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5615发布日期:2022-12-14 04:0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全球制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期限。
3.船舶作为主要温室气体(co2)排放源之一,捕捉船舶排烟中的co2,将其深埋于地下或海底,是船舶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比较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当前已经有陆地燃煤发电厂开始着手捕捉co2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在船舶系统中还没有人考虑捕捉co2。如果碳排放交易税实行,有关当局至少向航行在国际航线上的船舶增收co2排放税,增税标准可能根据船型和主副机功率等制定不同税率,也可能根据船舶在规定时间内的燃料消耗量制定。为了鼓励co2捕捉,co2排放税的成本一定会高于投资捕捉co2装置而增加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与闪蒸罐相连,吸收塔的顶部与吸收塔顶冷却器相连,闪蒸罐的顶部分别与调节阀三、调节阀四相连,氮气输入口依次与调节阀三、调节阀四、放散管相连,闪蒸罐的液位监测口与调节阀一通过信号连接,闪蒸罐的底部与贫富液换热器、调节阀一、再生塔依次连接,再生塔的顶部与再生塔顶冷却器、再生塔顶分离器依次相连,再生塔与导热油管进出口相连,再生塔的温控与温控阀通过信号连接,再生塔的液位与调节阀二通过信号连接,再生塔的底部与贫富液换热器、贫液冷却器、调节阀二、溶液贮槽依次连接,再生塔顶分离器的气相空间分别与调节阀五、调节阀六相连,氮气输入口依次与调节阀五、调节阀六、co2压缩机相连,再生塔顶分离器的液位与泄放阀通过信号连接,再生塔顶分离器的泄放口与泄放阀、溶液贮槽依次相连,溶液贮槽与贫液泵、流量控制阀、吸收塔依次相连,溶液过滤器的两端与贫液泵的两端相连。
6.进一步的,吸收塔的温度低于再生塔的再生温度。
7.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减少了船舶烟气中的co2排放含量,在要求时间内使船舶满足全球制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降低船舶的碳排放交易税实行的成本,实现对全球气候的防护。
附图说明
8.图1是co2捕捉原理图1;
9.图2是co2捕捉原理图2;
10.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1;
11.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2;
12.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1;
13.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2;
14.图7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3。
15.其中:1、吸收塔;2、吸收塔顶冷却器;3、溶液过滤器;4、贫液泵;5、闪蒸罐;6、再生塔;7、再生塔顶冷却器;8、再生塔顶分离器;9、贫液冷却器;10、贫富液换热器;11、溶液贮槽;12、调节阀一;13、温控阀;14、调节阀二;15、泄放阀;16、流量控制阀;17、调节阀三;18、调节阀四;19、调节阀五;20、调节阀六。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7.一种船舶co2捕捉装置,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1的底部与闪蒸罐5相连,吸收塔1的顶部与吸收塔顶冷却器2相连,闪蒸罐5的顶部分别与调节阀三17、调节阀四18相连,氮气输入口依次与调节阀三17、调节阀四18、放散管相连,闪蒸罐5的液位监测口与调节阀一12通过信号连接,闪蒸罐5的底部与贫富液换热器10、调节阀一12、再生塔6依次连接,再生塔6的顶部与再生塔顶冷却器7、再生塔顶分离器8依次相连,再生塔6与导热油管进出口相连,再生塔6的温控与温控阀13通过信号连接,再生塔6的液位与调节阀二14通过信号连接,再生塔6的底部与贫富液换热器10、贫液冷却器9、调节阀二14、溶液贮槽11依次连接,吸收塔1的温度低于再生塔6的再生温度,再生塔顶分离器8的气相空间分别与调节阀五19、调节阀六20相连,氮气输入口依次与调节阀五19、调节阀六20、co2压缩机相连,再生塔顶分离器8的液位与泄放阀15通过信号连接,再生塔顶分离器8的泄放口与泄放阀15、溶液贮槽11依次相连,溶液贮槽11与贫液泵4、流量控制阀16、吸收塔1依次相连,溶液过滤器3的两端与贫液泵4的两端相连。
18.我司开发的船舶co2捕捉工艺过程为,冷却后烟气首先进入洗涤降温塔,通过在塔中循环淡水或海水,将烟气中的灰分和其它杂质洗掉,且烟气温度降至50度以下;之后烟气进入co2捕捉装置与吸收塔1底部烟气进口连接,吸收塔1中循环的teta-mdea溶液,将烟气中的co2吸收到溶液中,这样烟气中只剩下氮和少量氧,即无温室气体的清洁排烟;吸收塔1顶部烟气出口与吸收塔顶冷却器2热侧进口连接,利用吸收塔顶冷却器2中的循环水进行降温,而后可排出至烟窗。
19.溶液贮槽11排出的吸收溶液与贫液泵4进口连接,贫液泵4出口与吸收塔1顶部吸收液进口连接,贫液泵4出口的吸收液可经过溶液过滤器3处理再次连接至贫液泵4进口,吸收塔1底部吸收液出口与闪蒸罐5吸收液进口连接,吸收液由闪蒸罐5吸收液出口排出。
20.由闪蒸罐5吸收液出口排出的吸收溶液连接至贫富液换热器10富液进口,与贫富液换热器10富液出口排出并经过再生塔6加热释放气体后的吸收溶液在贫富液换热器10中进行热量交换,富液吸收热量升温,贫富液换热器10贫液出口的吸收溶液经过贫液冷却器9进一步冷却后进入溶液贮槽11。再生塔6顶部的分离气体排出经过再生塔顶冷却器7由循环水降温,经过再生塔顶分离器8分离co2与吸收溶液,分离出的co2将进入分离干燥循环处理,吸收溶液排放至溶液贮槽11。释放co2的吸收溶液由溶液贮槽11将连接至贫液泵4进口,再次进行循环吸收co2。
21.系统中循环的吸收溶液是按照一定比例配比调整浓度和配比,增加或减少循环溶
液流量,用于改变系统可捕捉co2的量,配比和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溶液流量越大,可吸收的co2越多。此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实施的现有技术,不作具体说明。
22.系统可以设置成co2全部捕捉或部分捕捉。系统配置两台以上贫液泵4,用于动力装置负荷较低时调整溶液循环流量。
23.当co2捕捉装置运行时,系统配置多台贫液泵4时,贫液泵4可根据对co2的捕捉形式及捕捉量,进行贫液泵4的运行调节。冷却后的烟气中的co2在吸收塔1中被循环吸收溶液带走,只剩下少量氮和氧的清洁排烟排放到烟窗,实现无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贫液泵4提供吸收溶液的循环动力,同时吸收溶液一路经过吸收塔4的变为富液排出进入闪蒸罐5,液体将进入再生循环的贫富液换热器10,闪蒸气被氮气带走至放散管,吸收溶液长时间循环可能产生或携带其他杂质,贫液泵4排出的另一路溶液进入溶液过滤器3去除杂质,重新回到贫液泵4吸口再次循环,运行调节的功能可降低系统运行能耗。
24.吸收循环中排出的富液,在贫富液换热器10中被经过再生塔6释放co2及被导热油加热的贫液进行预加热,在再生塔6顶部释放的co2气体经过再生塔顶冷却器7冷却,使吸收溶液液化,进而在再生塔顶分离器8中分离co2与吸收溶液,释放的co2气体被氮气带走至co2压缩机进入脱水、液化循环,吸收溶液则排出至溶液贮槽11,贮存的吸收溶液与管路中外加的消泡剂作用,减少溶液的发泡概率,重新进入吸收循环的贫液泵4进口反复利用。
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