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7693发布日期:2023-03-15 02:5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减少烟尘及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燃煤锅炉及中小型工业窑炉都会采用传统湿法除尘脱硫设备或者干式除尘设备等进行除尘脱硫。
3.现有的此类设备多为处理量较大的固定设备,若按照市面上大型设备的结构特征直接制作小型设备,则存在除尘脱硫效果和处理效率难以平衡的问题。即想要保证除尘脱硫效果能够达标,则需要大幅降低烟气通入速度,导致处理效率低下,提高烟气通入速度则会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包括移动平台、净化器、进烟道、引风机,净化器和进烟道均通过支撑框架装配于移动平台的表面,进烟道与净化器连通,引风机设置于移动平台的表面,并通过出烟管道与净化器连通,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溶液输出设备,溶液输出设备与净化器连通;
6.所述进烟道的底部装配有溶液槽,且进烟道的内部装配有螺旋板,溶液槽内充入有吸收剂。
7.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包括罐体和雾化喷淋装置,罐体的侧壁开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道装配于进烟口处,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出烟口,出烟管道连接于出烟口处,雾化喷淋装置装配于罐体的内壁上,溶液输出设备与雾化喷淋装置连接;
8.所述雾化喷淋装置由环形管和多个喷嘴构成。
9.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
10.进一步地,所述溶液输出设备包括缓冲罐,缓冲罐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表面,缓冲罐的底部装配有隔膜液压泵,缓冲罐的侧壁上设置有净化器输液管,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溶液槽输液管,溶液槽输液管的下端延伸至缓冲罐内腔的底部,净化器输液管连通至净化器,溶液槽输液管连通至溶液槽。
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设置有废液缓冲箱,所述净化器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阀门与废液缓冲箱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焊接于进烟道的内壁上。
13.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的中部轴向设置有螺旋板转轴,溶液槽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通过轴承分别与螺旋板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
1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装配有移动平台,方便移动调配,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型化工企业的临时需求;
16.2、本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的进烟道上配备有溶液槽,并通过螺旋板进行导向,在烟气在进入净化器前对其进行一次初级处理,降低后续的除尘脱硫处理压力,在保证烟气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处理效率;
17.3、本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配备有废液缓冲箱和缓冲罐,给设备提供了短时间独立运行的能力,便于快速部署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轴测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的轴测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烟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烟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包括:1-移动平台;2-净化器;201-进烟口;202-排水口;203-出烟口;204-雾化喷淋装置;205-检修门;3-进烟道;301-溶液槽;302-螺旋板;303-螺旋板转轴;304-轴承座;305-轴承;4-缓冲罐;401-隔膜液压泵;402-净化器输液管;403-溶液槽输液管;5-废液缓冲箱;6-引风机;601-出烟管道;7-支撑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5.参照图1-图5,一种移动式除尘脱硫设备,包括移动平台1、净化器2、进烟道3、引风机6,净化器2和进烟道3均通过支撑框架7装配于移动平台1的表面,进烟道3与净化器2连通,引风机6设置于移动平台1的表面,并通过出烟管道601与净化器2连通,移动平台1上设置有溶液输出设备,溶液输出设备与净化器2连通;所述进烟道3的底部装配有溶液槽301,且进烟道3的内部装配有螺旋板302,溶液槽301内充入有吸收剂。
26.优选地,移动平台1为轮式板车移动平台,根据实际需求使用普通车轮或轨道轮;
27.优选地,净化器2及其内部结构件、进烟道3和螺旋板302选用2205双相钢制作,有效提高设备的抗腐蚀效果。
28.烟气从进烟道3的输入端进入进烟道3内,烟气的密度远大于空气,在进入进烟道3后会自然向下沉降进入溶液槽301内,与溶液槽301内的吸收剂接触,对烟气进行第一次除尘脱硫处理。
29.所述净化器2包括罐体和雾化喷淋装置204,罐体的侧壁开设有进烟口201,所述进烟道3装配于进烟口201处,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出烟口203,出烟管道601连接于出烟口203处,雾化喷淋装置204装配于罐体的内壁上,溶液输出设备与雾化喷淋装置204连接;
30.所述雾化喷淋装置204由环形管和多个喷嘴构成。
31.所述净化器2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205。
32.所述溶液输出设备包括缓冲罐4,缓冲罐4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1表面,缓冲罐4的底部装配有隔膜液压泵401,缓冲罐4的侧壁上设置有净化器输液管402,缓冲罐4的顶部设
置有溶液槽输液管403,溶液槽输液管403的下端延伸至缓冲罐4内腔的底部,净化器输液管402连通至净化器2,溶液槽输液管403连通至溶液槽301。
33.所述移动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废液缓冲箱5,所述罐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202,排水口202通过阀门与废液缓冲箱5连通。
34.缓冲罐4能够预先贮存溶液,废液缓冲箱5能够临时储存净化器2内排出的废液,两者配合能够让本设备在没有外部溶液来源的情况下短时间独立运行,且设备组装过程后,移动平台1仍留有足够空间,可考虑加装废液过滤设备,进一步延长设备的独立运行时间。
35.实施例一:
36.进烟道3与螺旋板302的连接关系为焊接,即螺旋板302的外边缘焊接于进烟道3的内壁上。
37.螺旋板302能够阻止烟气直接穿过进烟道3,且烟气在进入螺旋板302区域后,在螺旋板302导向作用下旋转,烟气在离心力作用下冲击溶液的液面,起到搅动溶液的效果,提高混合效果。
38.实施例二:
39.所述螺旋板302的中部轴向设置有螺旋板转轴303,溶液槽301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轴承座304,两个轴承座304通过轴承305分别与螺旋板转轴303的两端转动连接。
40.烟气在进入螺旋板302区域后,推动螺旋板302转动,螺旋板302反向作用于烟气,给烟气提供离心力,烟气在离心力作用下冲击溶液的液面,起到搅动溶液的效果,提高混合效果。
4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