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1194发布日期:2023-01-25 01: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循环水回水管更换管道工程其工期长且成本高,高成本的换管工作不符合成本效益,每换一条管道成本可达30万,因此如何找到一个质量高、成本低、工期短的可靠缺陷处理方案,是汽机专业面临的紧迫问题,现场循环水管采用了水泥包封的传统工艺,但水泥包封的传统工艺需要在机房墙上打螺栓和外部钢板包封并灌浆水泥,这些灌浆水泥很重,因此水泥包封施加的重量对已经较薄弱的循环水管和机房承重墙有很大负面影响,同时外部钢板包封因面积大,施工位置狭窄,很容易产生泄漏点,现场的泄漏点全部为外部包封钢板腐蚀产生证明了这一点,综上分析,汽机专业人员一致认为有必要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消除现场的管道腐蚀缺陷,汽机专业组织技术人员对市场上防腐工艺进行调研了解,现代金属防腐工艺随着科学的进展日新月异,出现许多新工艺、新材料,而且实现了对管道等金属部件进行加固、补强、防腐等功能,经了解,可对管道沿管道圆周粘贴玻璃纤维网格布并涂无机结晶材料这种防腐蚀技术和补强、加固措施,可有效延长腐蚀管道使用寿命、保证腐蚀和减薄的水管安全运行,并且这种新工艺施工可以在带压渗漏运行管道上进行,而在这种新工艺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搅拌装置来对管道修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
3.但是,市面上现有的搅拌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4.1、在进行搅拌工作时,一般都是靠单一的搅拌结构来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而单一搅拌结构其搅拌效率和效果均一般,从而导致搅拌工作耗时较长,搅拌后的均匀性也较差,继而使得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和后续的投入使用效果。
5.2、在完成搅拌工作并出料后,由于管道修复原料具有粘性,且搅拌罐一般都是封闭式设计,从而使得装置内部不便于进行清洁清理处理,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以解决市面上现有的搅拌装置在进行搅拌工作时,一般都是靠单一的搅拌结构来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而单一搅拌结构其搅拌效率和效果均一般,从而导致搅拌工作耗时较长,搅拌后的均匀性也较差,继而使得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和后续的投入使用效果,且在完成搅拌工作并出料后,由于管道修复原料具有粘性,且搅拌罐一般都是封闭式设计,从而使得装置内部不便于进行清洁清理处理,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基座、倾斜座结构、搅拌罐、盖体、连接固定结构、第一搅拌结构以及第二搅拌结构,所述基座的上端表面处横向开设有两道滑槽,所述倾斜座结构安装于基座的上端表面以及两道滑槽处,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呈开口式设计,所述搅拌罐的一侧在靠近于其
底部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处设置有阀门,所述搅拌罐架设安装于倾斜座结构处,所述盖体通过连接固定结构安装于搅拌罐的顶部处,所述盖体处设置有两个握把和一个进料漏斗,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安装于搅拌罐的底部以及内部中,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安装于盖体的顶部以及盖体的下方处。
8.优选的,所述倾斜座结构包括活动板、液压缸、升降板以及底座,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件与两道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于活动板的上端表面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与液压缸的顶部伸缩端处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处分别通过两组铰接机构与基座和升降板铰接。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表面处设置有两个伸缩连接杆,两个所述伸缩连接杆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卡装座、卡装板以及紧固旋钮,所述卡装座、卡装板以及紧固旋钮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装座分别固定安装于搅拌罐的两侧靠近于其顶部处,两个所述卡装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卡装槽,两个所述卡装板均为l型,两个所述卡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盖体的两侧处,且两个所述卡装板分别与两个卡装槽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装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紧固旋钮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贯穿两个卡装座,且所述紧固旋钮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电机a、旋转座、连接板、立柱、搅拌叶a以及刮板,所述电机a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搅拌罐的底部处,所述旋转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搅拌罐与电机a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贯穿搅拌罐处经过密封处理,所述连接板、立柱以及刮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旋转座的两侧处,且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与搅拌罐内部底端接触,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处经过光滑处理,两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连接板的上端表面处,所述搅拌叶a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搅拌叶a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处,两个所述刮板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立柱相互远离的一侧处,且两个所述刮板分别与搅拌罐的内部两侧处贴合。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电机b、转轴以及搅拌叶b,所述电机b通过安装件固定安装于盖体的顶部处,所述转轴的顶部与电机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盖体延伸至搅拌罐的内部中,所述转轴贯穿盖体处经过密封处理,所述搅拌叶b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搅拌叶b分别固定安装于转轴的两侧处,且所述搅拌叶b与搅拌叶a之间呈交叉错落式分布设计。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使得在进行搅拌工作时,可以通过电机a和电机b的工作,分别带动两组搅拌叶a和两组搅拌叶b转动,且搅拌叶a和搅拌叶b转动方向相反,即可对搅拌罐内部的原料进行双重搅拌混合处理,有效的降低了搅拌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且有效的提高了搅拌均匀性,整体上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后续的投入使用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盖体和连接固定结构,使得在完成搅拌工作并出料后,可以松开两个紧固旋钮,即可快速的将盖体连同第二搅拌结构一起拆下取出,此时,即可方便工作人员对搅拌罐内部粘附的残存原料进行冲洗清洁清理处理,且便于工作人员对转轴
和搅拌叶b处进行冲洗清洁清理处理,大大提高了清洁清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清洁清理效果,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装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基座;2、搅拌罐;3、盖体;4、滑槽;5、出料管;6、活动板;7、液压缸;8、升降板;9、底座;10、伸缩连接杆;11、卡装座;12、卡装板;13、紧固旋钮;14、卡装槽;15、限位槽;16、电机a;17、旋转座;18、连接板;19、立柱;20、搅拌叶a;21、刮板;22、电机b;23、转轴;24、搅拌叶b。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系统管道修复用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基座1、倾斜座结构、搅拌罐2、盖体3、连接固定结构、第一搅拌结构以及第二搅拌结构,所述基座1的上端表面处横向开设有两道滑槽4,所述倾斜座结构安装于基座1的上端表面以及两道滑槽4处,所述搅拌罐2的顶部呈开口式设计,所述搅拌罐2的一侧在靠近于其底部处设置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处设置有阀门,所述搅拌罐2架设安装于倾斜座结构处,所述盖体3通过连接固定结构安装于搅拌罐2的顶部处,所述盖体3处设置有两个握把和一个进料漏斗,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安装于搅拌罐2的底部以及内部中,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安装于盖体3的顶部以及盖体3的下方处。
24.所述倾斜座结构包括活动板6、液压缸7、升降板8以及底座9,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件与两道滑槽4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7固定安装于活动板6的上端表面处,所述升降板8的底部与液压缸7的顶部伸缩端处固定连接,所述底座9的底部处分别通过两组铰接机构与基座1和升降板8铰接,使得在完成搅拌工作后,可以启动液压缸7,使其伸长,带动升降板8上升,且活动板6在两道滑槽4处移动,即可配合两组铰接机构和底座9,带动搅拌罐2略微倾斜,以便于搅拌罐2内部的原料通过出料管5进行出料工作;
25.所述活动板6的上端表面处设置有两个伸缩连接杆10,两个所述伸缩连接杆10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8固定连接,使得提高了搅拌罐2倾斜时的稳定性;
26.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卡装座11、卡装板12以及紧固旋钮13,所述卡装座11、卡装板12以及紧固旋钮1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装座11分别固定安装于搅拌罐2的两侧靠近于其顶部处,两个所述卡装座11的内部均开设有卡装槽14,两个所述卡装板12均为l型,两个所述卡装板12分别固定安装于盖体3的两侧处,且两个所述卡装板12分别与两个卡装槽14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装板12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5,两个所述紧固旋钮13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贯穿两个卡装座11,且所述紧固旋钮13与限位槽15卡合连接,使得在完
成搅拌工作并出料后,可以松开两个紧固旋钮13,握住握把,上提盖体3,即可将盖体3连同电机b22、转轴23以及搅拌叶b24一起拆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搅拌罐2内部粘附的残留原料进行冲洗清洁清理处理,且便于对转轴23和搅拌叶b24处进行冲洗清洁清理处理,大大提高了清洁清理工作效率以及清洁清理效率,实用性较高;
27.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电机a16、旋转座17、连接板18、立柱19、搅拌叶a20以及刮板21,所述电机a16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搅拌罐2的底部处,所述旋转座1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搅拌罐2与电机a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贯穿搅拌罐2处经过密封处理,所述连接板18、立柱19以及刮板2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18分别固定安装于旋转座17的两侧处,且两个所述连接板18的底部均与搅拌罐2内部底端接触,所述连接板18的底部处经过光滑处理,两个所述立柱19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连接板18的上端表面处,所述搅拌叶a2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搅拌叶a20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立柱19相互靠近的一侧处,两个所述刮板21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立柱19相互远离的一侧处,且两个所述刮板21分别与搅拌罐2的内部两侧处贴合,使得在将原料添加至搅拌罐2内部后,可以通过启动电机a16,配合旋转座17和连接板18,带动立柱19、搅拌叶a20以及刮板21转动,立柱19配合搅拌叶对原料进行初步的搅拌混合处理,刮板21则可以有效的刮除粘附在搅拌罐2内壁上的原料,提高搅拌均匀性;
28.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电机b22、转轴23以及搅拌叶b24,所述电机b22通过安装件固定安装于盖体3的顶部处,所述转轴23的顶部与电机b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23的底端贯穿盖体3延伸至搅拌罐2的内部中,所述转轴23贯穿盖体3处经过密封处理,所述搅拌叶b2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搅拌叶b24分别固定安装于转轴23的两侧处,且所述搅拌叶b24与搅拌叶a20之间呈交叉错落式分布设计,使得在电机a16工作时,同时启动电机b22,使其带动转轴23和搅拌叶b24转动,且搅拌叶b24与搅拌叶a20的转动方向设计相反,即可通过两组搅拌叶b24的转动,进一步的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且由于搅拌叶b24与搅拌叶a20之间呈交叉错落式分布设计,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搅拌均匀性,并有效的提高了搅拌效率,缩短了搅拌所需要的时间。
29.工作原理:在将原料添加至搅拌罐2内部后,可以通过启动电机a16,配合旋转座17和连接板18,带动立柱19、搅拌叶a20以及刮板21转动,立柱19配合搅拌叶对原料进行初步的搅拌混合处理,刮板21则可以有效的刮除粘附在搅拌罐2内壁上的原料,提高搅拌均匀性,而在电机a16工作时,同时启动电机b22,使其带动转轴23和搅拌叶b24转动,且搅拌叶b24与搅拌叶a20的转动方向设计相反,即可通过两组搅拌叶b24的转动,进一步的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且由于搅拌叶b24与搅拌叶a20之间呈交叉错落式分布设计,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搅拌均匀性,并有效的提高了搅拌效率,缩短了搅拌所需要的时间,在完成搅拌工作后,可以启动液压缸7,使其伸长,带动升降板8上升,且活动板6在两道滑槽4处移动,即可配合两组铰接机构和底座9,带动搅拌罐2略微倾斜,以便于搅拌罐2内部的原料通过出料管5进行出料工作,且在完成搅拌工作并出料后,可以松开两个紧固旋钮13,握住握把,上提盖体3,即可将盖体3连同电机b22、转轴23以及搅拌叶b24一起拆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搅拌罐2内部粘附的残留原料进行冲洗清洁清理处理,且便于对转轴23和搅拌叶b24处进行冲洗清洁清理处理,大大提高了清洁清理工作效率以及清洁清理效率,实用性较高。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