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5314发布日期:2023-02-17 20:2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环保除臭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各类垃圾处理场陆续建成运行,易腐垃圾在储存、发酵处理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臭气,影响工作环境。
3.目前恶臭气体的处理以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而集中收集处理以湿法喷淋塔除臭为主,喷淋塔的除臭效果较好,喷淋塔的除臭原理是:依靠臭气与喷淋的吸收液的接触反应而达到除去臭气的目的,因此喷淋塔的体积一般都较大,以使得臭气与喷淋的吸收液充分接触,当喷淋塔体积较小时,臭气在喷淋塔内的流动速度就会过快,会使得臭气与喷淋的吸收液的接触时间过短,来不及充分净化就会被排出塔外。
4.但是体积大的喷淋塔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检修维护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效改善现有的除臭设备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检修维护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除臭设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除臭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简易除臭设备,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排液管、与所述排液管一端连通的臭气吸收区、与所述臭气吸收区另一端连通的集液管,以及与所述的排液管连通的循环储液箱,在所述循环储液箱内储存有除臭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液管远离臭气吸收区的一端为进气端,与外部的进风管连通,臭气经进风管进入排液管内,除臭剂由循环储液箱泵送至排液管处雾化成液滴与臭气混合,臭气与除臭剂的混合物进入臭气吸收区内进行反应,臭气与除臭剂在臭气吸收区中混合充分反应后,除去恶臭分子的气体从集液管远离臭气吸收区的一端排出,本设备改变了臭气与除臭剂之间的混合方式,在保证除臭效果的同时缩小了除臭设备的体积,也更加便于移动与维修。
9.可选的,在所述循环储液箱上连接有一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循环储液箱的一端与所述集液管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臭气吸收区反应完毕的除臭剂的浓度将会降低,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浓度较低的除臭剂将通过连接管再次回到循环出液箱中,通过工作人员的二次配比后继续使用,能够有效减少除臭剂的用量,从而有效降低除臭成本。
11.可选的,所述循环储液箱上连接有循环液管,所述循环液管远离所述储液箱的一端与所述排液管连通,在所述循环液管与所述排液管的连通处设置有雾化喷雾头;
12.在所述集液管内设置有除雾铁丝网。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喷雾头能够将除臭剂雾化,雾化的除臭剂与臭气的接触面积更大,除臭效果也更好;除雾铁丝网能够将雾化的除臭剂再次恢复至液态,以加快
回收速率。
14.可选的,所述臭气吸收区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液管连通的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排液管一端连通的吸收管,以及与所述吸收管远离所述进气管一端连通的出气管;
15.所述吸收管呈蛇形盘绕或螺旋状盘绕。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蛇形盘绕或螺旋状盘绕的吸收管能够延长臭气与除臭剂的反应时长以及让雾化的除臭剂与臭气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有效提高除臭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排液管与所述集液管均呈u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雾化喷雾头所喷出的雾化除臭剂会不可避免的滞留在排液管中,因此u型的排液管能够有效降低除臭剂溢出排液管内的可能性;u型的集液管能够有效降低除臭剂随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可能性。
19.可选的,在所述排液管与所述集液管的顶部均铰接有翻盖。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不仅便于清理排液管或集液管内的污垢,也便于将集液管内的除雾铁丝网取出进行清理。
21.可选的,在所述吸收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与进气管连通,第二连通管与出气管连通;
22.在所述箱体内相对设置有两块支撑板,在两块所述支撑板的相对的板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插设的支撑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臭气吸收区提供安装基础,且能够同时安装多组吸收管,增大反应面积,提高净化效率。
24.可选的,在所述箱体的顶部铰接有箱盖。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对箱体内排液管、臭气吸收区的,以及循环液管等进行检修更换。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通过设置排液管、臭气吸收区、集液管,以及循环储液箱,本设备改变了臭气与除臭剂之间的混合方式,在保证除臭效果的同时缩小了除臭设备的体积,也更加便于移动与维修;
28.通过设置在所述循环储液箱上连接有一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循环储液箱的一端与所述集液管连通,浓度较低的除臭剂将通过连接管再次回到循环储液箱中,通过工作人员的二次配比后继续使用,能够有效减少除臭剂的用量,从而有效降低除臭成本;
29.通过设置雾化喷雾头,雾化喷雾头能够将除臭剂雾化,雾化的除臭剂与臭气的接触面积更大,除臭效果也更好。
附图说明
30.图1是一种简易除臭设备筛网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一种简易除臭设备的剖视图。
32.图3是臭气吸收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一种简易除臭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万向轮;12、箱盖;2、排液管;3、臭气吸收区;31、进气管;32、吸收管;321、第一连通管;322、第二连通管;33、出气管;4、集液管;5、循环液管;51、
雾化喷雾头;6、循环储液箱;61、连接管;7、循环泵;8、支撑板;81、支撑槽;9、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竖直”、“靠近”、“远离”、“上”、“下”、“内部”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工艺或模块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状态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简易除臭设备。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简易除臭设备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排液管2、设置在箱体1内与排液管2一端连通的臭气吸收区3、与臭气吸收区3远离排液组件一端连通的集液管4、设置在集液管4内的除雾铁丝网、与集液管4连通的循环储液箱6,以及一端与循环储液箱6连通,另一端与排液管2连通的循环液管5,在所述循环液管5与排液管2的连通处设置有雾化喷雾头51,在循环储液箱6中储存有除臭剂。
38.参照图1和图2,排液管2远离臭气吸收区3的一端为进气端,与外部的进风管连通,臭气经进风管进入排液管2内,除臭剂由循环液管5导出,并通过雾化喷雾头51的雾化喷出与臭气混合,臭气与除臭剂的混合物进入臭气吸收区3内进行反应,臭气与除臭剂在臭气吸收区3中充分反应后,除去恶臭分子的气体从集液管4远离臭气吸收区3的一端排出,除臭剂雾则经过除雾铁丝网的除雾后再次进入循环储液箱6内,进行循环再使用。
39.参照图2和图3,臭气吸收区3包括一端与排液管2连通的进气管31、一端与进气管31远离排液管2一端连通的吸收管32,以及与吸收管32另一端连通的出气管33,吸收管32呈蛇形盘绕。在本技术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吸收管32也可以呈螺旋状盘绕。
40.参照图2和图3,呈蛇形盘绕的吸收管32或呈螺旋状盘绕的吸收管32都能够延长臭气与除臭剂的反应区域,有利于臭气与除臭剂进行充分反应,提高臭气的净化效率。本设备将臭气的净化步骤简化,将臭气与雾化的除臭剂混合,且混合物能够在臭气吸收区3进行充分反应,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能够有效减小除臭设备的体积,方便进行移动。
41.参照图1,在箱体1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以便移动,在箱体1的顶板上铰接有箱盖12,箱盖12设置有两块,两块箱盖12的开口端相背设置,以便对箱体1内排液管2、臭气吸收区3的,以及循环液管5等进行检修更换。
42.参照图2,排液管2呈u型,排液管2的开口朝向箱体1的顶部,排液管2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并与箱体1固定。由于雾化喷雾头51所喷出的雾化除臭剂会不可避免的滞留在排液管2中,因此u型的排液管2能够有效降低除臭剂溢出排液管2内的可能性。
43.参照图2和图3,臭气吸收区3的进气管31与排液管2的另一端连通,进气管31的另一端分支为多根分支管。吸收管32设置有多组,多根分支管与多组吸收管32一一对应,在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吸收管32的支撑板8,支撑板8沿着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支撑板8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块。
44.参照图2和图3,在第一吸收管3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通管321与第二连通管322,第一连通管321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吸收管32沿着第一连通管32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在两块支撑板8相对的板面上均开设有支撑槽81,支撑槽81沿支撑板8的高度方向开设。在安装时,将第一连通管321与第二连通管322分别放置在两块支撑板8上开设的
支撑槽81内。
45.参照图2和图3,进气管31的多根分支管分别与多根第一连通管321一一对应并连通,出气管33的一端也分支为多根分支管,出气管33的多根分支管与多根第二连通管322一一对应并连通,出气管33的另一端与集液管4连通。
46.臭气与雾化除臭剂的混合物从排液管2的伸出端进入后经进气管31分散至多根第一连通管321内,再由第一连通管321分散至多根吸收管32内,完成净化后将汇集至第二连通管322内,最后汇集至出气管33内进入集液管4内。
47.参照图2和图3,多根吸收管32能够将臭气分散,提高除臭设备的除臭能力,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同时提高净化速率,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8.参照图2和图4,集液管4也呈u型,集液管4的开口朝向箱体1顶部,集液管4远离出气管33的一端伸出至箱体1外为出气端,u型的集液管4能够有效降低除臭剂随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可能性。
49.参照图2和图4,在集液管4的最低处底部连通有一根连接管61,连接管61远离集液管4的一端与循环储液箱6连通,与臭气反应完毕的除臭剂将经连接管61进入循环储液箱6内。但是与臭气反应过的除臭剂的浓度将会降低,因此在循环储液箱6的顶板可开合,以便向循环储液箱6中补充除臭剂,调整的除臭剂浓度,保证除臭效果。
50.参照图2和图4,排液管2与集液管4的端面均呈矩形,且大小一致,以保证进气端与出气端的气压平衡,在排液管2与集液管4的顶部均铰接有翻盖9,翻盖9的面积与集液管4的截面面积一致,在翻盖9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拉环,以便打开翻盖9。翻盖9不仅便于清理排液管2或集液管4内的污垢,也便于将集液管4内的除雾铁丝网取出进行清理。
51.参照图4,在循环储液箱6与循环液管5的连通处还设置有循环泵7,以便循环储液箱6中除臭剂输送到雾化喷雾头51处。雾化喷雾头51能够将除臭剂雾化,增大除臭剂与臭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除臭效果。
52.在循环储液箱6中设置有一酸碱度检测仪,酸碱度检测仪能够有效检测循环储液箱6中除臭剂的浓度,若循环储液箱6中的除臭剂浓度降低,可提醒工作人员向循环储液箱6中添加除臭剂调整循环储液箱中除臭剂浓度。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简易除臭设备的实施原理为:臭气进入排液管2内,与雾化的除臭剂相混合,混合物进入臭气吸收区3,臭气在吸收管32内行进的过程中与除臭剂充分反应,完成净化且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将从集液管4排出,除臭剂经过除雾处理后将进入循环储液箱6内,进行循环再利用。
5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