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底部螺杆挤出进料的硅橡胶溶解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9772发布日期:2023-01-07 03:1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底部螺杆挤出进料的硅橡胶溶解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橡胶溶解釜,具体为一种通过底部螺杆挤出进料的硅橡胶溶解釜。


背景技术:

2.溶解釜也叫溶解搅拌釜,在在化工行业中,溶解搅拌釜被广泛的使用,对搅拌器的基本要求是结构简单、搅拌叶片使用寿命长,尤其是搅拌效果要好。目前在对硅橡胶进行溶解搅拌的时候,一般是从上方进料,而且进入的材料一般是块状的,这样块状的材料因为厚度较厚,所以存在溶解速度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底部螺杆挤出进料的硅橡胶溶解釜,以解决目前在对硅橡胶进行溶解搅拌的时候,一般是从上方进料,而且进入的材料一般是块状的,这样块状的材料因为厚度较厚,所以存在溶解速度较慢的问题。
4.一种通过底部螺杆挤出进料的硅橡胶溶解釜,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盖安装在釜体顶部,所述釜体外部安装有加热套;
5.所述釜体下端一侧开有圆孔,所述釜体下部一侧安装有与圆孔连接的挤出进料装置,所述釜盖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贯穿釜盖并延伸入釜体内部,所述搅拌轴表面安装有与釜体内壁滑动连接的刮料组件。
6.优选的,所述挤出进料装置包括底座、机箱、减速器、驱动电机、螺杆、进料斗、加热圈、出料管以及筒体,所述机箱固定在底座左端,所述筒体固定在机箱右端,所述出料管连接在筒体右部与圆孔之间,所述进料斗固定在筒体上端。
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减速器位于驱动电机的一侧且与机箱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至筒体内部,所述螺杆固定在减速器的输出轴末端。
8.优选的,所述加热圈位于进料斗右侧且安装在筒体外部。
9.优选的,所述釜盖上端一侧设有加料口,所述釜体下端中部设有排料口。
10.优选的,所述刮料组件包括水平侧轴、直刮板、斜侧轴以及弧刮板,所述水平侧轴固定在搅拌轴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直刮板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搅拌轴上部两侧,所述水平侧轴末端与同侧的所述直刮板固定,所述直刮板与釜体内壁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斜侧轴固定在搅拌轴左右两侧的下部,所述弧刮板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搅拌轴下部两侧,所述斜侧轴末端与同侧的所述弧刮板固定,所述弧刮板与釜体内壁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弧刮板前后两端下部均固定有弧形刀片,所述弧形刀片与釜体滑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釜体的底部开一个圆孔,然后将圆孔与挤出进料装置的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管连接起来,这样通过挤出进料装置,可以把大分子的硅橡胶输送到釜体中,同时,通过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水平侧轴和斜侧轴同步转动,这样可带动直刮板和弧刮板刮动釜体内壁,而弧刮板还可以带动弧形刀片活动,这样当大分子的硅橡胶进入釜体中时,弧形刀片可把进入釜体中的硅橡胶切割成片状,这样方便溶解,提高溶解速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出进料装置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刮板示意图。
17.图中:1-釜体、2-釜盖、3-加料口、4-搅拌电机、5-搅拌轴、6-水平侧轴、7-直刮板、8-斜侧轴、9-弧刮板、91-弧形刀片、10-加热套、11-排料口、12-圆孔、13-挤出进料装置、131-底座、132-机箱、133-减速器、134-驱动电机、135-螺杆、136-进料斗、137-加热圈、138-出料管、139-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3,一种通过底部螺杆挤出进料的硅橡胶溶解釜,包括釜体1和釜盖2,所述釜盖2安装在釜体1顶部,所述釜体1外部安装有加热套10,通过加热套10,可以起到釜体1内的加热作用;
20.所述釜体1下端一侧开有圆孔12,所述釜体1下部一侧安装有与圆孔12连接的挤出进料装置13,所述挤出进料装置13包括底座131、机箱132、减速器133、驱动电机134、螺杆135、进料斗136、加热圈137、出料管138以及筒体139,所述机箱132固定在底座131左端,所述筒体139固定在机箱132右端,所述出料管138连接在筒体139右部与圆孔12之间,所述进料斗136固定在筒体139上端,通过将硅橡胶倒入进料斗136内部,这样可使硅橡胶落入筒体139内部;
21.所述驱动电机134安装在机箱132内部,所述减速器133位于驱动电机134的一侧且与机箱132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134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33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133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至筒体139内部,所述螺杆135固定在减速器133的输出轴末端,通过驱动电机134和减速器133的配合,可以使螺杆135在筒体139内部转动,这样可将进入筒体139内的硅橡胶往右输送;
22.所述加热圈137位于进料斗136右侧且安装在筒体139外部,通过在筒体139外部设置加热圈137,可以对筒体139内部进行加热,这样有利于融化筒体139内的硅橡胶,这样往右输送的硅橡胶会沿着出料管138从圆孔12进入釜体1内部,其中圆孔12直径为一百毫米至一百五十毫米,以此可以从下部进行加料;
23.所述釜盖2上端一侧设有加料口3,所述釜体1下端中部设有排料口11,另外,在釜盖2上设置加料口3,也是便于工作人员从上方进行加料,而排料口11的设置,则是用于排出釜体1内的材料;
24.所述釜盖2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4,所述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下端贯穿釜盖2并延伸入釜体1内部,所述搅拌轴5表面安装有与釜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水平侧轴6、直刮板7、斜侧轴8以及弧刮板9,所述水平侧轴6固定在搅拌轴5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直刮板7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搅拌轴5上部两侧,所述水平侧轴6末端与同侧的所述直刮板7固定,所述直刮板7与釜体1内壁滑动连接,从下方进行加料的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4,可以驱动搅拌轴5转动,搅拌轴5能带动水平侧轴6转动,使得水平侧轴6带动直刮板7刮着釜体1内壁;
25.所述斜侧轴8固定在搅拌轴5左右两侧的下部,所述弧刮板9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搅拌轴5下部两侧,所述斜侧轴8末端与同侧的所述弧刮板9固定,所述弧刮板9与釜体1内壁滑动连接,搅拌轴5带动水平侧轴6转动的同时,还可带动斜侧轴8转动,这样斜侧轴8能带动弧刮板9刮着釜体1内壁,从而减少溶解后的硅橡胶粘在釜体1内壁,而且斜侧轴8与水平侧轴6配合可以进行搅拌工作;
26.所述弧刮板9前后两端下部均固定有弧形刀片91,所述弧形刀片91与釜体1滑动连接,弧刮板9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弧形刀片91活动,这样当大分子的硅橡胶进入釜体1中时,弧形刀片91可把进入釜体1中的硅橡胶切割成片状,这样方便溶解,提高溶解速度。
27.综上所述,通过将硅橡胶倒入进料斗136内部,这样可使硅橡胶落入筒体139内部,然后通过驱动电机134和减速器133的配合,可以使螺杆135在筒体139内部转动,这样可将进入筒体139内的硅橡胶往右输送,而通过筒体139外部的加热圈137,可以对筒体139内部进行加热,这样有利于融化筒体139内的硅橡胶,这样往右输送的硅橡胶会沿着出料管138从圆孔12进入釜体1内部,同时通过搅拌电机4,可以驱动搅拌轴5转动,搅拌轴5能带动水平侧轴6和斜侧轴8同时转动,使得水平侧轴6带动直刮板7刮着釜体1内壁,斜侧轴8能带动弧刮板9刮着釜体1内壁,弧刮板9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弧形刀片91活动,这样当大分子的硅橡胶进入釜体1中时,弧形刀片91可把进入釜体1中的硅橡胶切割成片状,这样方便溶解,提高溶解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