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588发布日期:2023-07-05 15:3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制粒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制粒机是制药行业常见的生产设备。制粒机一般包括:机架、锅体、搅拌装置和驱动电机。锅体和驱动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轴转动安装在锅体上,搅拌桨位于锅体的内部且固定安装在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由于搅拌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以在对锅体进行拆装更换时极为不便,大大降低了锅体的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制粒机存在锅体拆装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包括:

3、搅拌轴,转动安装在锅体上;

4、第一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的端部且与所述搅拌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传动槽,所述第一传动槽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设置且贯穿所述第一套筒背离所述搅拌轴的端面;

5、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架体上且与所述搅拌轴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6、第二套筒,安装在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具有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运动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槽插接配合的传动块;和

7、弹性复位件,安装在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二套筒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套筒一侧的作用力。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包括:支撑套筒和连接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壁设有沿其轴向的导向滑槽,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块;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传动块插接配合的第二传动槽。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均匀布置。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连接套筒一体成型。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套筒采用柔性材质。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第一限位法兰,所述支撑套筒上设有第二限位法兰,所述第一限位法兰和所述第二限位法兰与所述连接套筒相对应且位于所述连接套筒轴向的两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三套筒的外侧设有操作盘。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第三限位法兰,所述第三限位法兰位于所述支撑套筒背离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法兰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径尺寸。

17、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搅拌轴转动安装在锅体上,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架体上,搅拌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搅拌轴同轴设置,第一套筒的外圆周面设有沿其轴向的第一传动槽,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传动轴同轴设置,第二套筒可以在传动轴上沿传动轴的轴向滑动,第二套筒的内圆周面设有与第一传动槽插接配合的传动块。在传动轴和第二套筒之间安装有弹性复位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套筒绕轴转动,然后第二套筒通过传动块与第一传动槽的插接配合将扭矩传递给第一套筒,最终带动搅拌轴转动。由于第二套筒可以在传动轴上沿传动轴的轴向滑动,所以可以直接通过驱动第二套筒在传动轴上移动,使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连接或分离,最终实现对锅体的搅拌轴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拆装,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锅体的拆装效率。弹性复位件对第二套筒施加作用力,从而实现对第二套筒的自动复位,同时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发生分离,保证该制粒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包括:支撑套筒和连接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壁设有沿其轴向的导向滑槽,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块;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传动块插接配合的第二传动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周向均匀布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连接套筒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采用柔性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上设有第一限位法兰,所述支撑套筒上设有第二限位法兰,所述第一限位法兰和所述第二限位法兰与所述连接套筒相对应且位于所述连接套筒轴向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三套筒的外侧设有操作盘。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第三限位法兰,所述第三限位法兰位于所述支撑套筒背离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法兰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径尺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属于制粒机技术领域,包括:搅拌轴、第一套筒、传动轴、第二套筒和弹性复位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制粒机用锅体对接结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套筒绕轴转动,然后第二套筒通过传动块与第一传动槽的插接配合将扭矩传递给第一套筒,最终带动搅拌轴转动。由于第二套筒可以在传动轴上沿传动轴的轴向滑动,所以可以通过驱动第二套筒在传动轴上移动,使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连接或分离,最终实现对锅体的搅拌轴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拆装,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锅体的拆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强,杜卓,叶科明,刘建刚,梁爽,王天,赵燕军,李其豹,刘垒,付杰莹,冯贺松,罗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