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液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6313发布日期:2022-12-24 03:5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液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液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液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消毒液是最常使用在医疗中的,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但是随着病毒的种类增多,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到消毒液进行消毒,来提高自身的安全性,我们所使用的消毒液在生产中需要对其进行乳化加工,使其方便使用。在对消毒液进行生产时,如果能够设置加热机构,则能够为消毒液原料的乳化提供条件,使消毒液原料的乳化更快速,则提高消毒液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毒液生产设备,有利于实现对消毒液原料进行乳化操作。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5.一种消毒液生产设备,包括圆筒,其特征是:
6.所述圆筒的上侧内壁边缘处固定连接工作桶的外壁上部,所述工作桶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板的下侧,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u形板的相对一侧上端中部,所述圆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皮带轮一的中心处,所述皮带轮一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二相连接;
7.所述皮带轮二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在扇叶辊的一端中心轴的端部,所述扇叶辊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扇叶辊的两端中心轴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两侧中部,所述壳体的上侧固定连通所述圆筒的下侧,所述扇叶辊的另一端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蛇形电热丝,所述蛇形电热丝的两端电极分别穿过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上部;
8.所述圆杆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l形杆的一端,所述l形杆的轴杆设置在直槽板内,所述直槽板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在齿条的一侧,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杆的一端,所述导杆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桶的上侧,所述齿条啮合搅拌机构。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桶的上侧中部,所齿轮的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转杆的上端,所述转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搅拌杆。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工作桶的上侧一端固定连通进料口。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料口的外壁螺纹连接进料口盖的内壁。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出液管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所述工作桶的一侧下部,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圆筒,所述出液管的外端固定连通出液阀。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筒的上侧分别设有一组透气孔。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工作桶的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l形
立板的横板下侧一端。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l形立板的竖板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7.(1)本装置可以实现两个搅拌杆对工作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使工作桶内的原料被搅拌均匀,使原料受热均匀,进而加速乳化效率;
18.(2)本装置可以实现扇叶辊对壳体内的热空气进行吹散,使壳体内的热空气进入到圆筒与工作桶所形成的腔体内,使热空气对工作桶进行加热,使工作桶内的原料进行加热;
19.(3)本装置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
20.本实用新型为消毒液生产设备,有利于实现对消毒液原料进行乳化操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剖切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中:1、进料口盖,2、工作桶,3、l形立板,4、圆筒,5、底板,6、皮带轮二,7、皮带,8、u形板,9、皮带轮一,10、圆杆,11、出液阀,12、壳体,13、电机,14、扇叶辊,15、搅拌杆,16、转杆,17、齿轮,18、齿条,19、导杆,20、l形杆,21、直槽板,22、出液管,23、进料口,24、套筒,25、蛇形电热丝,2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30.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筒4,
31.所述圆筒4的上侧内壁边缘处固定连接工作桶2的外壁上部,所述工作桶2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u形板8的下侧,圆杆1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u形板8的相对一侧上端中部,所述圆杆10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皮带轮一9的中心处,所述皮带轮一9通过皮带7与皮带轮二6相连接;
32.所述皮带轮二6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在扇叶辊14的一端中心轴的端部,所述扇叶辊14设置在壳体12内,所述扇叶辊14的两端中心轴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2的两侧中部,
所述壳体12的上侧固定连通所述圆筒4的下侧,所述扇叶辊14的另一端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电机13的输出轴,所述电机13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2的一侧,所述壳体12的上部设有蛇形电热丝25,所述蛇形电热丝25的两端电极分别穿过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2的一侧上部;
33.所述圆杆10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l形杆20的一端,所述l形杆20的轴杆设置在直槽板21内,所述直槽板21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在齿条18的一侧,所述齿条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杆19的一端,所述导杆19设置在套筒24内,所述套筒24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桶2的上侧,所述齿条18啮合搅拌机构。
34.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齿轮17,所述齿条18啮合所述齿轮17,所述齿轮17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桶2的上侧中部,所齿轮17的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转杆16的上端,所述转杆16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搅拌杆15。
35.所述工作桶2的上侧一端固定连通进料口23。
36.所述进料口23的外壁螺纹连接进料口盖1的内壁。
37.出液管22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所述工作桶2的一侧下部,所述出液管22穿过所述圆筒4,所述出液管22的外端固定连通出液阀11。
38.所述圆筒4的上侧分别设有一组透气孔26。
39.所述工作桶2的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l形立板3的横板下侧一端。
40.两个所述l形立板3的竖板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5的上侧。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首先打开进料口盖1,通过进料口23往工作桶2内倒入需要乳化的原料,并拧上进料口盖1,接着把蛇形电热丝25的两端电极分别与外设电源电性相接,使蛇形电热丝25通电对进入到壳体1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此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扇叶辊14转动,扇叶辊13对壳体12内的热空气进行吹散,使壳体12内的热空气进入到圆筒4与工作桶2所形成的腔体内,使热空气对工作桶2进行加热,使工作桶2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同时圆筒4与工作桶2所形成的腔体内的多余气体通过一组透气孔26排出到外界,同时扇叶辊14带动皮带轮二6转动,皮带轮二6通过皮带7带动皮带轮一9转动,皮带轮一9带动圆杆10转动,圆杆10带动l形杆20的轴杆在直槽板21内转动,同时l形杆20的轴杆带动直槽板21往复移动,直槽板21带动齿条18往复移动,齿条18带动导杆19沿套筒24往复移动,同时齿条18啮合齿轮17往复转动,齿轮17通过转杆16带动对应的搅拌杆15转动,使两个搅拌杆15对工作桶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使工作桶2内的原料被搅拌均匀,使原料受热均匀,进而加速乳化效率,当工作桶2内的原料被乳化完毕之后,关闭电机13,并断开与蛇形电热丝25电性相接的外设电源,打开出液阀11,使工作桶2内被乳化的原料通过出液管22进入到出液阀11,并排出到外设盛放装置内即可。
4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