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粉尘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1687发布日期:2023-03-24 22: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粉尘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粉尘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


背景技术:

2.无粉尘闭式喷雾干燥机是一种可以同时完成干燥和造粒的装置。按工艺要求可以调节料液泵的压力、流量、喷孔的大小,得到所需的按一定大小比例的球形颗粒。喷雾干燥机为连续式常压干燥器的一种。用特殊设备将液料喷成雾状,使其与热空气接触而被干燥。
3.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2121101952.4的专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所述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本体;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通于所述干燥机本体的顶部,所述干燥机本体的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气管;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于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底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转动于所述干燥机本体内,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干燥机本体外并且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通过进料管将液体通入干燥机本体内,将加热后的惰性气体通入通气组件内,通过搅拌组件喷出与干燥机本体内的液体充分混合,通过搅拌组件转动带动液体转动,增加受热面积,从而减少雾化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搅拌杆设置在干燥机本体的内部,导致维护时十分的不便,给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粉尘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粉尘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机、转轴、搅拌杆、密封槽、密封块和固定机构,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活动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依次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延伸至下壳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呈环形,所述密封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连。
6.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投料管,所述上壳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下壳体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投料管、进气管、排料管和排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板、限位孔、螺柱和螺套,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上壳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左右两侧且对应限位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左端贯穿限位孔且延伸至限位孔的外部,所述螺柱表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套。
8.进一步地,所述螺套与限位板之间活动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下壳体之间活动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螺柱与限位孔之间活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块与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搅拌杆进行维护时,只需逆时针转动螺套,进而使得螺套脱离螺柱,然后向远离上壳体的一侧拉动限位板,进而使得限位板脱离螺柱,然后向上拉动上壳体,进而带动电机、转轴和搅拌杆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密封块脱离密封槽,从而使得搅拌杆从下壳体内取出,通过以上步骤,即可方便使用者对搅拌杆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电机;4、转轴;5、搅拌杆;6、密封槽;7、密封块;8、固定机构;81、限位板;82、限位孔;83、螺柱;84、螺套;9、投料管;10、进气管;11、排料管;12、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一种无粉尘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电机3、转轴4、搅拌杆5、密封槽6、密封块7和固定机构8,上壳体1的底部活动设置有下壳体2,上壳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底部依次贯穿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且延伸至下壳体2的内部,转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5,上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密封槽6,密封槽6呈环形,密封槽6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块7,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通过固定机构8相连。
21.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上壳体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投料管9,上壳体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气管10,下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11,下壳体2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2,投料管9、进气管10、排料管11和排气管12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22.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固定机构8包括限位板81、限位孔82、螺柱83和螺套84,上壳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板81,限位板81远离上壳体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孔8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左右两侧且对应限位孔82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螺柱83,螺柱83的左端贯穿限位孔82且延伸至限位孔82的外部,螺柱83表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套84。
23.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螺套84与限位板81之间活动接触。
24.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限位板81与下壳体2之间活动接触。
25.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螺柱83与限位孔82之间活动连接。
26.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密封块7与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
27.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同时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技术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28.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搅拌杆5进行维护时,只需逆时针转动螺套84,进而使得螺套84脱离螺柱83,然后向远离上壳体1的一侧拉动限位板81,进而使得限位板81脱离螺柱83,然后向上拉动上壳体1,进而带动电机3、转轴4和搅拌杆5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密封块7脱离密封槽6,从而使得搅拌杆5从下壳体2内取出,通过以上步骤,即可方便使用者对搅拌杆5进行维护。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