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自动砸岩石样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9843发布日期:2023-03-17 19:5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自动砸岩石样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砸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室自动砸岩石样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页岩油气资源的研究在许多实验环节取得重大进步,其中一项实验-储层定量荧光实验前期的样品制备工作需要将岩石样品砸到规定目数,且保持样品不被污染。而人工砸样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发明这款小型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自动砸岩石样品的装置,解决了现有人工砸样比较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实验室自动砸岩石样品的装置,包括操作间、位于所述操作间内部的第一铁板、位于所述操作间内部的第二铁板,所述第一铁板上装设有固定铁片、位于所述固定铁片一侧电机架,所述固定铁片的底部装设有杵杆;
6.所述杵杆的底部装设有杵罐,所述电机架上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装设有转杆。
7.可选的,所述第二铁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装设有第一长螺杆,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装设有第二长螺杆,所述第一长螺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二长螺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二螺帽。
8.可选的,所述第一铁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两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两个所述第四通孔之间,所述第一长螺杆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螺帽贴合在所述第一铁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长螺杆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螺帽贴合在所述第一铁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铁板与所述第二铁板之间装设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长螺杆的周侧。
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岩石样品放到机器中磨碎虽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但是对于储层颗粒定向荧光的实验中,将岩石样品砸到规定目数,且保持样品不被污染,这两条要求不符,机器磨样会将样品磨的很碎,不符合目数要求,同时,机器磨完一个样品后,机器中会有样品残留,会对下一个样品造成污染,再进行实验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机器磨样一直不被考虑,本产品发明之前一直是人工砸样,每次砸完一个样品,都会对杵杆和杵罐进行冲刷和消毒,虽然效率很低,但是保证了原样的整洁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1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视图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一;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二。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1、操作间;2、第一铁板;3、第二铁板;4、固定铁片;5、杵杆;6、杵罐;7、第一长螺杆;8、第二长螺杆;9、电机架;10、转杆;11、电机;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2.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3.请参阅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验室自动砸岩石样品的装置,包括:操作间1、位于操作间1内部的第一铁板2、位于操作间1内部的第二铁板3,第一铁板2上装设有固定铁片4、位于固定铁片4一侧电机架9,固定铁片4的底部装设有杵杆5;
24.杵杆5的底部装设有杵罐6,电机架9上装设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装设有转杆10。
25.具体是应用固定电机11的输出端带动转杆10转动,转杆10两端有转轮,在转动过程中,转轮接触到中部铁板,由于转杆10继续转动,会使中部第一铁板2上升,中部铁板上升会使四周的多个弹簧12压缩,直至转杆10竖直,且弹簧12压缩到最大,中部第一铁板2有一个矩形空洞,转轮继续向前滑动会滑入矩形空洞,同时导致弹簧12释放积累弹力,中部第一铁板2瞬时下落,第一铁板2一侧固定有杵杆5的尾端,铁板下落会带动杵杆5的下落,这要就会砸中杵罐6中的样品。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6.将自动砸样机整体调整合适高度,将杵罐的盖子套在杵杆5上,杵尾固定,将适量样品放入杵罐6内,将杵头放入杵,罐盖上盖子,接通电源,为了将样品破碎成规定的目数,传统的方法是人工砸样和将岩石样品放到固定的机器中磨碎,人工砸样效率低下,还浪费人力,需要手动去砸,将岩石样品放到机器中磨碎虽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但是对于储层颗粒定向荧光的实验中,将岩石样品砸到规定目数,且保持样品不被污染,这两条要求不符,机器磨样会将样品磨的很碎,不符合目数要求,同时,机器磨完一个样品后,机器中会有样
品残留,会对下一个样品造成污染,再进行实验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机器磨样一直不被考虑,本产品发明之前一直是人工砸样,每次砸完一个样品,都会对杵杆和杵罐进行冲刷和消毒,虽然效率很低,但是保证了原样的整洁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7.1、高效省力:
28.本产品发明是专门对于步骤1中样品破碎工作,其过程中要求严格,需要砸到规定目数例如第一步中的0.063~1.000mm的颗粒,传统的方法是人工把样品放入捣罐中用捣杵手动砸碎,然后倒入固定目数每平方厘米内的目孔数的筛子,进行筛选,这样就得到了固定目数的颗粒。此装置主要是应用电动机械装置代替人手,将杵杆固定在机械装置上,上下活动,敲砸岩石样品,砸完以后筛选,经过大致对比,人工砸岩石样品每小时能砸2块5g的页岩样品,而使用自动砸样机则每小时可以砸最少6块5g页岩样品,提高了工作效率,若长时间砸岩石样品,人工效率会越来越低,而根据岩石样品大部分相对坚硬,人工砸样的效率效率很低,而机械砸样可持续高效的工作,储层定量荧光实验前期样品制备的特点在于,样品选取重量少一般在5g左右,但数目较多,所以岩石样品制备过程较为繁琐,所以有必要提高效率;
29.2、砸样频率、力度和样品大小皆为最优:
30.本装置采用可配合电机110转/分钟,进行敲砸岩石样品,相当于人工最高效的砸样频率,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可更换电机。电机与四支弹簧配合,砸样产生的力刚好破碎岩石样品,规避了其他捣杵装置砸样时力度太大将岩石样品砸的太碎,不可用于实验,或者力度太小,砸不动岩石样品的缺点,一般实验室应用手工砸样是应为人工可以找到适合的力度,该装置弹簧带动捣杵的伸缩范围,给捣罐内的预留的空间,刚好可以存放想要破碎的岩石样品,与人工砸样时抬起杵杆抬起最佳高度相同,综上,该装置在砸样频率、砸样力度、和敲砸样品大小皆为最优,继承了人工敲砸岩石样品的优点;
31.3、方便清洁:
32.而在岩石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为了保证后期实验的准确性,砸完一个岩石样品必须将储罐内残留岩石样品清理,且用酒精擦拭内罐壁和杵头,保证下一个样品不被上一个样品污染,若清理不干净或者有很小的残留,将上一个岩样残留的样品带入下一个岩石样品中,在后期实验过程中,因为是含油岩石样品,极低浓度的烃类或者油包裹体,在受到一定波长的激发下也会产生荧光,即再微小的岩石颗粒在仪器检测下也会产生荧光,从而影响实验,故为了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所以只能使用捣杵和捣罐砸样品,且与人工或者合适的机械装置配合才可完成工作。应用其他捣杵装置,其形状和大小可能不适用,整体清洁起来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33.4、简单灵活:
34.其他捣杵装置可能太笨重导致置换岩石样品不方便,无法针对性的进行实验中岩石样品的制备工作,而此装置,捣杵可拆卸,捣罐独立,与机械装置不相连,置换岩石样品的过程与人工砸样一样,可端起捣罐直接倾倒,方便灵活,快速高效。在置换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周围环境的污染,与人工敲砸岩石样品的过程中样品置换步骤相同,而其他捣杵装置可能不够灵活,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
35.具体的,第二铁板3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位于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第一通孔的内部装设有第一长螺杆7,第二通孔的内部装设有第二长螺杆8,第
一长螺杆7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一螺帽,第二长螺杆8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二螺帽。
36.具体的,第一铁板2上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两个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位于两个第四通孔之间,第一长螺杆7位于第三通孔的内部,第一螺帽贴合在第一铁板2的底部,第二长螺杆8位于第四通孔的内部,第二螺帽贴合在第一铁板2的底部,第一铁板2与第二铁板3之间装设有两个弹簧12,弹簧12套设在第二长螺杆8的周侧,
37.需要说明的是:
38.1、本设机使按照固定尺寸杵和杵罐设计,在未使用时杵刚好接触杵罐6底部,这样保证了在砸样过程中,中部第一铁板2不会碰到电机11部分,同时将全部的力集中在杵上,然后施加给样品,施加给样品的力=弹簧的弹力+铁板的重力+杵的重力
39.2、第一长螺杆7、第二长螺杆8的比弹簧12长出一段,这样在杵罐6放入岩石样品,杵杆5有了更大的伸缩距离;
40.3、中部第一铁板2一侧的矩形空洞等于转杆10和转轮转动半径,这样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不会被卡到;
41.4、试验时采用110转/分的电机11,整体提高了砸岩石样品的频率。砸样频率为110
×2÷
60≈3.6次/秒。
42.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室内储罐灵活、不与装置相连,方便清洁。
43.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4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