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类别垃圾破碎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9540发布日期:2023-01-03 23:1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类别垃圾破碎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类别垃圾破碎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餐厨垃圾数量也逐年增加,餐厨垃圾堆积现象随处可见,污染十分严重。餐厨垃圾长期堆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产生难闻的臭气和臭水,臭气污染大气,臭气污染水源。餐厨垃圾由于来源广,成分杂,还容易结块,各种各样的餐厨垃圾分开长期堆放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处理起来很是棘手。不同种类的餐厨垃圾其ph值、盐分、粒度等物理化学性质都不一样,差异也大,分开处理势必会增加处理成本,分开处理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将不同种类的餐厨垃圾进行有效混合和破碎,得到物理化学性质较为均匀的混合垃圾以方便后续再处理成为当下待为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碎效率高、混合效果好的多类别垃圾破碎混合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类别垃圾破碎混合装置,包括左入料口、右入料口、左破碎仓、右破碎仓、混合仓、出料口、支腿、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左旋转轴、右旋转轴、左混合机构、右混合机构、左细破机构、右细破机构、左粗破机构、右粗破机构;所述左破碎仓和所述右破碎仓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仓上部,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混合仓底部中间,所述支腿设置在所述混合仓底部,所述左破碎仓上部设置有左入料口,所述右破碎仓上部设置有右入料口,所述左驱动电机和所述右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混合仓底部,所述左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左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左旋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混合仓和所述左破碎仓,所述右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右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右旋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混合仓和所述右破碎仓,在所述左旋转轴位于所述混合仓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左混合机构,在所述左旋转轴位于所述左破碎仓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左细破机构和所述左粗破机构,在所述右旋转轴位于所述混合仓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右混合机构,在所述右旋转轴位于所述右破碎仓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右细破机构和所述右粗破机构;所述左混合机构包括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左混合机构支柱、左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左混合机构端部耙,所述左混合机构支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上,所述左混合机构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左混合机构端部耙,所述左混合机构端部耙上有若干耙齿,所述左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设置在所述左混合机构支柱上,所述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套设在所述左旋转轴上;所述右混合机构包括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右混合机构支柱、右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右混合机构端部耙,所述右混合机构支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上,所述右混合机构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右混合机构端部耙,所述右混合机构端部耙上有若干耙齿,所述右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设置在所述右混合机构支柱上,所述
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套设在所述右旋转轴上;所述左细破机构包括左细破机构连接杆和左细破机构破碎刀片,所述左细破机构破碎刀片设置在所述左细破机构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左细破机构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旋转轴连接;所述右细破机构包括右细破机构连接杆和右细破机构破碎刀片,所述右细破机构破碎刀片设置在所述右细破机构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右细破机构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旋转轴连接;所述左粗破机构包括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和左粗破机构破碎桨叶,所述左粗破机构破碎桨叶设置在所述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上,所述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套设在所述左旋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右粗破机构包括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和右粗破机构破碎桨叶,所述右粗破机构破碎桨叶设置在所述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上,所述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套设在所述右旋转轴的另一端上。
5.作为优选,所述左破碎仓从所述左入料口至所述混合仓呈锥形,所述左细破机构呈锥形错落分布在所述左旋转轴位于所述左破碎仓中的部分的轴上;所述右破碎仓从所述右入料口至所述混合仓呈锥形,所述右细破机构呈锥形错落分布在所述右旋转轴位于所述右破碎仓中的部分的轴上。
6.作为优选,在所述混合仓中,所述左混合机构与所述右混合机构对称设置。
7.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混合仓中,对称设置的所述左混合机构与所述右混合机构数量≥3对。
8.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右混合机构的右混合机构端部耙的耙齿与所述左混合机构的左混合机构端部耙的耙齿相互错开,形成相互套设。
9.作为优选,所述左细破机构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旋转轴通过焊连接,所述右细破机构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旋转轴通过焊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左旋转轴和所述右旋转轴位于所述混合仓中部分的轴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孔,所述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左旋转轴上的定位螺栓孔上,所述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右旋转轴上的定位螺栓孔上。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对餐厨垃圾进行破碎,实现了多种垃圾的充分和高效混合;第二,本实用新型在锥形的破碎仓中通过设置粗破机构和细破机构,实现了对垃圾中的大中块垃圾进行高效破碎,粗破机构的破碎桨叶可以实现对大块垃圾进行破碎与分散,细破机构呈锥形错落分布在旋转轴位于破碎仓中的部分的轴上,这样的错落分布可以进一步提高破碎效率和效果;第三,本实用新型在混合仓中对称设置数量3对及以上的左混合机构与右混合机构,可以更好的混合垃圾,混合机构的十字混合杆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和效果;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右混合机构的右混合机构端部耙的耙齿与左混合机构的左混合机构端部耙的耙齿相互错开,形成相互套设,这样在混合机构旋转时,左右相互不影响,通过相互套设的耙齿作为桥梁,可以将不同的垃圾相互混合均匀,提高混合效率和效果;第五,本实用新型的细破机构与旋转轴通过焊连接,稳定的位置可以在旋转破碎的过程中保障破碎的稳定性,使得破碎效果更佳;第六,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位于混合仓中部分的轴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孔,混合机构固定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套设在旋转轴上的定位螺栓孔上,设置这些定位螺栓孔,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垃圾情况可以调节相邻混合机构的相对位置,保障了混合的通畅和高效,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充分性;第七,本实用新型将不同类别的餐厨垃圾经破碎混合后得到ph值、盐分、粒度等物理化学性质较为均匀的垃圾,大大方便了垃圾后续再处理和再利用,保护了环境的同
时,节约了后续垃圾再处理成本;第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对不同餐厨垃圾的综合处理简单有效,处理成效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循环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细破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细破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粗破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右粗破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右旋转轴定位螺栓孔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01-左入料口;02-右入料口;11-左破碎仓;12-右破碎仓;2-混合仓;3-出料口;4-支腿;51-左驱动电机;52-右驱动电机;61-左旋转轴;62-右旋转轴;71-左混合机构;72-右混合机构;81-左细破机构;82-右细破机构;91-左粗破机构;92-右粗破机构;711-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12-左混合机构支柱;713-左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714-左混合机构端部耙;7141-左混合机构端部耙耙齿;721-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22-右混合机构支柱;723-右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724-右混合机构端部耙;7241-右混合机构端部耙耙齿;811-左细破机构连接杆;812-左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21-右细破机构连接杆;822-右细破机构破碎刀片;911-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12-左粗破机构破碎桨叶;921-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22-右粗破机构破碎桨叶;611-左旋转轴定位螺栓孔;621-右旋转轴定位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类别垃圾破碎混合装置,包括左入料口01、右入料口02、左破碎仓11、右破碎仓12、混合仓2、出料口3、支腿4、左驱动电机51、右驱动电机52、左旋转轴61、右旋转轴62、左混合机构71、右混合机构72、左细破机构81、右细破机构82、左粗破机构91、右粗破机构92;所述左破碎仓11和所述右破碎仓12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仓2上部,所述出料口3设置所述混合仓2底部中间,所述支腿4设置在所述混合仓2底部,所述左破碎仓11上部设置有左入料口01,所述右破碎仓12上部设置有右入料口02,所述左破碎仓11从所述左入料口01至所述混合仓2呈锥形,所述右破碎仓12从所述右入料口02至所述混合仓2呈锥形,所述左驱动电机51和所述右驱动电机52设置在所述混合仓2底部,所述左旋转轴61的一端与所述左驱动电机51连接,所述左旋转轴6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混合仓2和所述左破碎仓11,所述右旋转轴62的一端与所述右驱动电机52连接,所述右旋转轴6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混合仓2和所述右破碎仓12,在所述左旋转轴61位于所述混合仓2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左混合机构71,在所述左旋转轴61位于所述左破碎仓11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左细破机构81和所述左粗破机构91,所述左细破机构81呈锥形错落分布在所述左旋
转轴61位于所述左破碎仓11中的部分的轴上;在所述右旋转轴62位于所述混合仓2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右混合机构72,在所述右旋转轴62位于所述右破碎仓12中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右细破机构82和所述右粗破机构92,所述右细破机构82呈锥形错落分布在所述右旋转轴62位于所述右破碎仓12中的部分的轴上;在所述混合仓2中,3对所述左混合机构71与所述右混合机构72对称设置。
23.参考图2和图3,所述左混合机构71包括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11、左混合机构支柱712、左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713、左混合机构端部耙714,所述左混合机构支柱7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11上,所述左混合机构支柱712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左混合机构端部耙714,所述左混合机构端部耙714上有若干耙齿7141,所述左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713设置在所述左混合机构支柱712上,所述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11套设在所述左旋转轴61上;所述右混合机构72包括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21、右混合机构支柱722、右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723、右混合机构端部耙724,所述右混合机构支柱7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21上,所述右混合机构支柱722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右混合机构端部耙724,所述右混合机构端部耙724上有若干耙齿7241,所述右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723设置在所述右混合机构支柱722上,所述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21套设在所述右旋转轴62上;所述左混合机构71的左混合机构端部耙的耙齿7141与所述右混合机构72的右混合机构端部耙的耙齿7241相互错开,形成相互套设。
24.参考图4和图5,所述左细破机构81包括左细破机构连接杆811和左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12,所述左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12设置在所述左细破机构连接杆811的一端,所述左细破机构连接杆811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旋转轴61通过焊连接;所述右细破机构82包括右细破机构连接杆821和右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22,所述右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22设置在所述右细破机构连接杆821的一端,所述右细破机构连接杆821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旋转轴62通过焊连接。
25.参考图6和图7,所述左粗破机构91包括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11和左粗破机构破碎桨叶912,所述左粗破机构破碎桨叶912设置在所述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11上,所述左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11套设在所述左旋转轴61位于左破碎仓11中的另一端上;所述右粗破机构92包括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21和右粗破机构破碎桨叶922,所述右粗破机构破碎桨叶922设置在所述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21上,所述右粗破机构固定套筒921套设在所述右旋转轴62位于右破碎仓12中另一端上。
26.参考图8,所述左旋转轴61位于所述混合仓2中部分的轴上设置有多个左旋转轴定位螺栓孔611,所述右旋转轴62位于所述混合仓2中部分的轴上设置有多个右旋转轴定位螺栓孔621,所述左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11通过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左旋转轴上的左旋转轴定位螺栓孔611上,所述右混合机构固定套筒721通过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右旋转轴上的右旋转轴定位螺栓孔621上。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不同种类的餐厨垃圾分别从左入料口01和右入料口02装入,位于混合仓2底部的左驱动电机51和右驱动电机52启动,分别驱动左旋转轴61和右旋转轴62转动;左旋转轴61转动后带动左旋转轴61上的左混合机构71、左细破机构81、左粗破机构91转动;右旋转轴62转动后带动右旋转轴62上的右混合机构72、右细破机构82、右粗破机构92转动。左粗破机构91和右粗破机构92转动时,左粗破机构破碎桨叶912和右粗破
机构破碎桨叶922将不同种类的餐厨中的大块垃圾打碎,并分散。分散后的餐厨垃圾在左破碎仓11和右破碎仓12分别被左细破机构81和右细破机构82进一步破碎,左细破机构81的左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12在左旋转轴61带动下旋转将餐厨垃圾中的中块垃圾破碎,右细破机构82的右细破机构破碎刀片822在右旋转轴62带动下旋转将餐厨垃圾中的中块垃圾破碎。经过左破碎仓11和右破碎仓12粗破、细破后的餐厨垃圾进入到混合仓2中,左旋转轴61和右旋转轴62分别带动左混合机构71和右混合机构72转动,对进入混合仓2中垃圾进行混合,在混合机构的混合机构十字混合杆和混合机构端部耙的作用下,各种餐厨垃圾在混合仓2中进行混合,经过3对左混合机构71和右混合机构72的混合,各种餐厨垃圾在混合仓2中得到充分和高效的混合,混合完后再经过混合仓2底部中间的出料口3排出。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对餐厨垃圾进行破碎,实现了多种垃圾的充分和高效混合;将不同类别的餐厨垃圾经破碎混合后得到ph值、盐分、粒度等物理化学性质较为均匀的垃圾,大大方便了垃圾后续再处理和再利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节约了垃圾后续再处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对不同餐厨垃圾的综合处理简单有效,处理成效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循环经济效益。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