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2783发布日期:2022-12-17 11:2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配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2.临床药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确定药物达到最高疗效时的用量、浓度等,以实现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和高效性,进行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等,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药,并按照处方调制药品,将不同的药物进行混合后使用,提高治疗效果,目前的配药装置,在对药物进行配制时,医生会使用捣杆将药料捣碎成粉末状态,然后均匀混合在一起,药料容易出现破碎不完全的颗粒状,破碎药料的效果差,费时费力,影响药料混合后的治疗效果,且捣杆上会粘连药料,不便取下,导致药料成分减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配药装置,具备自动对药料进行破碎混合和便捷取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配药装置,在对药物进行配制时,医生会使用捣杆将药料捣碎成粉末状态,然后均匀混合在一起,药料容易出现破碎不完全的颗粒状,破碎药料的效果差,费时费力,影响药料混合后的治疗效果,且捣杆上会粘连药料,不便取下,导致药料成分减少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配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药斗,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料板,所述箱体背表面的右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前侧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前侧通过轴承与箱体内腔的前侧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腔后侧的左上方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碾压辊与转动辊的外圈相接触,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所述清理毛刷的内侧分别与转动辊和碾压辊的外圈相接触,所述箱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漏药机构。
5.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出药端的底部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搅拌桶出药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与箱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左侧贯穿搅拌桶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侧通过轴承与搅拌桶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7.优选的,所述漏药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漏药斗。
9.优选的,所述挡料板位于进药斗的底部,所述箱体的正表面安装有密封门板,所述密封门板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屉,所述收集屉的后侧贯穿密封门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
10.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控制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碾压辊、转动杆、搅拌杆、搅拌桶、第二电机、漏药斗、震动电机、弹簧、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收集屉、第一电机和转动辊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目前的配药装置,在对药物进行配制时,医生会使用捣杆将药料捣碎成粉末状态,然后均匀混合在一起,药料容易出现破碎不完全的颗粒状,破碎药料的效果差,费时费力,影响药料混合后的治疗效果,且捣杆上会粘连药料,不便取下,导致药料成分减少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理毛刷,能够将转动辊和碾压辊外圈上粘连的药料刷落至搅拌桶的内腔,通过设置隔板,能够便于固定搅拌桶,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便于移动装置,通过设置挡料板,能够防止未粉碎的药料泵入搅拌桶的内腔,通过设置进药斗,能够便于投入药料。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和第一电机结构配合左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漏药机构正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板和通孔结构配合俯视图。
20.图中:1箱体、2碾压辊、3清理毛刷、4搅拌机构、41转动杆、42搅拌杆、43搅拌桶、44第二电机、5隔板、6电磁阀、7漏药机构、71漏药斗、72震动电机、73弹簧、74第二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9万向轮、10收集屉、11通孔、12开关控制器、13进药斗、14挡料板、15第一电机、16密封门板、17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6,一种高效配药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药斗13,通过设置进药斗13,能够便于投入药料,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料板14,通过设置挡料板14,能够防止未粉碎的药料崩入搅拌桶43的内腔,箱体1背表面的右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输出轴的前侧贯穿箱体1并固定连接有碾压辊2,碾压辊2的前侧通过轴承与箱体1内腔的前侧活动连接,箱体1内腔后侧的左上方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辊17,碾压辊2与转动辊17的外圈相接触,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3,通过设置清理毛刷3,能够将转动辊17和碾压辊2外圈上粘连的药料刷落至搅拌桶43的内腔,清理毛刷3的内侧分别与转动辊17和碾压辊2的外圈相接触,箱体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5,通过设置隔板5,能够便于固定搅拌桶43,隔板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1,隔板5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构4,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
8的顶部安装有漏药机构7。
22.搅拌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4和搅拌桶43,搅拌桶43出药端的底部贯穿通孔11并延伸至隔板5的底部,搅拌桶43出药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6,第二电机44的右侧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
23.第二电机44输出轴的左侧贯穿搅拌桶43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1,转动杆41的左侧通过轴承与搅拌桶43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转动杆41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2。
24.漏药机构7包括弹簧73,弹簧73的数量为两个,弹簧73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4。
25.第二支撑板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72,第二支撑板7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漏药斗71,漏药斗71位于电磁阀6的底部。
26.挡料板14位于进药斗13的底部,箱体1的正表面安装有密封门板16,密封门板16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屉10,收集屉10的后侧贯穿密封门板16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漏药斗71的底部延伸至收集屉10的内腔。
27.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通过设置万向轮9,能够便于移动装置,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控制器12。
28.使用时,通过开关控制器12启动第一电机15和第二电机44运行,第一电机15转动带动碾压辊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辊17转动,第二电机44转动带动转动杆41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42转动,将不同的药料通过进药斗13倒入转动辊17和碾压辊2外圈的顶部,通过转动辊17和碾压辊2对药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药料落入搅拌桶43的内腔,通过搅拌杆42对粉碎后的药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开关控制器12开启电磁阀6和震动电机72,药料经过电磁阀6落入漏药斗71的内腔,通过震动电机72运行带动第二支撑板74、弹簧73和漏药斗71抖动,使得药料加速落入收集屉10的内腔,配药完成后通过开关控制器12关闭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44、电磁阀6和震动电机72即可。
29.综上所述:该高效配药装置,通过碾压辊2、转动杆41、搅拌杆42、搅拌桶43、第二电机44、漏药斗71、震动电机72、弹簧73、第二支撑板74、第一支撑板8、收集屉10、第一电机15和转动辊17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目前的配药装置,在对药物进行配制时,医生会使用捣杆将药料捣碎成粉末状态,然后均匀混合在一起,药料容易出现破碎不完全的颗粒状,破碎药料的效果差,费时费力,影响药料混合后的治疗效果,且捣杆上会粘连药料,不便取下,导致药料成分减少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