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

文档序号:33286223发布日期:2023-02-24 22:3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内镜超声引导下活检穿刺标本处理操作中,需要对采集到的活检组织样本进行固液分离,以便进一步分别对固液组织和液体组织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
3.现有技术中内镜超声引导下活检穿刺标本固液分离操作过程相对困难,易造成穿刺标本的部分损耗及污染,主要采用多步骤人工手动分离的方式,即穿刺标本首先放置于玻片上,再转移至有液基细胞保存液的平底器皿中,静置后将上层清液转移至液基器皿中,将下层的穿刺标本转移至含有福尔马林的组织标本容器中。其中,穿刺标本因其组织特性及转移时相对困难,易出现耗时长及组织部分损失,而转移时福尔马林组织标本易混入液基细胞保存液。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活检穿刺样本人工手动固液分离难度较大,分离效果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分离难度较大,分离效果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体组织容器和液体组织容器,
7.所述的固体组织容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体组织管和外檐,所述的固体组织管内部设有滤网,所述的外檐设有多个固定孔,
8.所述的液体组织容器包括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设有与固定孔数目相同的固定帽,所述的固定帽与固定孔在工作状态下配合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侧壁设有出液口。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侧壁还设有用于闭塞出液口的出液口塞。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孔的数目为2~5个。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组织管的直径小于用于转移分离后的固体组织的试管的直径。
13.进一步地,所述的外檐是圆形镂空的板状结构,所述圆形直径与固体组织管的内部直径相同。
14.进一步地,所述的外檐是环形板状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是一个无盖、盘状的器皿。
16.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是圆柱形器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体组织管中的滤网和液体组织容器,将活检穿刺标本从固体组织容器上方倒入,液体组织通过滤网流入下方的液体组织容器中,固体组织留在滤网上
方,完成分离,装置简单,实现了分离难度小,分离效果较好。
19.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孔和固定帽,实现了保证在工作状态下整个装置的稳定。
20.3.本实用新型中固体组织管的直径小于用于转移分离后的固体组织的试管的直径,可以在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分离后,将固体组织容器置于试管上,将固体组织转移到试管中,实现进一步分离。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组织容器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组织容器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组织容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组织分离操作示意图一;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组织分离操作示意图二。
28.图中标记说明:
29.100—固体组织容器、101—滤网、102—固定孔、103—外檐、200—液体组织容器、201—固定帽、202—出液口、203—出液口塞、300—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见图4,图5,包括固体组织容器100和液体组织容器200,见图1,图2,所述的固体组织容器100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体组织管和外檐103,所述的固体组织管内部设有滤网101,所述的外檐103挖有多个固定孔102,见图3,所述的液体组织容器200包括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设有与固定孔102数目相同的固定帽201,所述的固定帽201与固定孔102在工作状态下配合连接。
32.具体地,在固体组织容器100中,固体组织管为圆筒状,为了能够在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分离后,将固体组织容器100置于试管300上,将固体组织转移到试管300中,实现进一步分离,其直径小于用于移入固体组织目标的试管300的直径,滤网101的网孔尺寸小于最小固体组织条的尺寸。
33.更具体地,所述的外檐103是圆形镂空的板状结构,所述圆形直径与固体组织管的内部直径相同。
34.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檐103是环形平板。
35.更具体地,所述的固定孔102的数目为2~5个,本实施例采用3个固定孔102。
36.具体地,在液体组织容器200中,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侧壁设有用于移出液体组织的出液口202,以及用于闭塞出液口202的出液口塞203。
37.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帽201为圆柱形固定帽201,与上述固定孔
102对应配套。
38.更具体地,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是一个无盖、盘状的圆柱形器皿。
39.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固体组织容器100置于液体组织容器200上方,两者通过上述固定孔102和固定帽201定位和配合。此时,固体组织容器100的外檐103朝下,且与液体组织容器200的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可使滤下的液体组织液不接触到外檐103。将活检穿刺标本的固液混合体从固体组织容器100上方经滤网101以一定速度倒入,液体组织通过滤网101间隙落入下方的液体组织容器200中,固体组织吸附于滤网101上方。随后,将固体组织容器100从液体组织容器200上方取下,取下出液口塞203,可将液体组织从液体组织容器200中经出液口202移出。
40.见图6,图7,将固体组织容器100的外檐103端朝上扣在试管300口上,从外檐103端开口处倒入福尔马林,可将滤网101上吸附的固体组织冲落移入试管300中,完成整个活检穿刺标本固液分离过程。
4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组织容器(100)和液体组织容器(200),所述的固体组织容器(100)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体组织管和外檐(103),所述的固体组织管内部设有滤网(101),所述的外檐(103)设有多个固定孔(102),所述的液体组织容器(200)包括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设有与固定孔(102)数目相同的固定帽(201),所述的固定帽(201)与固定孔(102)在工作状态下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侧壁设有出液口(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侧壁还设有用于闭塞出液口(202)的出液口塞(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孔(102)的数目为2~5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组织管的直径小于用于转移分离后的固体组织的试管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帽(201)为圆柱形固定帽(2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檐(103)是圆形镂空的板状结构,所述圆形直径与固体组织管的内部直径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檐(103)是环形板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是一个无盖、盘状的器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是圆柱形器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检穿刺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体组织容器和液体组织容器,所述的固体组织容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体组织管和外檐,所述的固体组织管内部设有滤网,所述的外檐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液体组织容器包括无盖液体组织器皿,所述的无盖液体组织器皿设有与固定孔数目相同的固定帽,所述的固定帽与固定孔在工作状态下配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分离操作简单,分离效果较好。分离效果较好。分离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邹多武 沈潇男 许济蕾 夏金欢 周春华 王东 闫士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3/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