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分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化学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3137发布日期:2023-08-24 20:5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分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化学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分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化学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玻璃反应釜是目前化学相关的小试、中试中常用的反应仪器,经常用来完成合成、溶解、萃取、结晶等工艺。传统的化学实验反应釜的冷凝分液流程一般是反应釜中高温反应产生气体进入冷凝器,经冷却形成液体流入分液器中,当分液器蓄满液体,打开分液器的输出端放出液体。

2、上述传统技术存如下缺陷:部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反应要求,通过真空泵对反应釜内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度,这使得反应釜外部的大气压大于反应釜内部的气压,即使打开分液器的出液阀也会因存在气压差而无法导出液体,此时,唯有先对反应釜中充入空气,使反应釜内外两侧达到气压平衡后,才能将分液器中的液体导出。而在具体实践中,将几十升或更大的反应釜抽成真空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若反复重复上述步骤将大大降低实验工作效率,且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反应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分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化学反应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反应釜的冷凝分液流程繁琐、低效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续分液装置,所述连续分液装置与反应釜配合使用,包括冷凝器和分液器;所述分液器包括转接管和收集瓶,所述转接管包括接口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进液管;其中,所述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所述收集瓶设置在进液管的下端,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收集瓶的进液端口连接;所述进液管连接有进液开关,所述进液开关沟通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进液管;所述收集瓶的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收集瓶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下端口处设有放液开关;所述进液开关内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腔道,进气腔道口设有进气开关,所述进气开关与所述进液开关活动连接。

3、上述设计中,通过进液管、进液开关、进气开关、收集瓶、出液管和放液开关的配合,可方便实现收集瓶内部与外界的压强均衡,进而利于将分液器中的液体顺利导出。

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管的接口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进液管一体成型。

5、上述设计中,进液管和进液开关的设置方便实现收集瓶、反应釜和其他部分之间的暂时隔绝,以利于将收集瓶中的液体顺利导出。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支管的管径。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开关包括进液开关本体和与所述进液开关本体密封配合的套管,所述进液开关本体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此处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套管与所述进液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腔道轴向开设在所述进液开关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气腔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与所述进气开关密封配合的插孔,所述进气开关与所述插孔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此处采用螺纹连接。

8、上述设计中,方便在进行分液操作时,使收集瓶中的压强和外界压强一致,进而利于将收集瓶中的液体顺利导出。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开关本体上还开设有斜向下的外进气孔,所述进气腔道通过所述插孔和所述外进气孔与外界相通。

10、上述设计中,外进气孔斜向下开设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分液器。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的腰部设有锥形缩口,所述锥形缩口配合所述进液开关本体对所述收集瓶进行密封。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缩口下端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位于所述进液管内部;且内管的下端设置斜口。

13、所述内管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收集瓶的进液端口连接处的下方。

14、上述设计中,使得冷凝液从沿所述内管顺利滴入所述收集瓶,便于观察。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液开关从下端插入所述出液管并封堵所述出液管的上端口,所述放液开关与所述出液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此处采用螺纹连接。

16、所述出液管腰部设有与所述出液管连通的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出液管连通处位于所述出液管的上端口的下方。

1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化学反应装置,所述化学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还包括上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中,所述连续分液装置中冷凝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反应釜连通。

1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分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化学反应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分液装置通过进液管、进液开关、进气开关、收集瓶、出液管和放液开关的配合,可方便实现收集瓶内部与外界的压强均衡,利于将分液器中的液体顺利导出;

20、(2)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反应装置通过采用上述连续分液装置,克服了必须通过对反应釜中充入大量空气,使反应釜内外两侧达到气压平衡才能将分液器中的液体导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反应釜持续反应工作和分液器独立导出液体的技术效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1、(3)因为反应釜内不需要大量充入空气,减少了物料和空气接触的机会,提高了实验或生产的安全性,提高了产物的产率和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分液装置,所述连续分液装置与反应釜配合使用,包括冷凝器和分液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的接口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进液管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支管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开关包括进液开关本体和与所述进液开关本体密封配合的套管,所述进液开关本体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管与所述进液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腔道轴向开设在所述进液开关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气腔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与所述进气开关密封配合的插孔,所述进气开关与所述插孔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开关本体上还开设有斜向下的外进气孔,所述进气腔道通过所述插孔和所述外进气孔与外界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腰部设有锥形缩口,所述锥形缩口配合所述进液开关本体对所述收集瓶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缩口下端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位于所述进液管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液开关从下端插入所述出液管并封堵所述出液管的上端口,所述放液开关与所述出液管可拆卸连接;

9.一种化学反应装置,所述化学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分液装置;其中,所述连续分液装置中冷凝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反应釜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连续分液装置,连续分液装置与反应釜配合使用,包括冷凝器和分液器,冷凝器的出液口分别与分液器和反应釜连通;分液器包括收集瓶、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与收集瓶的进液端口连接,进液管连接有进液开关,进液开关沟通冷凝器的出液口与进液管;收集瓶的出液管设置在收集瓶的底部,出液管的下端口处设有放液开关;进液开关内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腔道,进气腔道口设有进气开关,进气开关与进液开关活动连接;本技术的连续分液装置通过进液管、进液开关、进气开关、收集瓶、出液管和放液开关的配合,可方便实现收集瓶内部与外界的压强均衡,利于将收集瓶中的液体顺利导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兵,张兆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禾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