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3104发布日期:2023-03-11 00:2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胶液捏合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胶液捏合机的作用是将固体胶液和液体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符合要求的胶液产品。而后,胶液产品需要从胶液捏合机的过滤管路中放出,用胶液桶盛放转运。而在胶液产品从胶液捏合机的过滤管路中放出时,通过管路中的过滤网进行过滤。而现有技术中的管路,为一体式管路,过滤网是固定焊接在过滤管路末端位置,清洗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过滤网在过滤管路上的安装和拆卸,拆卸清理或更换方便,并且确保过滤网安装后定位可靠,管路密封性能可靠,提高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
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过滤管路前段一端连接胶液捏合机,过滤管路前段另一端设置前喇叭口,过滤管路后段一端设置后喇叭口,过滤管路后段另一端设置胶液出口,前喇叭口设置前环形贴合面,后喇叭口设置后环形贴合面,后喇叭口的后环形贴合面内圈设置环形凸台,过滤网包括环形过滤网骨架,过滤网骨架卡装在环形凸台位置。
6.所述的前喇叭口的前环形贴合面上沿前环形贴合面一周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前通孔,后喇叭口的后环形贴合面上沿后环形贴合面一周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后通孔。
7.所述的前通孔和后通孔设置为数量、位置、直径对应的结构。
8.每个螺栓穿过一个前通孔和一个对应的后通孔固定连接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的结构,每个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
9.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密封橡胶垫,密封橡胶垫内圈直径和外圈直径均与前环形贴合面相等。
10.所述的前喇叭口的前环形贴合面外圈直径与后喇叭口的后环形贴合面外圈直径相同,前喇叭口的前环形贴合面内圈直径大于后喇叭口的后环形贴合面内圈直径。
11.所述的过滤网骨架的内圈直径等于前喇叭口的前环形贴合面内圈直径。
12.所述的密封橡胶垫的胶垫通孔与前通孔数量、位置、直径对应。
13.所述的密封橡胶垫夹装在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之间,密封橡胶垫一侧贴合前环形贴合面,密封橡胶垫另一侧贴合后环形贴合面和过滤网骨架。
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进行结构设置时,将过滤管路分为
过滤管路前段和过滤管路后段,过滤管路前段一端连接胶液捏合机,可以是焊接,确保连接可靠性和密封可靠性,过滤管路前段另一端设置前喇叭口,过滤管路后段一端设置后喇叭口,过滤管路后段另一端设置胶液出口,前喇叭口设置前环形贴合面,后喇叭口设置后环形贴合面,后喇叭口的后环形贴合面内圈设置环形凸台,过滤网包括环形过滤网骨架。这样,过滤管路连接时,过滤网的过滤网骨架卡装在环形凸台位置,而后,每个螺栓穿过一个前通孔和一个对应的后通孔固定连接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的结构,这样,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连接后,实现对过滤网骨架的夹紧,确保过滤网位置定位准确,可靠实现过滤,而又与过滤管路为分离结构,这样,通过过滤管路前段和过滤管路后段的拆卸,就能够方便取下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而后再重新连接过滤管路前段和过滤管路后段,可以方便使用,有效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过滤网在过滤管路上的安装和拆卸,拆卸清理或更换方便,并且确保过滤网安装后定位可靠,管路密封性能可靠,提高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的过滤管路后段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的过滤管路后段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过滤管路前段;2、过滤管路后段;3、胶液捏合机;4、前喇叭口;5、后喇叭口;6、胶液出口;7、前环形贴合面;8、环形凸台;9、过滤网;10、过滤网;11、过滤网骨架;12、密封橡胶垫;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过滤管路前段1一端连接胶液捏合机3,过滤管路前段1另一端设置前喇叭口4,过滤管路后段2一端设置后喇叭口5,过滤管路后段2另一端设置胶液出口6,前喇叭口4设置前环形贴合面7,后喇叭口5设置后环形贴合面8,后喇叭口5的后环形贴合面8内圈设置环形凸台9,过滤网10包括环形过滤网骨架11,过滤网骨架11卡装在环形凸台9位置。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进行结构设置时,将过滤管路分为过滤管路前段1和过滤管路后段2,过滤管路前段1一端连接胶液捏合机3,可以是焊接,确保连接可靠性和密封可靠性,过滤管路前段1另一端设置前喇叭口4,过滤管路后段2一端设置后喇叭口5,过滤管路后段2另一端设置胶液出口6,前喇叭口4设置前环形贴合面7,后喇叭口5设置后环形贴合面8,后喇叭口5的后环形贴合面8内圈设置环形凸台9,过滤网10包括环形过滤网骨架11。这样,过滤管路连接时,过滤网的过滤网骨架11卡装在环形凸台9位置,而后,每个螺栓13穿过一个前通孔和一
个对应的后通孔固定连接前喇叭口4和后喇叭口5的结构,这样,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连接后,实现对过滤网骨架的夹紧,确保过滤网位置定位准确,可靠实现过滤,而又与过滤管路为分离结构,这样,通过过滤管路前段1和过滤管路后段2的拆卸,就能够方便取下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而后再重新连接过滤管路前段1和过滤管路后段2,可以方便使用,有效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过滤网在过滤管路上的安装和拆卸,拆卸清理或更换方便,并且确保过滤网安装后定位可靠,管路密封性能可靠,提高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
23.所述的前喇叭口4的前环形贴合面7上沿前环形贴合面7一周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前通孔,后喇叭口5的后环形贴合面8上沿后环形贴合面8一周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后通孔。所述的前通孔和后通孔设置为数量、位置、直径对应的结构。每个螺栓13穿过一个前通孔和一个对应的后通孔固定连接前喇叭口4和后喇叭口5的结构,每个螺栓13包括螺杆和螺母。上述结构,通过螺栓可以方便可靠实现过滤管路前段1和过滤管路后段2的连接,而且拆卸方便,便于拆卸过滤网,从而方便快捷实现过滤网的清洗或更换,而后再重新连接。
24.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密封橡胶垫12,密封橡胶垫12内圈直径和外圈直径均与前环形贴合面7相等。所述的密封橡胶垫12夹装在前喇叭口4和后喇叭口5之间,密封橡胶垫12一侧贴合前环形贴合面7,密封橡胶垫12另一侧贴合后环形贴合面8和过滤网骨架11。上述结构,通过密封橡胶垫的夹装设置,能够有效确保前喇叭口4和后喇叭口5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25.所述的前喇叭口4的前环形贴合面7外圈直径与后喇叭口5的后环形贴合面8外圈直径相同,前喇叭口4的前环形贴合面7内圈直径大于后喇叭口5的后环形贴合面8内圈直径。所述的过滤网骨架11的内圈直径等于前喇叭口4的前环形贴合面7内圈直径。上述结构,过滤网卡装在环形凸台内时,后环形贴合面表面和过滤网骨架表面平齐,后环形贴合面表面和过滤网骨架表面面积之和等于前环形贴合面表面面积。这样,确保对应的表面可靠贴合,而过滤网不受影响。
26.所述的密封橡胶垫12的胶垫通孔与前通孔数量、位置、直径对应。每个螺栓连接时,依次穿过前喇叭口的前通孔、胶垫通孔、后通孔,从而是的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可靠连接,并且夹紧密封橡胶垫。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进行结构设置时,将过滤管路分为过滤管路前段和过滤管路后段,过滤管路前段一端连接胶液捏合机,可以是焊接,确保连接可靠性和密封可靠性,过滤管路前段另一端设置前喇叭口,过滤管路后段一端设置后喇叭口,过滤管路后段另一端设置胶液出口,前喇叭口设置前环形贴合面,后喇叭口设置后环形贴合面,后喇叭口的后环形贴合面内圈设置环形凸台,过滤网包括环形过滤网骨架。这样,过滤管路连接时,过滤网的过滤网骨架卡装在环形凸台位置,而后,每个螺栓穿过一个前通孔和一个对应的后通孔固定连接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的结构,这样,前喇叭口和后喇叭口连接后,实现对过滤网骨架的夹紧,确保过滤网位置定位准确,可靠实现过滤,而又与过滤管路为分离结构,这样,通过过滤管路前段和过滤管路后段的拆卸,就能够方便取下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而后再重新连接过滤管路前段和过滤管路后段,可以方便使用,有效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液捏合机胶液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过滤网在过滤管路上的安装和拆卸,拆卸清理或更换方便,并且确保过滤网安装后定
位可靠,管路密封性能可靠,提高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