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5930发布日期:2023-02-03 23:4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用于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带式过滤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2.带式过滤机是以滤布作为过滤介质,依靠真空负压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滤布下方设置真空室,真空室连通气液分离器。当气液分离器工作时,真空室保持负压,滤布上形成真空抽滤区,滤液穿过滤布进入真空室经气液分离器排出,固体物料留在滤布上。
3.现有气液分离器如图1所示,其壳体100内设置上腔101和下腔102,上腔101的顶部通过负压管300与真空泵连通,侧面通过吸液管400和真空室连接。下腔102通过大气管800与外界大气连通,通过排放管700排出滤液。上腔101和下腔102通过导气管200连通,导气管上设置导气阀201,上腔101和下腔102之间设置有排液板500,通过排液板500将上腔101的滤液排入下腔102。工作时,第一步骤:真空泵开启,导气阀201开启,大气管800和排放管700关闭,排液板500打开,滤液由吸液管400进入上腔101,并通过排液板500进入下腔102;第二步骤:当下腔102内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导气阀201关闭,上腔101保持真空,排液板500闭合,大气管800导通,大气进入下腔102,排放管700导通,下腔102内滤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放管700排出。当液位降至一定高度,重复第一步骤,循环工作。
4.图1中所示的气液分离器在排液时采用排液板对上腔进行机械密封,排液板与管道口易发生错位导致不能完全贴合,排液板连接处机械强度较低,容易断裂导致排液板脱落和损坏。以上机械连接结构容易导致上腔内真空度流失,影响过滤效果。而且两个腔体的结构比较复杂,检修安装费时费力。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气液分离器结构复杂、维修不便,以及容易损失真空度,影响过滤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罐体1、上液位计2、下液位计3、滤液泵4和密封装置5,所述罐体1竖向设置,内部形成有储液腔11,顶部设置有真空口12,侧面上端设置有进液口13,底部设置有排液管14;所述排液管14一端与储液腔11连通,另一端穿过罐体1延伸至罐体1外,排液管14上设置有止回阀15。
7.所述上液位计2设置于罐体1上部,位于进液口13的下方;所述下液位计3设置于罐体1下部,位于排液管14的上方,上液位计2的下方。所述滤液泵4的入口与排液管14的位于罐体1外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液泵4的出口排空。所述密封装置5用于在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阻断排液管14与储液腔11的连通,在液位上升到下液位计3以上的高度时使排液管14与储液腔11连通。
8.本实用新型中,在罐体1上设置真空口12和真空泵连通,可将储液腔11内抽真空,通过设置进液口13和皮带输送机连接,通过储液腔11内的真空负压可以将皮带输送机上的
滤液抽到储液腔11内,设置排液管14和滤液泵4连接,通过滤液泵4可以将储液腔11内的滤液排出。
9.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密封装置5,可以在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阻断排液管14与储液腔11的连通,从而将储液腔11密封,使储液腔11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保持高效的过滤效率。
10.本实用新型中储液腔11的密封性好,负压状态好,对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的过滤效果好,结构简单,方便检修和安装,使用寿命长。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装置5包括开关管51、密封件52和导向杆53,所述开关管51为直管,竖向设置于储液腔11底部的中心处,下端与排液管14连通,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与下液位计3齐平,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为圆形。所述密封件52为球形,设置于储液腔11内,密封件52采用密度小于滤液的密度的材质。
12.所述导向杆53一端与开关管51的外侧壁上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内壁处,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位于下液位计3上方。所述导向杆5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杆53沿储液腔11内侧壁的圆周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导向杆53设置为,当密封件52将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密封时,多个导向杆53均与密封件52的外表面相切。所述导向杆53的数量设置为,使相邻的两个导向杆53与储液腔11内侧壁连接处的距离小于密封件52的直径。
13.在罐体1内设置开关管51和密封件52,将开关管51竖向设置于罐体1内,当液位降至一定高度时,通过密封件52可以将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封闭,停止排液,同时进一步密封储液腔11,保持储液腔11的真空度,保证过滤效率。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竖向设置于罐体1底部,上端与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支撑杆1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16以罐体1底部的中心点为对称点旋转对称设置。
15.在罐体1底部设置支架,可以对罐体1进行支撑,使罐体1保持平衡和稳定,方便对罐体1进行操作,而且结构简单。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罐体1侧壁上设置有人孔17,所述人孔17位于罐体1侧壁下部。
17.在罐体1的侧壁下部设置人孔17,可以方便对罐体1进行检修。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排空管18,所述排空管18设置于罐体1底部,一端与储液腔11底部连通,另一端穿过罐体1延伸至罐体1外。
19.在罐体1上设置排空管18,可以在对罐体1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排空储液腔11内的滤液。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分别与上液位计2、下液位计3和滤液泵4连接,用于在液位上升到上液位计2的高度时控制滤液泵4进行排液,在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控制滤液泵4停止排液。
21.设置控制机构6,使控制机构6根据储液腔11内滤液的液位控制滤液泵4的开关从而控制滤液的排放,通过设置上液位计2和下液位计3检测储液腔11内的液位,控制滤液的排放,防止滤液泵4出现空吸状态。
附图说明
22.图1.现有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用于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带有密封装置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图3中a-a位置的罐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罐体、11.储液腔、12.真空口、13.进液口、14.排液管、15.止回阀、16.支撑杆、17.人孔、18.排空管、2.上液位计、3.下液位计、4.滤液泵、5.密封装置、51.开关管、52.密封件、53.导向杆、6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实用新型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
28.如图2所示,用于带式过滤机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1、上液位计2、下液位计3、滤液泵4和控制机构6。
29.罐体1为圆柱形结构,竖向设置,内部形成有储液腔11,顶部设置有真空口12,侧面上端设置有进液口13,底部设置有排液管14。
30.罐体1上还设置有排空管18,排空管18设置于罐体1底部,一端与储液腔1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穿过罐体1延伸至罐体1外。
31.排空管18上设置有排空阀,排空阀设置于罐体1外的排空管18上,排空阀用于控制排空管18的通断。
32.在罐体1上设置排空管18,可以在对罐体1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排空储液腔11内的滤液。
33.罐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竖向设置于罐体1底部,支撑杆16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杆16以开关管51所在的直线为轴线旋转对称设置。
34.在罐体1底部设置支撑杆16,可以对罐体1进行支撑,使罐体1保持平衡,方便对罐体1进行操作;设置支架由四个支撑杆16组成,不但可以使罐体1保持稳定,而且结构简单。
35.罐体1侧壁上设置有人孔17,人孔17设置于罐体1侧壁下部,在罐体1侧壁下部设置人孔17,可以方便对罐体1进行检修。
36.真空口12用于和真空泵连接,真空泵通过真空口12将储液腔11内抽真空,在储液腔11内形成负压。
37.进液口13用于和带式过滤机的滤布下方设置真空室连通,通过储液腔11内的真空状态在与真空盒接触的滤布上形成真空抽滤区,使滤液穿过滤布进入真空室,固体颗料留在滤布上形成滤饼,进入真空室的液体经进液口13被吸入储液腔11内。
38.排液管14一端与储液腔11连通,另一端穿过罐体1延伸至罐体1外,用于和滤液泵4连接。排液管14上设置有止回阀15,止回阀15设置于滤液泵4和罐体1之间,在排液管14上设置止回阀15可以防止滤液或气体被倒吸入储液腔11内,破坏储液腔内的负压状态。
39.上液位计2设置于储液腔11上部,位于进液口13的下方,用于测量储液腔11内的高
液位,当储液腔11内液位达到上液位计2的高度时,进行排液。
40.下液位计3设置于储液腔11下部,位于排液管14的上方,用于测量储液腔11内的低液位,当储液腔11内液位下降到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停止排液。
41.滤液泵4的入口与排液管14的位于罐体1外的一端连接,滤液泵4的出口排空,或者用于和废液管道连通,用于在罐体1内的滤液的液位上升到上液位计2的高度时进行排液,在滤液的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高度时停止排液,使储液腔11内的滤液始终将排液管14密封,使储液腔11内保持真空负压状态。
42.控制机构6分别与上液位计2、下液位计3和滤液泵4连接,用于接收上液位计2和下液位计3的液位信息,在液位上升到上液位计2的高度时控制滤液泵4进行排液,在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控制滤液泵4停止排液。
43.设置控制机构6,使控制机构6根据储液腔11内滤液的液位控制滤液泵4的开关从而控制滤液的排放,通过设置上液位计2和下液位计3检测储液腔11内的液位,控制滤液的排放,防止滤液泵4出现空吸状态。
44.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密封装置5,密封装置5用于在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阻断排液管14与储液腔11的连通,在液位上升到下液位计3以上的高度时将排液管14与储液腔11连通。
45.密封装置5包括开关管51、密封件52和导向杆53。
46.开关管51为直管,竖向设置于储液腔11底部的中心处,下端与排液管14连通,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与下液位计3齐平,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为圆形。
47.密封件52为球形,设置于储液腔11内,密封件52的直径大于开关管51的内径,密封件52采用密度小于滤液的密度的材质,使密封件52可以漂浮在滤液上,随滤液液位的变化升降。
48.导向杆53一端与开关管51的外侧壁上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内壁处,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位于下液位计3上方,导向杆53用于对密封件52进行导向,
49.导向杆53设置有十二个,十二个导向杆53沿储液腔11内侧壁的圆周均匀分布。
50.导向杆53设置为,当密封件52将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密封时,所有导向杆53均与密封件52的外表面相切。
51.相邻的两个导向杆53与储液腔11内侧壁连接处的距离小于密封件52的直径,防止密封件52从导向杆53之间的空隙落入导向杆53下方的储液腔11内。
52.设置导向件由多个导向杆53组成,可以使导向件内外两侧的滤液相互流通,使滤液的液位升高时,滤液可在密封件52下方给密封件52向上的浮力使密封件52上浮。
53.使用时,将真空口12与真空泵连接,将进液口13与皮带机上的真空室连接,将排液管14和滤液泵4连接,通过真空泵将储液腔11内吸真空,在储液腔11内形成负压,将滤液吸入储液腔11内,随着滤液的吸入,储液腔11内滤液的液位逐渐升高,密封件52离开开关管51随液位一起上升,当滤液的液位上升到上液位计2的高度时,控制机构6控制滤液泵4开启进行排液,此时,储液腔11内的液位逐渐降低,密封件52随液位一起下降,并沿导向杆53向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靠近,当滤液的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密封件52下降至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处,将开关管51上端开口封闭,同时控制机构6控制滤液泵4停止排液,储液腔11继续吸入滤液,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54.本实用新型中在罐体1上设置真空口12和真空泵连通,可以将储液腔11内抽真空,在储液腔11内形成负压状态,设置进液口13和皮带输送机连接,通过储液腔11内的真空负压状态将皮带输送机上的滤液抽到储液腔11内,设置排液管14和滤液泵4连接,通过滤液泵4可以将储液腔11内的滤液排出。
55.设置密封装置5包括开关管51、密封件52和导向杆53,设置密封件52为密度小于滤液的密度的材质,密封件52可以随液位上升和下降,设置导向杆53对密封件52进行导向,当液位下降至下液位计3的高度时,密封件52下降至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进行密封,使排液管14断开与储液腔11的连通,当液位上升至下液位计3以上的高度时,密封件52离开开关管51的上端开口,使排液管14与储液腔11的连通。
56.设置控制机构6,可以根据储液腔11内滤液的液位控制滤液泵4开启控制滤液的排放,使储液腔11内始终存有滤液,通过滤液可以将排液管14密封,使储液腔11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使装置保持较高的过滤状态。
57.本实用新型中储液腔11的密封性好,负压状态好,对皮带输送机上的物料的过滤效果好,结构简单,方便检修和安装,使用寿命长。
58.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