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8259发布日期:2023-06-10 00: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熊胆粉生产,具体是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熊胆粉是一种中成药,临床功效主要就是清热、平肝、明目,可以用于治疗惊风抽搐,而在熊胆粉进行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将其物料投入到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这样可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混合装置一般包括混合电机以及混料杆,利用混合电机的工作会使得混料杆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熊胆粉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6856447u),该专利技术利用转动齿轮的转动,转动齿轮和传动盘相连,且传动盘与连接架和转动杆相连,进而带动连接架和转动杆同时转动,连接架上等距离设置有第一混料棒,进而带动连接架和第一混料棒在混合箱体内转动,来对混合箱体内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

2、但是,针对该专利还是存在不足:首先该专利通过第一混合棒进行搅拌,这种方式使得熊胆粉的混合效率较差,并且刮除板也无法进行快速拆卸,刮除效果也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以及设置在混合罐上方的固定盖,所述混合罐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固定盖的上表面安装有混合电机,且固定盖的上表面在混合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混合电机的驱动端在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套接安装在旋转轴外部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下端设置有混合杆;

4、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设置有刮除机构,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搅拌杆一侧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部从前到后分别设置有清洁刷和刮除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搅拌杆的顶端嵌入第一固定孔的内部并与第一固定孔螺纹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杆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端嵌入第二固定孔的内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杆的外部对称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螺栓的末端贯穿混合杆的前表面并延伸限位孔内部与限位孔螺纹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杆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杆的一端嵌入卡孔的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卡杆的外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的末端贯穿第二搅拌杆的前表面并延伸安装孔内部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除板为三角形设置,且刮除板与清洁刷的外侧与混合罐的内侧接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将安装套通过螺丝安装在旋转轴的外部,同时利用第一搅拌杆的顶端与第一固定孔螺纹连接,同时利用第二螺栓与第一搅拌杆外部开设的限位孔螺纹连接,这样即可将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以及混合杆进行连接,从而在混合电机工作时,会使得旋转轴旋转进而使得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以及混合杆在混合罐的内部旋转,从而提高熊胆粉原料在混合罐内部的混合效率,该设置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的提提高熊胆粉的混合效率。

13、2、利用安装杆一侧对称设置的卡杆嵌入到卡孔的内部,并利用第一螺栓与安装孔的螺纹连接,这样即可将安装杆进行安装,当混合电机工作使得旋转轴以及第二搅拌杆转动时也会使得安装杆在混合罐的内部旋转,进而利用刮除板与清洁刷可对附着在混合罐内壁的熊胆粉原料进行刮除,避免附着而造成浪费,该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提高对附着在混合罐内壁的熊胆粉原料刮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4)以及设置在混合罐(4)上方的固定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4)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41),所述固定盖(11)的上表面安装有混合电机(1),且固定盖(11)的上表面在混合电机(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3),所述混合电机(1)的驱动端在混合罐(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外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24)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6),所述第一搅拌杆(23)的顶端嵌入第一固定孔(26)的内部并与第一固定孔(2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杆(2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8),所述第一搅拌杆(23)的底端嵌入第二固定孔(28)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杆(22)的外部对称设置有第二螺栓(29),所述第一搅拌杆(23)的外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螺栓(29)的末端贯穿混合杆(22)的前表面并延伸限位孔内部与限位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杆(32),所述第二搅拌杆(24)的一端开设有卡孔(27),所述卡杆(32)的一端嵌入卡孔(2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24)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螺栓(25),所述卡杆(32)的外部开设有安装孔(33),所述第一螺栓(25)的末端贯穿第二搅拌杆(24)的前表面并延伸安装孔(33)内部与安装孔(3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板(34)为三角形设置,且刮除板(34)与清洁刷(35)的外侧与混合罐(4)的内侧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熊胆粉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置刮除结构的混合装置,所述固定盖的上表面安装有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的驱动端在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套接安装在旋转轴外部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下端设置有混合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设置有刮除机构。本技术当混合电机工作使得旋转轴以及第二搅拌杆转动时也会使得安装杆在混合罐的内部旋转,进而利用刮除板与清洁刷可对附着在混合罐内壁的熊胆粉原料进行刮除,避免附着而造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钟儒华,王运华,刘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广通药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