拌罩16位于搅拌缶5上方。
21.弹性组件包括移动块8、限位柱9、复位弹簧10和拨杆11;移动块8滑动设置在空腔701内,移动块8沿横向滑动;限位柱9贯穿转盘7内侧设置在移动块8上,限位柱9与转盘7和侧板4均滑动连接,限位柱9位于限位孔401内;复位弹簧10设置在空腔701内,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空腔701内壁和移动块8连接。空腔701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侧口702,拨杆11贯穿侧口702设置在移动块8底部,拨杆11与移动块8滑动连接。电动推杆13设置在顶板3上,电动推杆13伸缩端与顶板3连接。
22.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14和第二电机15;搅拌器14转动设置在升降板12底部,搅拌器14位于搅拌罩16内,第二电机15设置在升降板12上,第二电机15与搅拌器14驱动连接,第二电机15位于通孔301下方。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5的型号均为ks-37gb3540。
23.实施例二
24.如图1所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环17;连接环17设置在搅拌缶5上端,连接环17为圆台环结构,搅拌罩16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连接环17内径,均小于连接环17外径。
25.通过设置连接环17,保证搅拌罩16能够完全罩在连接环17的斜面上,进而保证搅拌罩16的准确性。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进行搅拌混料时,只需要启动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推动升降板12下降,从而带动搅拌罩16下降,进而带动搅拌罩16罩在连接环17的斜侧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15即可驱动搅拌器14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这个过程中会,搅拌缶5不会发生转动,稳定性高。进行卸料时,工作人员向左拨动拨杆11,将限位柱9从限位孔401内拔出,就能够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5来带动搅拌缶5转动,进行卸料。整个过程中,搅拌缶5不会发生晃动,搅拌效果好,稳定性高。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