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8352发布日期:2023-03-25 02:48阅读:2352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但亚麻酸含量极低,在山茶油精深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山茶油进行油渣分离加工,来提高山茶油的纯净度。
3.在中国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专利号为:cn205907238u)中,该装置包括有底座、收集箱、第一滤网、第一电控阀、右架、滑轨、第一钢丝绳、滑块、第一电动轮、放置板、第二滤网、管道、电动推杆、第二电控阀、挡板、第三滤网、过滤箱、顶板、第二电动轮、第二钢丝绳、支杆、通道、出料管和弹簧,底座顶部设有收集箱,该装置达到了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的效果,利用本装置可以高效地分离油渣,但是,该装置结构过于复杂,维修不方便,其次,排渣操作麻烦,滤网清洗不方便,浪费人力,从而影响油渣分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和罐盖板,所述罐盖板位于分离罐的开口端正上方,所述分离罐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对称设置的支腿,且两个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板,所述分离罐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均与罐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罐盖板的上侧连通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锥形设置的第一滤渣网,位于第一滤渣网下方所述分离罐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横向设置的排渣筒,且第一滤渣网的下端与排渣筒连通设置,所述排渣筒中设有排渣机构,且排渣筒的下侧设有第二滤渣网,位于分离罐外侧所述排渣筒的一端下侧连通设有排渣口,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油阀口,所述罐盖板上设有清理机构,且清理机构的一侧与第一滤渣网的上侧相抵设置,所述分离罐的前侧设有控制面板,且电动伸缩杆、排渣机构和清理机构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固定在排渣筒远离排渣口一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端贯穿延伸至排渣筒中并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螺旋叶片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渣筒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螺旋叶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罐盖板上侧中心处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端贯穿延伸至分离罐中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清理刷,且清理刷的下侧与第一滤渣网的上侧相抵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器,且振动器的一端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罐的前侧设有玻璃观察口,且玻璃观察口位于第一滤渣网的上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第一滤网、第二滤渣网和排渣机构,将山茶油由进料口置入分离罐中,此时,山茶油透过第一滤渣网过滤至分离罐的底部,油渣拦截在第一滤渣网上,汇集落至排渣筒中,部分山茶油也落至排渣筒中透过第二滤渣网过滤至分离罐的底部,山茶油由出油阀口排出,此时,排渣筒中的油渣需要排出时,启动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螺旋叶片杆转动,可将排渣筒中的油渣强制由排渣口处排出,排渣方便,提高加工效率。
13.2、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启动第二电机工作,带动转杆转动,进而带动与安装架固定的清理刷沿着第一滤渣网的过滤面做圆周运动,可对第一滤渣网上过滤的山茶油渣进行清理,保障过滤效果,清理方便,节省人力。
14.3、通过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工作伸长,推动罐盖板上移,可将清理刷从分离罐中的升起,以便进行检修,且便于对山茶油用分离罐内部进行检修冲洗。
附图说明
15.图1为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分离罐;2、罐盖板;3、支腿;4、底座板;5、固定板;6、电动伸缩杆;7、进料口;8、第一滤渣网;9、排渣筒;10、第二滤渣网;11、排渣口;12、出油阀口;13、控制面板;14、第一电机;15、螺旋叶片杆;16、第二电机;17、转杆;18、安装架;19、清理刷;20、振动器;21、玻璃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山茶油加工用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1和罐盖板2,罐盖板2位于分离罐1的开口端正上方,分离罐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对称设置的支腿3,且两个支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板4,分离罐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5,且两个固定板5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6,两个电动伸缩杆6的上端均与罐盖板2固定连接,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6工作伸长,推动罐盖板2上移,可将清理刷19从分离罐1中的升起,以便进行检修,且便于对
山茶油用分离罐内部进行检修冲洗,罐盖板2的上侧连通设有进料口7,分离罐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呈锥形设置的第一滤渣网8,位于第一滤渣网8下方分离罐1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横向设置的排渣筒9,且第一滤渣网8的下端与排渣筒9连通设置,排渣筒9中设有排渣机构,且排渣筒9的下侧设有第二滤渣网10,位于分离罐1外侧排渣筒9的一端下侧连通设有排渣口11,分离罐1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油阀口12,将山茶油由进料口7置入分离罐1中,此时,山茶油透过第一滤渣网8过滤至分离罐1的底部,山茶油渣拦截在第一滤渣网8上,汇集落至排渣筒9中,部分山茶油也落至排渣筒9中透过第二滤渣网10过滤至分离罐1的底部,山茶油由出油阀口12排出,罐盖板2上设有清理机构,且清理机构的一侧与第一滤渣网8的上侧相抵设置,分离罐1的前侧设有控制面板13,且电动伸缩杆6、排渣机构和清理机构分别与控制面板13电性连接,外接电源,操控方便;
20.在图2中:排渣机构包括固定在排渣筒9远离排渣口11一端的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主轴端贯穿延伸至排渣筒9中并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螺旋叶片杆15,启动第一电机14工作,带动螺旋叶片杆15转动,可将排渣筒9中的油渣强制由排渣口11处排出,排渣方便,提高加工效率;
21.在图2中:排渣筒9远离第一电机14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螺旋叶片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可对螺旋叶片杆15的转动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
22.在图2和图3中: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罐盖板2上侧中心处的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主轴端贯穿延伸至分离罐1中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17,且转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8,安装架18远离转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清理刷19,且清理刷19的下侧与第一滤渣网8的上侧相抵设置,启动第二电机16工作,带动转杆17转动,进而带动与安装架18固定的清理刷19沿着第一滤渣网8的过滤面做圆周运动,可对过滤在第一滤渣网8上的山茶油渣进行清理,保障过滤效果,清理方便,节省人力,其次,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6工作伸长,推动罐盖板2上移,可将清理刷19从分离罐1中的升起,以便进行检修;
23.在图1中:分离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器20,且振动器20的一端与控制面板13电性连接,对分离罐1进行振动,提高排油的效率;
24.在图1中:分离罐1的前侧设有玻璃观察口21,且玻璃观察口21位于第一滤渣网8的上方,便于观察滤渣的情况。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使用本装置在山茶油精深加工过程中进行油渣分离加工时,将山茶油由进料口7置入分离罐1中,此时,山茶油透过第一滤渣网8过滤至分离罐1的底部,油渣拦截在第一滤渣网8上,汇集落至排渣筒9中,部分山茶油也落至排渣筒9中透过第二滤渣网10过滤至分离罐1的底部,山茶油由出油阀口12排出,此时,排渣筒9中的油渣需要排出时,启动第一电机14工作,带动螺旋叶片杆15转动,可将排渣筒9中的油渣强制由排渣口11处排出,排渣方便,提高加工效率;
26.其次,当需要对第一滤渣网8进行清理时,启动第二电机16工作,带动转杆17转动,进而带动与安装架18固定的清理刷19沿着第一滤渣网8的过滤面做圆周运动,可对第一滤渣网8上过滤的山茶油渣进行清理,保障过滤效果,清理方便,节省人力,其次,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6工作伸长,推动罐盖板2上移,可将清理刷19从分离罐1中的升起,以便进行检修,且便于冲洗分离罐1内部。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56241... 来自[中国] 2023年03月25日 09:41
    Good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