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8759发布日期:2022-12-03 00:3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


背景技术:

2.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冷却成小丸状的制剂。在现有技术中,滴丸剂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料桶与滴头直接连接的方式来进行供料生产。此类供料方式中,料桶内料液被消耗而液面下降时,部分料液会附着在料桶内壁,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结块,落入料桶内对滴头造成堵塞,影响生产。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9735085u的装置提供了这样一种供胶过滤装置,其包括胶料存储槽和供胶桶,所述胶料存储槽与所述供胶桶之间设有通过供胶管道连接的过滤器组,所述过滤器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过滤器,每个所述过滤器均包括筒体以及均匀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若干个滤芯,若干个所述滤芯均平行于所述筒体的筒壁设置,不同的过滤器内设有不同精度的滤芯;所述胶料存储槽的出胶口处、所述供胶桶的入胶口和出胶口处均设有供胶泵。其中,由于滴丸剂存的生产料液可能是悬浊液,而滤芯会过滤掉悬浊液中的颗粒物,故此方法并不适用于滴丸生产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滴丸剂生产过程中料桶内易产生杂质堵塞滴头问题的供胶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包括与滴头连通的第一胶桶,及向第一胶桶内供胶的第二胶桶,第一胶桶与第二胶桶间设有供胶管与回流管,第二胶桶包括与供胶管连通的出胶口,及与回流管连通的进胶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胶桶内,覆盖所述出胶口的滤桶。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第二胶桶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连接的桶体与桶盖,所述滤桶固定于所述桶盖上与所述桶盖可拆卸式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滤桶上设有连接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供胶管上设有将第二胶桶内的胶液抽入第一胶桶内的胶泵。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第一胶桶包括与供胶管连通的进料口,及与回流管连通的溢流口,进料口与溢流口相对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第一胶桶内设有滤网,滤网相对进料口及溢流开口靠近滴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还包括设于第二胶桶内的搅拌机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供胶管靠近出胶口一端设有阀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计第一胶桶及第二胶桶及置于第二胶桶内的滤网,使得与滴头连接的第一胶桶内不会出现胶渣,避免了胶渣进入滴头内堵塞滴头的问题。
15.2.通过设计搅拌机构及阀门使得可在第二胶桶内对料液进行调配,同时避免了料液在第二胶桶内受热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胶桶;11、进料口;12、溢流口;2、第二胶桶;21、出胶口;22、进胶口;3、供胶管;4、回流管;5、滤桶;51、连接口;6、胶泵;7、滤网;8、搅拌机构;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与滴头连通的第一胶桶1,及向第一胶桶1内供胶的第二胶桶2,第一胶桶1与第二胶桶2间设有供胶管3与回流管4,第二胶桶2包括与供胶管3连通的出胶口21,及与回流管4连通的进胶口22;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胶桶2内,覆盖所述出胶口21的滤桶5。
20.滴丸剂生产中采用的料液大多为胶质,具有一定的粘度,且生产过程中对料液的粘度值有着严格的参数要求,而温度是影响料液粘度的一大重要因素,故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对盛放料液的料桶进行加热保温处理。但此方法会导致料桶的筒壁温度较高,当料桶内的料液被消耗,料桶内液面降低时,液面之上的筒壁上会残留部分料液,这部分料液接触空气氧化的同时被高温的筒壁加热极易产生胶渣并落入料桶内堵塞胶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通过设计与滴头连通的第一胶桶1,向第一胶桶1内供料的第二胶桶2及回流管4保证了第一胶桶1内的液位高度不会发生改变,避免第一胶桶1内产生胶渣,同时在第二胶桶2内设有过滤桶5,避免了第二胶桶2内产生的胶渣等杂质进入第一胶桶1内。
21.由于长期生产时,胶渣在滤桶内堆积过多会对滤桶5的滤孔产生堵塞,影响过滤效率及供胶速度,故需要对滤桶5内的胶渣进行定期清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胶桶2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连接的桶体与桶盖,滤桶5固定于桶盖上,与桶盖可拆卸式连接。具体的,滤桶5的上端面呈敞口状,下端面及侧壁上均分别设有若干滤孔,滤桶5的高度不小于第二胶桶2的高度,滤桶5的外径与第二胶桶2的内径基本相等,使得滤桶5置于第二胶桶2内时,滤桶5的侧壁与第二胶桶2的内壁抵接,胶渣附着在滤桶5的筒壁上落入滤桶5内部,被滤桶5承接过滤掉。其中,滤桶5与第二胶桶2的桶盖卡接,打开桶盖时可将滤桶5一同带出,方便滤桶5的取放。
22.由于滤桶5与第二胶桶2为分体式,滤桶5的筒壁与第二胶桶2的筒壁之间不可避免
的会存在一定的间隙,部分胶渣或杂质可能会通过滤桶5与第二胶桶2之间的间隙进入进胶口22而流入第一胶桶1内,故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胶桶1内设有滤网7。具体的,第一胶桶1包括与供胶管3连通的进料口11,及与回流管4连通的溢流口12,进料口11与溢流口12相对设置,位于第一胶桶1的底部附近;滤网7为直径与第一胶桶1的内径相同的圆形滤网,与第一胶桶1固定连接,位于进料口11及溢流口12的下方,将第一胶桶1的底面覆盖住。当未被第二胶桶2内的滤桶5过滤掉的胶渣由供胶管3进入第一胶桶1内时,被第一胶桶1内的滤网7止挡,堆积在滤网7上,此时由于第一胶桶1内的料液存在回流,会由进料口11向溢流口12方向流动,故滤网7上的胶渣会被流动的料液带动向溢流口12方向移动;其中,滤桶5上设有连接口51,连接口51的高度位置与溢流口12的高度位置相同,通过转动第二胶桶2的筒盖可调节连接口51与溢流口12的相对位置,使得胶渣可通过溢流口12及连接口51进入滤桶内。
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供料量,供胶管3上设有将第二胶桶2内的胶液抽入第一胶桶1内的胶泵6。具体的,胶泵6为隔膜泵,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两个对称工作腔内隔膜的同步往复运动和单向球阀的作用改变工作腔的容积,从而将液体连续地吸入和排出,其单位时间内供胶量可通过外接压缩空气的压力进行调节。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胶桶2的外部设有保温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其可以是电加热,也可以是水浴加热等其他加热方式。其中,由于第二胶桶2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会导致第二胶桶2内料液的水分散失,浓度升高,故需要定期向第二胶桶2内补充料液,并搅拌使第二胶桶2内的料液均质化后再进行供料,故在供胶管3靠近出胶口21一端设有阀门9,通过阀门9的启闭可控制第一胶桶1与第二胶桶2的连通状态。当需要对第二胶桶2内的料液进行调配时,关闭阀门9,调配完成后再打开阀门9进行供料。
2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胶桶2内设有搅拌机构8。其中,搅拌机构8为现有技术中,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