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9556发布日期:2022-12-10 07: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平菇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正因为平菇对人体有如此之多的好处,故平菇的种植培养非常重要,而种植环节中土壤基质的混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土壤基质的混合需要将各种营养基质混合均匀,现有的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时,直接将多种不同的物料一次加到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搅拌的效率和质量差,且搅拌装置不具有自动上料的功能,降低了搅拌装置的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搅拌装置本体,所述搅拌装置本体的左侧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物料箱和输送筒;
6.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内部的左右两侧从下至上依次活动连接有下搅拌轴和上搅拌轴,所述下搅拌轴和上搅拌轴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叶和搅拌杆,所述搅拌装置本体上端的左侧和下端的一侧分别连通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搅拌装置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左侧的上端开设有两个滑槽;
7.所述物料箱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储存腔,所述物料箱右侧的下方设置有多个与储存腔连通的排料管,所述物料箱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条,两个所述滑条与物料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输送筒位于物料箱的右侧,且输送筒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绞龙杆。
8.为了便于同步带动下搅拌轴和上搅拌轴进行旋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下搅拌轴和上搅拌轴的右端均贯穿搅拌装置本体并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同步带。
9.为了起到固定旋转电机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机座,所述机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下搅拌轴固定连接。
10.为了便于将搅拌装置本体的右端调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左侧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下端均与底座的上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腿的右侧均设置有与底座活动连接的升降气缸,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均与搅拌装置本体的下端活动连接。
11.为了达到自动均匀输送物料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连通有加料斗和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进料口的上方,所述排料管位于加料斗的上方。
12.为了便于将储存腔内的物料输送到输送筒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气缸,两个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滑槽并与滑条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下搅拌轴和上搅拌轴同步进行旋转,便于螺旋叶和搅拌杆对搅拌装置本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与质量;
15.2.该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在多个储存腔内储存不同的物料,启动推动气缸,使物料箱进行前后滑动,多个储存腔内部的物料从前至后或从后至前逐步循环向输送筒输送,使物料实现自动均匀输送的目的,便于进行混合搅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与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本体的剖视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料箱的俯视结构图。
19.图中,1、搅拌装置本体;101、下搅拌轴;102、螺旋叶;103、上搅拌轴;104、搅拌杆;105、进料口;1051、排料口;106、旋转电机;107、同步轮;108、同步带;109、机座;2、送料装置;3、物料箱;301、储存腔;302、排料管;303、支撑柱;304、滑条;4、输送筒;401、加料斗;402、出料管;403、绞龙杆;5、底座;501、滑槽;502、推动气缸;503、支腿;504、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请参阅图1-3,一种平菇种植用基质搅拌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搅拌装置本体1,搅拌装置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送料装置2,送料装置2包括物料箱3和输送筒4;
23.搅拌装置本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从下至上依次活动连接有下搅拌轴101和上搅拌轴103,下搅拌轴101和上搅拌轴103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叶102和搅拌杆104,搅拌装置本体1上端的左侧和下端的一侧分别连通有进料口105和排料口1051,搅拌装置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5,底座5左侧的上端开设有两个滑槽501;
24.物料箱3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储存腔301,物料箱3右侧的下方设置有多个与储存腔
301连通的排料管302,物料箱3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501相匹配的滑条304,两个滑条304与物料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303,输送筒4位于物料箱3的右侧,且输送筒4的下端与底座5的上端固定连接,输送筒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绞龙杆403。
25.本实施例中:物料输送到搅拌装置本体1的内部,下搅拌轴101和上搅拌轴103同步进行旋转,便于螺旋叶102和搅拌杆104对搅拌装置本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与质量,在物料箱3的上端开设多个储存腔301,方便在多个储存腔301内储存不同的物料,在底座5的上端开设滑槽501,滑槽501内部滑动连接滑条304,物料箱3通过支撑柱303与滑条304滑动连接,物料箱3进行前后滑动,便于将多个储存腔301内部的物料从前至后或从后至前逐步循环输送到输送到从输送筒4内部,输送筒4的内部的绞龙杆403进行转动,便于将物料输送搅拌装置本体1内,从而实现自动均匀输送物料的目的,多种物料循环运输输送到搅拌装置本体1内,便于进行混合搅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与质量,最后,启动升降气缸504,便于将搅拌装置本体1的右端调低,利于物料顺畅从搅拌装置本体1内排出。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搅拌轴101和上搅拌轴103的右端均贯穿搅拌装置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同步轮107,两个同步轮107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同步带108。
27.本实施例中:同步带108的内侧壁与两个同步轮107的外侧壁相贴,进而使下搅拌轴101和上搅拌轴103实现同步旋转的目的。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搅拌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机座109,机座10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06,旋转电机106的输出端与下搅拌轴101固定连接。
29.本实施例中:机座109起到固定旋转电机106的目的,启动旋转电机106,使下搅拌轴101起到旋转的目的。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搅拌装置本体1左侧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支腿503,两个支腿503的下端均与底座5的上端活动连接,两个支腿503的右侧均设置有与底座5活动连接的升降气缸504,两个升降气缸504的输出端均与搅拌装置本体1的下端活动连接。
31.本实施例中:支腿503和升降气缸504的两端分别与搅拌装置本体1和底座5活动连接,启动升降气缸504,便于将搅拌装置本体1的右端调低,利于物料顺畅从搅拌装置本体1内排出。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输送筒4的左侧下方和右侧上方分别连通有加料斗401和出料管402,出料管402位于进料口105的上方,排料管302位于加料斗401的上方。
33.本实施例中:加料斗401方便盛接储存腔301内部的物料,绞龙杆403进行搅拌,物料从出料管402排出,便于输送到进料口105内部,达到自动均匀输送物料的目的,提高搅拌的效率与质量。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座5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气缸502,两个推动气缸502的输出端均贯穿滑槽501并与滑条304固定连接。
35.本实施例中:启动推动气缸502,进而方便推动滑条304进行前后移动,进一步便于将储存腔301内的物料输送到输送筒4内。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不同的物料储存到多个储存腔301
内,启动推动气缸502,使物料箱3进行前后滑动,打开排料管302,储存腔301内的物料输送到输送筒4内,输送筒4的内部的绞龙杆403进行转动,便于将物料输送搅拌装置本体1内,启动旋转电机106,使下搅拌轴101旋转,且同步带108带动上搅拌轴103转动,利于螺旋叶102和搅拌杆104对搅拌装置本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多个储存腔301内部的物料从前至后或从后至前逐步循环向输送筒4输送,使物料实现自动均匀输送的目的,便于进行混合搅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与质量。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