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4852发布日期:2023-02-10 22:3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2.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沉淀作用是去除水中颗粒杂质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较为简单,去除杂质效率高。沉淀池在运行过程中会有沉淀物积累在池底,通过池底排泥斗排出,排出后的污泥需收集浓缩后,通过潜水泵输送至污泥压滤机进行处理,污泥间歇性排放,需要人工操作,收集污泥需设置污泥浓缩池,工程造价高,产生的低浓度泥水处理后才可排放,处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它能利用流体负压抽吸高浓度污泥,均衡污泥压滤机泥水进水浓度以提高压滤效率,污泥压滤机产生的低浓度泥水在系统中循环利用,节省了污水处理费用,且该装置无需设置污泥浓缩池,具有较高经济性。
5.2、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包括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底部连接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污泥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上连接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有污泥压滤机,还包括泥水池,所述泥水池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所述污泥压滤机的泥水出口与所述泥水池连通。
8.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混合管的管径。
9.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混合管的管道截面积之比为3:2:1。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和混合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管道和混合管之间均通过渐变管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泥水池内设有搅拌结构。
12.可选地,所述泥水池内设有泥水浓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泥水浓度传感器电连接的补水管。
13.可选地,所述泥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的补水管。
14.可选地,所述污泥池内设有污泥预热结构。
15.3、有益效果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对沉淀池排泥输送进行优化,通过装置内部流体速度的变化,造成混合管段内的负压对污泥斗中的污泥起到抽吸作用,潜水泵仅需输送低浓度泥水,对泵的性能要求和损耗较低,装置运行过程中,可连续不间断运行,操作简单方便,该系统充分利用污泥压滤机产生的低浓度泥水,在系统中循环利用,节省了污水处理费用,且该装置无需设置污泥浓缩池,具有较高经济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20.1、污泥池;2、污泥管;3、调节阀;4、混合管;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污泥压滤机;8、泥水池;9、潜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5.结合附图1和2,本实施例的一种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包括污泥池1,所述污泥池1可由污泥斗代替,所述污泥池1的底部连接有污泥管2,所述污泥管2上安装有调节阀3,所述调节阀3用于调节允许流经所述污泥管2的污泥量,所述污泥管2的输出端连接有混合管4,所述混合管4为三通管,所述混合管4的上除所述污泥管2之外还连接有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的输出端连接有污泥压滤机7,还包括泥水池8,所述泥水池8设有潜水泵9,所述潜水泵6浸没于所述泥水池8内的泥水中,所述潜水泵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5相连以用于将所述泥水池8内的泥水抽入至所述第一管道5中,所述污泥压滤机7的泥水出口与所述泥水池8连通,污泥通过管道排出,所述污泥压滤机7工作时产生的低浓度污水排入至所述泥水池8中备用。
26.本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低浓度泥水通过潜水泵9提升至所述第一管道5中,第一管道5中的低浓度泥水进入混合管4,通过负压对污泥池1中的污泥起到抽吸作用,高浓度泥水通过污泥管2进入混合管4中,在混合管4中两种不同浓度的泥水混合后通过所述第二管道6输送至污泥压滤机7,污泥压滤机7将污泥处理排出,处理后低浓度泥水排入至所述泥水池8中备用。
27.本射流式沉淀池排泥装置对沉淀池排泥输送进行优化,通过装置内部流体速度的变化,造成混合管段内的负压对污泥斗中的污泥起到抽吸作用,潜水泵仅需输送低浓度泥水,对泵的性能要求和损耗较低,装置运行过程中,可连续不间断运行,操作简单方便,该系统充分利用污泥压滤机产生的低浓度泥水,在系统中循环利用,节省了污水处理费用,且该装置无需设置污泥浓缩池,具有较高经济性。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管道5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管道6的管径,所述第二管道6的管径大于所述混合管4的管径,较大管径的第一管道5可提高低浓度泥水进入所述混合管4时的速度,从而提高对高浓度泥水的吸附效果,而管径较大的第二管道6是为了保证混合后的泥水快速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混合管4的管道截面积之比为3:2:1。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为了保证管径不同的管道之间的有效连接,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脱离,所述第一管道5和混合管4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管道6和混合管4之间均通过渐变管连接,所述渐变管指的是管径沿自身轴向方向变化的管道。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泥水池8内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主要是为了防止所述泥水池8内的泥水发生沉淀,导致泥水池8底部蓄积大量的污泥,从而影响后续的循环效果,在此基础上,所述泥水池8内设有泥水浓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泥水浓度传感器电连接的补水管,所述泥水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泥水池8内的泥水浓度,在泥水浓度明显高于预设值时,通过所述补水管向所述泥水池8中补水达到降低泥水浓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所述泥水池8内设置水位传感器,以保证所述潜水泵9始终浸没于泥水中保持对泥水的抽取效果。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污泥池1内设有污泥预热结构,所述污泥预热结构主要用于对所述污泥池内的污泥加热,以提高污泥的流动性,提高对污泥的处理效率。
32.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