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6321发布日期:2023-03-10 20:5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


背景技术:

2.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等。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在作业时由于搅拌桨的结构较为单一,容易影响整体的混合效果,而且混合之后对于内部的清洁不太方便,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物料混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身本体和支撑腿,所述机身本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一端贯穿机身本体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桨外周两端表面位置对称均匀设有若干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之间位置均匀套接有若干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若干组扰流杆,所述机身本体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对称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部两端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
8.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
9.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底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支撑腿。
10.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出料口。
11.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两两之间互相交错安装且长度逐渐变长。
12.优选的,所述密封板表面位置设有供增大密封性使用的橡胶垫圈。
13.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尺寸与调节腔尺寸相同。
14.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内部设有供控制物料下落使用的电动阀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搅拌杆、扰流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互相交错安装且长度变化的搅拌杆可以增大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得物料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搅拌,并在在转动时候由于长度的变化会在装置内部形成两组涡流,通过涡流间吸力可以提高对物料的交互程度,提高整体的混合效果,而且搅拌杆之间设有扰流杆,通过扰流杆的设置将上下频繁交互的物料进行打散,避免产生结块以及提高物料的混合程度,具有混合效果好、混合充分的优点。
17.(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密封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尺寸的相同使得密封板能够牢牢的卡在调节腔内部,保证在物料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而在作业完成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顶出可以将密封板向外进行伸出,使得装置的侧面进行展开,便于人员对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洁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密封一体型结构,能够更加快捷且高效的对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物料的残留对后续的新材料作业造成影响,具有清洁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的搅拌桨和搅拌杆的连接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的辅助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材料生产用高速混料机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例说明:
24.1、机身本体;2、进料口;3、搅拌桨;4、搅拌杆;5、辅助杆;6、扰流杆; 7、密封板;8、调节腔;9、电动伸缩杆;10、支撑腿;11、出料口;1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6.请参照图1-4,包括机身本体1和支撑腿10,机身本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桨3,搅拌桨3一端贯穿机身本体1一侧与驱动电机12连接,搅拌桨3外周两端表面位置对称均匀设有若干组搅拌杆4,搅拌杆4之间位置均匀套接有若干组辅助杆5,辅助杆5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若干组扰流杆6,机身本体1 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对称设有调节腔8,调节腔8内部两端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7。
27.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2。
28.具体的,通过进料口2方便了物料的进入使用。
29.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底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支撑腿10。
30.具体的,通过支撑腿10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便于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31.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出料口11。
32.具体的,通过出料口11可以方便物料的排出使用。
33.本实施方案中:搅拌杆4两两之间互相交错安装且长度逐渐变长。
34.具体的,通过互相交错安装且长度变化的搅拌杆4可以增大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得物料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搅拌,并在在转动时候由于长度的变化会在装置内部形成两组涡流,通过涡流间吸力可以提高对物料的交互程度,提高整体的混合效果,而且搅拌杆
4之间设有扰流杆6,通过扰流杆6的设置将上下频繁交互的物料进行打散,避免产生结块以及提高物料的混合程度。
35.本实施方案中:密封板7表面位置设有供增大密封性使用的橡胶垫圈。
36.具体的,通过密封垫圈来增强密封板7与调节腔8的密封性,减少空隙的残留,保证在搅拌作业时不会有物料出现泄漏。
37.本实施方案中:密封板7尺寸与调节腔8尺寸相同。
38.具体的,尺寸的相同使得密封板7能够牢牢的卡在调节腔8内部,保证在物料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而在作业完成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9的顶出可以将密封板7向外进行伸出,使得装置的侧面进行展开,便于人员对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洁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密封一体型结构,能够更加快捷且高效的对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物料的残留对后续的新材料作业造成影响。
39.本实施方案中:出料口11内部设有供控制物料下落使用的电动阀门。
40.具体的,通过设置的电动阀门可以控制内部的物料是否进行下落排出作业,保证了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不会倾泻出来。
41.本实施方案中:驱动电机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42.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互相交错安装且长度变化的搅拌杆4可以增大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得物料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搅拌,并在在转动时候由于长度的变化会在装置内部形成两组涡流,通过涡流间吸力可以提高对物料的交互程度,提高整体的混合效果,而且搅拌杆4之间设有扰流杆6,通过扰流杆6的设置将上下频繁交互的物料进行打散,避免产生结块以及提高物料的混合程度,而在作业完成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9的顶出可以将密封板7向外进行伸出,使得装置的侧面进行展开,便于人员对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洁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密封一体型结构,能够更加快捷且高效的对内部进行清洗,防止物料的残留对后续的新材料作业造成影响,装置整体具有清理便捷、混合效果好、混合充分的优点。
4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