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8805发布日期:2023-03-17 21:3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料的产生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大多数废料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
3.现有的废料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沥青废料进行高效的破碎,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造成设备组件快速的磨损,导致后期的作业效率变低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该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主要是利用在粉碎齿初步破碎物料后,利用另一组的电机带动凹形座的外侧利用高速转动的抛掷条,使得初步粉碎的物料再次进行抛掷,利用高速的动能将初步粉碎的物料击碎抛掷到撞击球,使得物料能够高效的达到破碎处理的效果,由于是抛掷和撞击并用的功能,从而提升了设备使用寿命,能够长时间的进行使用,而且高效破碎后,出料时由数组的分离机构因而能够提升设备的分离效果,提升效率。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底盘组件和破碎机构,所述底盘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出料组件,且所述出料组件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上设置有破碎机构;
6.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传送杆、凹形座、抛掷条、撞击球和减震片,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下料组件的顶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送杆,且所述传送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凹形座,所述凹形座的外侧设置有抛掷条,且所述抛掷条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在下料组件内侧的撞击球,所述凹形座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片。
7.进一步改进于,所述传送杆与凹形座和减震片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抛掷条与撞击球以凹形座的中轴线等角度分布,所述凹形座为内凹形构造。
8.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底盘组件包括支撑垫和底板,所述支撑垫的上方设置有底板。
9.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出料箱、第一电机、辊杆、传送带、支撑辊、延长板、下网格、下斜板、上网格和上斜板,所述出料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出料箱呈多开口式构造,所述出料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辊杆,所述辊杆的外侧滚动连接有传送带,且所述传送带一端内侧的支撑辊由连接在出料箱另一侧的延长板支撑。
10.进一步改进于,所述下网格配合上下斜板和上网格配合有上斜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下网格配合上下斜板分布在所述上网格配合有上斜板的下方。
11.进一步改进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包边条、上罩壳、粉碎通管、入料斗、入料口、电
机基座、旋转杆和粉碎齿,所述包边条螺栓连接在所述出料箱的顶侧,所述包边条的上方设置有上罩壳,且所述上罩壳的上方设置有粉碎通管,所述粉碎通管的顶侧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内边侧通过旋转杆驱动粉碎齿,所述电机基座与入料斗螺栓连接,且所述入料斗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入料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在粉碎齿初步破碎物料后,利用另一组的电机带动凹形座的外侧利用高速转动的抛掷条,使得初步粉碎的物料再次进行抛掷,利用高速的动能将初步粉碎的物料击碎抛掷到撞击球,使得物料能够高效的达到破碎处理的效果,由于是抛掷和撞击并用的功能,从而提升了设备使用寿命,能够长时间的进行使用,而且高效破碎后,出料时由数组的分离机构因而能够提升设备的分离效果,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底盘组件;101、支撑垫;102、底板;2、出料组件;201、出料箱;202、第一电机;203、辊杆;204、传送带;205、支撑辊;206、延长板;207、下网格;208、下斜板;209、上网格;2010、上斜板;3、下料组件;301、包边条;302、上罩壳;303、粉碎通管;304、入料斗;305、入料口;306、电机基座;307、旋转杆;308、粉碎齿;4、破碎机构;401、第二电机;402、传送杆;403、凹形座;404、抛掷条;405、撞击球;406、减震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0.根据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底盘组件1和破碎机构4,底盘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出料组件2,且出料组件2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下料组件3,下料组件3上设置有破碎机构4;
21.破碎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传送杆402、凹形座403、抛掷条404、撞击球405和减震片406,第二电机401设置在下料组件3的顶侧,第二电机401的输出端连接有传送杆402,且传送杆402的输出端设置有凹形座403,凹形座403的外侧设置有抛掷条404,且抛掷条404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在下料组件3内侧的撞击球405,凹形座403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片406。
22.传送杆402与凹形座403和减震片406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抛掷条404与撞击球405以凹形座403的中轴线等角度分布,凹形座403为内凹形构造。
23.本实施例中,当初步粉碎的物料在粉碎通管303时,启动电机基座306上方的第二电机401输出动力带动传送杆402高速转动,带动凹形座403的高速旋转,使得凹形座403外侧的抛掷条404将初步粉碎的物料以高速抛掷出去让物料与撞击球405高速冲击达到再次粉碎的效果,再次粉碎的物料通过凹形座403下方的减震片406进行缓冲保持,以达到承载的效果。
24.底盘组件1包括支撑垫101和底板102,支撑垫101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02。
25.本实施例中,支撑垫101的上方设置好底板102能够起到支撑设备的效果。
26.出料组件2包括出料箱201、第一电机202、辊杆203、传送带204、支撑辊205、延长板206、下网格207、下斜板208、上网格209和上斜板2010,出料箱201设置在底板102上,且出料箱201呈多开口式构造,出料箱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02,且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设置有辊杆203,辊杆203的外侧滚动连接有传送带204,且传送带204一端内侧的支撑辊205由连接在出料箱201另一侧的延长板206支撑。
27.本实施例中,当最终过筛的物料通过下网格207时,下落到下网格207下方的传送带204上,这时启动第一电机202带动辊杆203进行转动,起到带动传送带204将最终过筛的物料排出设备达到最终的分类,最终达到沥青废料处理的效果。
28.下网格207配合上下斜板208和上网格209配合有上斜板2010相互平行分布,下网格207配合上下斜板208分布在上网格209配合有上斜板2010的下方。
29.本实施例中,再次粉碎的物料通过出料箱201内侧上方的上网格209时过筛的物料下落到下网格207上,无法过筛的物料通过上斜板2010排出设备以进行一次分类,过筛的物料通过下网格207时再次进行过筛,使得物料由下斜板208排出设备进行二次分类。
30.下料组件3包括包边条301、上罩壳302、粉碎通管303、入料斗304、入料口305、电机基座306、旋转杆307和粉碎齿308,包边条301螺栓连接在出料箱201的顶侧,包边条301的上方设置有上罩壳302,且上罩壳302的上方设置有粉碎通管303,粉碎通管303的顶侧设置有入料斗304,入料斗304的内边侧通过旋转杆307驱动粉碎齿308,电机基座306与入料斗304螺栓连接,且入料斗304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入料口305。
31.本实施例中,首先将需要回收处理的废物通过入料口305放入入料斗304之中,之后启动旋转杆307带动粉碎齿308的旋转,使得下落的废料进行初步粉碎,初步粉碎的物料通过入料斗304下落到粉碎通管303时,当减震片406转动时,再次粉碎的物料通过粉碎通管303的下方的上罩壳302下落到包边条301下方的出料箱201之中。
32.该沥青加工用废料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需要回收处理的废物通过入料口305放入入料斗304之中,之后启动旋转杆307带动粉碎齿308的旋转,使得下落的废料进行初步粉碎,初步粉碎的物料通过入料斗304下落到粉碎通管303时,当初步粉碎的物料在粉碎通管303时,启动电机基座306上方的第二电机401输出动力带动传送杆402高速转动,带动凹形座403的高速旋转,使得凹形座403外侧的抛掷条404将初步粉碎的物料以高速抛掷出去让物料与撞击球405高速冲击达到再次粉碎的效果,再次粉碎的物料通过凹形座403下方的减震片406进行缓冲保持,以达到承载的效果,当减震片406转动时,再次粉碎的物料通过粉碎通管303的下方的上罩壳302下落到包边条301下方的出料箱201之中,再次粉碎的物料通过出料箱201内侧上方的上网格209时过筛的物料下落到下网格207上,无法过筛的物料通过上斜板2010排出设备以进行一次分类,过筛的物料通过下网格207时再次进行过筛,使得物料由下斜板208排出设备进行二次分类,当最终过筛的物料通过下网格207时,下落到下网格207下方的传送带204上,这时启动第一电机202带动辊杆203进行转动,起到带动传送带204将最终过筛的物料排出设备达到最终的分类,最终达到沥青废料处理的效果。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