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9456发布日期:2023-04-20 03:1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气脱硫,具体为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1、高炉煤气中由于氯离子和机械水形成酸性溶液,造成高炉煤气管道腐蚀严重,存在影响安全生产、管道维修成本高,用户设备损坏率高等问题,为了解决高炉煤气管道内腐蚀问题,现有技术采用除雾器捕捉和去除煤气中的雾化水。

2、在一篇名称为一种煤气管道除雾器(公开号cn216726215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请求保护一种除雾器,当煤气沿水平方向进入时,煤气带有的水会在煤气带动,及自身惯性作用下,被捕集到除雾板上,经小液滴汇聚为大液滴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至煤气管道底部,并最终通过排液装置排出,由于煤气在除雾过程中,还容易把其他杂质附着在除雾板上,导致煤气排出时阻力增加,因此该申请还提出通过清洗装置来洗涤除雾板上的沉积物。

3、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缺陷,对于煤气管道来说,附加的清洗装置结构复杂,且无法保证对除雾板的清洗效果,作用有限,而且,仅通过除雾板捕集水雾的方式较为单一,容易出现除雾效率偏低的问题。

4、为此,提出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包括煤气管道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煤气管道件内部的除雾器,所述煤气管道件具有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所述除雾器包括两与煤气流动方向垂直、且前后依次设置的两支撑部,两所述支撑部上均对应开设有供煤气通过的通孔;

3、以及设置于两支撑部之间的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包括与煤气流动方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折流板,各所述折流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部可拆卸连接,在若干所述折流板之间形成煤气流道,所述煤气流道与两支撑部上开设的通孔对应;

4、所述除雾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之间的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所述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上分别开设有与折流板尺寸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折流板的两端分别穿过插槽并向支撑部延伸。

5、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具有设置于中部的弯折段以及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上开设有卡槽,两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相配合。

6、优选的,两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分别延伸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壁与煤气管道件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环形板与煤气管道件之间连接有紧固件。

7、优选的,所述除雾器还包括设置于两支撑部之间的集流斗,所述集流斗的中部开设有泄流口,所述煤气管道件的内壁与各折流板下端预留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集流斗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前侧丝网设置于靠近煤气进口的一侧,后侧丝网设置于靠近煤气出口的一侧,所述前侧丝网为高穿透性丝网层,后侧丝网为高效性丝网层。

9、优选的,若干所述折流板在两支撑部之间等间距排布,分别开设于所述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上的插槽数量与折流板相对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支撑部和折流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与折流板插接固定,以能够将支撑部、折流板、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分离,支撑部通过环形板和紧固件安装在煤气管道内,方便工作人员拆卸除雾器,并对除雾单元的各组件进行清洗,保证清洗效果,同时还可方便更换组件,此外,除雾单元有前侧丝网、若干折流板和后侧丝网共同构成,进入除雾器的煤气能够进行多次除雾,有效提高了除雾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包括煤气管道件(1),以及设置于所述煤气管道件(1)内部的除雾器,所述煤气管道件(1)具有煤气进口(2)和煤气出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包括两与煤气流动方向垂直、且前后依次设置的两支撑部(4),两所述支撑部(4)上均对应开设有供煤气通过的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6)具有设置于中部的弯折段(61)以及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水平段(62),所述水平段(62)上开设有卡槽,两所述支撑部(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卡扣(10),所述卡扣(10)与卡槽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部(4)的一侧分别延伸有环形板(11),所述环形板(11)的外壁与煤气管道件(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环形板(11)与煤气管道件(1)之间连接有紧固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还包括设置于两支撑部(4)之间的集流斗(13),所述集流斗(13)的中部开设有泄流口(14),所述煤气管道件(1)的内壁与各折流板(6)下端预留有导流槽(15),所述导流槽(15)与集流斗(1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丝网(8)设置于靠近煤气进口(2)的一侧,后侧丝网(9)设置于靠近煤气出口(3)的一侧,所述前侧丝网(8)为高穿透性丝网层,后侧丝网(9)为高效性丝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折流板(6)在两支撑部(4)之间等间距排布,开设于所述前侧丝网(8)和后侧丝网(9)上的插槽数量与折流板(6)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气管道除雾装置,包括煤气管道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煤气管道件内部的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包括两支撑部,以及设置于两支撑部之间的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包括与煤气流动方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折流板,以及设置于支撑部之间的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所述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上分别开设有与折流板尺寸相适配的插槽。本技术,支撑部和折流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与折流板插接固定,以能够将支撑部、折流板、前侧丝网和后侧丝网分离,支撑部通过环形板和紧固件安装在煤气管道内,方便工作人员拆卸除雾器,并对除雾单元的各组件进行清洗,保证清洗效果,还可以方便更换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身松,王晓亚,谷春林,许永辉,徐永兵,石玉山,石浩,杨乾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市东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