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2443发布日期:2023-02-10 21:1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化炉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化炉生产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连续石墨化炉用于对煅后石油焦和天然鳞片石墨进行高温处理,反应温度为3100℃左右,产物包括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化石油焦和高纯度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化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对炉体进行冷却降温,部分使用后的循环冷却水中将会包含微量石墨粉(即细小的石墨颗粒),如下部电极接线棒循环冷却水,因而无法直接进行回用。目前还没有对此类石墨化炉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水池、沉淀池、第一级过滤器、第二级过滤器和冷却塔,所述冷水池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石墨化炉的进口,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供水泵,所述石墨化炉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级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第一级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级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二级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塔的进口,所述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冷水池。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过滤器为衬胶砂过滤器。
7.进一步的,所述衬胶砂过滤器为钢制的衬胶砂过滤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过滤器为保安过滤器。
9.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沉淀区和提升区,所述沉淀区和提升区之间通过溢流堰隔离;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沉淀区,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提升区。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所述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连接所述冷水池。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均为防腐管道。
12.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提供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能够很好对石墨化炉生产废水进行过滤、冷却处理,实现可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用水量,环境污染小。
附图说明
14.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1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水池11、沉淀池12、第一级过滤器13、第二级过滤器14和冷却塔15,所述冷水池11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道21连接石墨化炉100的进口,所述第一管道21上设置有供水泵211,冷水池11内的冷却水经供水泵211泵入所述石墨化炉100内,以对石墨化炉100进行冷却。所述石墨化炉100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22连接所述沉淀池12,从石墨化炉100的冷却水出口流出的冷却水通过第二管道22注入所述沉淀池12内,并在沉淀池12内进行沉淀,能够将冷却水中的石墨颗粒进行沉淀处理。
18.所述沉淀池12通过第三管道23连接所述第一级过滤器13的进口,所述第三管道23上设置有提升泵231;经过沉淀池12沉淀的冷却水通过提升泵231泵入第一级过滤器13内,第一级过滤器13对冷却水进行初级过滤。
19.所述第一级过滤器13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24连接所述第二级过滤器14的进口,经过第一级过滤器13过滤的冷却水流入第二级过滤器14内,并在第二级过滤器14内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如此,能够很好的保障将冷却水中的石墨颗粒过滤至符合标准。具体的,第一级过滤器13可选择粗过滤,而第二级过滤器14选择精过滤,当然的,不局限于此。
20.所述第二级过滤器14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25连接所述冷却塔15的进口,所述冷却塔15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26连接所述冷水池11。完成过滤的冷却水经过冷却塔15进行冷却处理,最终回流至冷水池11内实现循环利用。
21.本申请提供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能够很好对石墨化炉生产废水进行过滤、冷却处理,实现可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用水量,环境污染小。
2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过滤器13为衬胶砂过滤器,具体为钢制的衬胶砂过滤器。利用衬胶砂过滤器的处理方式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而钢制结构,可由设备厂家现场进行安装,减少现场施工难度。
23.所述第二级过滤器14为保安过滤器,实现精过滤,且体积小。衬胶砂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的组合,一方面保障石墨颗粒的过滤,另一方面,二者的组合能够很好的减小占地面积。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级过滤器13和/或第二级过滤器14也可以选择其它能够实现过滤的过滤器装置。
24.具体的,所述沉淀池12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沉淀区121和提升区122,所述沉淀区121和提升区122之间通过溢流堰123隔离;所述第二管道22连接所述沉淀池12的沉淀区121,所述第三管道23连接所述沉淀池12的提升区122。经石墨化炉100输出的冷却水注入沉淀区121,并在沉淀区121内进行沉淀,待沉淀区121水满后溢流至提升区122,提升区122内的水经过提升泵231泵入第一级过滤器13;此方案可提高沉淀效率,节省占地。
25.再具体的,可在沉淀池12的底部开设连通沉淀区121的排废孔,沉淀后的石墨颗粒可从排废孔排出收集。
26.所述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第三管道23、第四管道24、第五管道25和第六管道26均为防腐管道,如采用高分子均聚聚丙烯(pph)管道等;防止被腐蚀,耐用。
27.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30,所述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30连接所述冷水池11。如此设置,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30可将缓蚀阻垢剂加入冷水池11内,有效防止该系统的管道(即至少包括上述的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第三管道23、第四管道24、第五管道25和第六管道26)结垢。
2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池、沉淀池、第一级过滤器、第二级过滤器和冷却塔,所述冷水池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石墨化炉的进口,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供水泵,所述石墨化炉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级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第一级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级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二级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塔的进口,所述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冷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过滤器为衬胶砂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胶砂过滤器为钢制的衬胶砂过滤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过滤器为保安过滤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沉淀区和提升区,所述沉淀区和提升区之间通过溢流堰隔离;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沉淀区,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提升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所述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连接所述冷水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均为防腐管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微量石墨粉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水池、沉淀池、第一级过滤器、第二级过滤器和冷却塔,所述冷水池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石墨化炉的进口,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供水泵,所述石墨化炉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级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第一级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级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二级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塔的进口,所述冷却塔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冷水池。能够有效过滤冷却水中的石墨颗粒。石墨颗粒。石墨颗粒。


技术研发人员:彭欢 毛敏 丁煜 韩伟慧 林清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