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5823发布日期:2023-05-07 05:1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质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设于供水系统中的水质过滤系统,通常是在进水管路中设置滤芯,而由于滤芯需要面临拆卸清洗或更换的问题,因此滤芯的连接结构通常是可拆卸的,而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若滤芯的安装结构牢固且稳定,则不方便拆装,若滤芯的安装结构只在其一端进行固定,虽方便拆装但滤芯本身不够牢固稳定,另外,现有的水质过滤系统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通常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与拆卸,用户自行的拆装非常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整体拆装方便、滤芯安装稳定的水质过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过滤系统,该水质过滤系统直接在供水管路中连接外管,在外管内嵌套滤芯,且滤芯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和增压固定管连接,在两端对滤芯起到支撑的作用,滤芯更加牢固稳定,配件少,整体的拆装方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过滤系统,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增压固定管,所述外管的该端连接有出水管;

4、所述增压固定管包括增压段,所述增压段的内表面为喇叭状且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芯,开口较小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

5、所述增压段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外管同轴设置,所述滤芯的一端与外管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滤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径与固定套的内径相匹配。

6、本实用新型的水质过滤系统,安装时先将所述滤芯的一端插入外管,并在一端将滤芯与外管连接,再配合所述增压固定管将滤芯的另外一端固定,滤芯即与外管完成固定,最后将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与外管连接即可开始使用,拆卸时将水闸关闭,依次拆离进水管和出水管,再将滤芯的两端分别拆卸即可取出滤芯。

7、本实用新型的水质过滤系统直接在供水管路中连接外管,在外管内嵌套滤芯,且滤芯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和增压固定管连接,在两端对滤芯起到支撑的作用,滤芯更加牢固稳定,配件少,整体的拆装方便。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与固定套的内表面之间通过螺纹副连接。

9、螺纹副连接对滤芯深入的长度要求不高,允许的误差范围更大,进一步的方便安装。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环的轴向长度小于固定套的轴向长度。

11、固定套的轴向长度更长,进一步的提高了滤芯安装时允许的误差范围,同时使得在安装滤芯时,滤芯该端可以先于另一端进行安装,在该端啮合上之后再进行滤芯与外管之间的连接,将滤芯两端的安装分开,进一步的降低了安装的难度,进一步的方便操作。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的整体形状为圆台形,所述滤芯与外管连接处的直径大于滤芯设置固定环处的直径。

13、圆台形的滤芯在水流的方向上提供了斜面进行过滤,水流经斜面过滤使得滤芯的利用率更高,避免水流聚集性的在滤芯的同一个位置穿过,滤芯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与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与进水管连接。

15、安装环内外壁分别与进水管和外管连接,即将进水管、滤芯和外管三者连为一体,滤芯的稳定性更强,同时拆装时依次拆装即可,进一步的方便操作。

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包括波纹管和进水连接头,所述进水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连接头的外壁与安装环的内壁连接。

17、通常原有的进水管路均为硬质的,波纹管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水质过滤系统的安装,方便操作。

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通道为延进水方向直径逐渐变大的喇叭状。

19、进水通道为喇叭状使得进水能够呈发散状进入滤芯,配合圆台状滤芯提供的斜面,进一步的提高了滤芯过滤的均匀性。

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增压固定管还包括用于与出水管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内部设置有与增压段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的出水通道;

21、所述出水管包括波纹管和出水连接头,所述增压固定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内壁与出水连接头的外壁连接。

22、增压固定管的内外壁分别与出水管和外管连接,即滤芯的固定环、增压固定管的连接套、出水管与外管均连为一体,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滤芯的两端均可得到稳定的支撑与固定。

2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上对应滤芯的位置设置有透明区。

24、透明区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滤芯的使用状态,以此判断其是否需要维护。

2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内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粗滤层、吸附层和精滤层。

26、滤芯设计多层过滤结构,过滤的效果更好。

27、有益效果在于:

28、1、本实用新型的水质过滤系统直接在供水管路中连接外管,在外管内嵌套滤芯,且滤芯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和增压固定管连接,在两端对滤芯起到支撑的作用,滤芯更加牢固稳定,配件少,整体的拆装方便。

29、2、螺纹副连接对滤芯深入的长度要求不高,允许的误差范围更大,进一步的方便安装。

30、3、固定套的轴向长度更长,进一步的提高了滤芯安装时允许的误差范围,同时使得在安装滤芯时,滤芯该端可以先于另一端进行安装,在该端啮合上之后再进行滤芯与外管之间的连接,将滤芯两端的安装分开,进一步的降低了安装的难度,进一步的方便操作。

31、4、圆台形的滤芯在水流的方向上提供了斜面进行过滤,水流经斜面过滤使得滤芯的利用率更高,避免水流聚集性的在滤芯的同一个位置穿过,滤芯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32、5、安装环内外壁分别与进水管和外管连接,即将进水管、滤芯和外管三者连为一体,滤芯的稳定性更强,同时拆装时依次拆装即可,进一步的方便操作。

33、6、通常原有的进水管路均为硬质的,波纹管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水质过滤系统的安装,方便操作。

34、7、进水通道为喇叭状使得进水能够呈发散状进入滤芯,配合圆台状滤芯提供的斜面,进一步的提高了滤芯过滤的均匀性。

35、8、增压固定管的内外壁分别与出水管和外管连接,即滤芯的固定环、增压固定管的连接套、出水管与外管均连为一体,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滤芯的两端均可得到稳定的支撑与固定。

36、9、透明区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滤芯的使用状态,以此判断其是否需要维护。

37、10、滤芯设计多层过滤结构,过滤的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增压固定管,所述外管的该端连接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与固定套的内表面之间通过螺纹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轴向长度小于固定套的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整体形状为圆台形,所述滤芯与外管连接处的直径大于滤芯设置固定环处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与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与进水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波纹管和进水连接头,所述进水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连接头的外壁与安装环的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为延进水方向直径逐渐变大的喇叭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固定管还包括用于与出水管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内部设置有与增压段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的出水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对应滤芯的位置设置有透明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水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内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粗滤层、吸附层和精滤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过滤系统,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增压固定管,所述外管的该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增压固定管包括增压段,所述增压段的内表面为喇叭状且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芯,开口较小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段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套,所述滤芯的一端与外管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滤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径与固定套的内径相匹配。本技术直接在供水管路中连接外管,在外管内嵌套滤芯,且滤芯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和增压固定管连接,在两端对滤芯起到支撑的作用,滤芯更加牢固稳定,配件少,整体的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苟崟桤,龚润华,朱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青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