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5817发布日期:2022-12-07 09:0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当前的反应釜只能对内胆进行整体加热,无法分段加热致使内胆干烧。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只能控制整体加热装置的通断,无法根据不同的液面高度适当调整加热的高度,会使一部分反应釜的内胆产生干烧,不仅造成多余的能源浪费,而且影响反应釜使用寿命的问题。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以解决现在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只能控制整体加热装置的通断,无法根据不同的液面高度适当调整加热的位置,会使一部分反应釜的内胆产生干烧,不仅造成多余的能源浪费,而且影响反应釜使用寿命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一,所述环形连接板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胆一,所述外壳一与内胆一之间的腔体为真空腔一,所述内胆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形加热网,所述内胆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圈和液位开关,所述内胆一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位检测器,所述外壳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液位检测器、液位开关和微控制器的信号线相互连接,环形连接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二,所述环形连接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二和内胆二,所述外壳二和内胆二之间的腔体为真空腔二。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无极调速电机。
9.进一步的,所述无极调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叶片。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表面与内胆一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座。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注入口和压力检测器,所述注入口和压
力检测器均与内胆二的内部相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一的外部设有固定架,每个所述固定座的底面均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通过设置液位检测器、液位开关、微控制器和加热圈等部件,通过液位检测器、液位开关、微控制器部件与加热圈部件之间相互的配合关系,使得加热圈部件能够通过液位开关对需要导通的加热圈进行通电,进而达到了本装置能够通过液位开关控制对不同加热丝的通断,达成对需要加热的高度进行控制的效果,解决了现今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控制整体加热装置的通断,无法根据不同的液面高度适当调整加热的高度,会使一部分反应釜的内胆产生干烧,不仅造成多余的能源浪费,而且影响反应釜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1.1、外壳一;2、环形连接板一;3、内胆一;4、真空腔一;5、半球形加热网;6、加热圈;7、液位检测器;8、液位开关;9、微控制器;10、环形连接板二;11、外壳二;12、内胆二;13、真空腔二;14、支撑架;15、无极调速电机;16、搅拌轴;17、螺旋板;18、固定环;19、叶片;20、出料口;21、固定座;22、注入口;23、压力检测器;2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
26.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外壳一1,其特征在于:外壳一1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一2,环形连接板一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胆一3,外壳一1与内胆一3之间的腔体为真空腔一4,内胆一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形加热网5,内胆一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圈6和液位开关8,内胆一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位检测器7,外壳一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9,液位检测器7、液位开关8和微控制器9的信号线相互连接,环形连接板一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二10,环形连接板二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二11和内胆二12,外壳二11和内胆二12之间的腔体为真空腔二13,通过液位检测器7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反馈给微控制器9,然后微控制器9控制液位开关8的开关位置,进而控制不同加热圈6的通断,控制反应釜的加热高度,环形连接板一2和环形连接板二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真空腔一4与真空腔二13可以保持反应釜内胆的温度。
28.其中,外壳二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无极调速电机15,无极调速电机15对不同的搅拌速度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反应的速度,支撑架14可以固定无极调速电机15与反应釜本体的相对位置。
29.其中,无极调速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6,搅拌轴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板17,螺旋板17对反应釜底部的溶液进行上下翻动使溶液之间的反应更加彻底、快速,搅拌轴16可以使螺旋板17有固定的转动位置。
30.其中,搅拌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叶片19,叶片19有益于搅动反应釜内整体液体的转动,使之相互混合,等距离分布的叶片19不仅有益于液体的混合,还减少了整个装置的震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1.其中,外壳一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0,出料口20的外表面与内胆一3固定连接,外壳一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座21,出料口20放置在装置的底部有益于液体的全部放出,出料口20在需要时可以使反应釜内部与外界连通。
32.其中,外壳二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注入口22和压力检测器23,注入口22和压力检测器23均与内胆二12的内部相连通,液体从注入口22注入内胆一3内,压力检测器23有益于检测反应釜内部的实时压力。
33.其中,外壳一1的外部设有固定架24,每个固定座21的底面均与固定架24固定连接,固定架24可以控制反应釜整体的运行平稳,使内部的反应正常进行。
34.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5.本实用新型中,液体从注入口22注入内胆一3内,通过液位检测器7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反馈给微控制器9,然后微控制器9控制液位开关8的开关位置,进而控制不同加热圈6的通断,控制反应釜的加热高度,环形连接板一2和环形连接板二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真空腔一4与真空腔二13可以保持反应釜内胆的温度,无极调速电机15对不同的搅拌速度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反应的速度,螺旋板17对反应釜底部的溶液进行上下翻动使溶液之间的反应更加彻底、快速,出料口20放置在装置的底部有益于液体的全部放出,压力检测器23有益于检测反应釜内部的实时压力,固定架24可以控制反应釜整体的运行平稳,使内部的反应正常进行。
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