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0095发布日期:2023-05-15 02:4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破碎,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


背景技术:

1、混凝土破碎机又称为颚式破碎机,适用于冶金、矿山、建筑、化工、水利及铁路部门,作为细碎、中碎抗压强度在250mpa以下的各种矿石和岩石之用。具有破碎比大,成品粒度均匀,动力消耗低,维修保养方便等特点。

2、公告号为cn2096466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废旧混凝土破碎装置,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粉碎辊,粉碎辊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杆,粉碎辊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机壳的外部并固定有从动齿轮,机壳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正反转电机和伺服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均相啮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对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可以对颗粒较大的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进行再破碎,能够增强破碎装置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推广使用。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利用正反转电机带动两个粉碎辊转动,以此达到破碎混凝土的效果,然而实际使用中,混凝土只经一次破碎,使混凝土中存在未完全粉碎的混凝土碎块的可能性,故需要过滤板对混凝土碎块进行过滤,如此,降低了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破碎机的破碎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

2、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开有进料口,所述机壳的底端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破碎件和粉碎组件,所述破碎件位于所述粉碎组件的上方,所述破碎件与所述粉碎组件之间设置有引导混凝土进入所述粉碎组件内的引导件,所述破碎件为破碎辊,所述破碎件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破碎件均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上设置有驱动两根所述破碎件同时相向转动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破碎混凝土时,混凝土从进料口进入机壳内,经过破碎件破碎后,再经过粉碎组件粉碎,最后进入收集箱内,实现了破碎混凝土的效果。工作人员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两根破碎件相向转动,以实现破碎混凝土,再利用粉碎组件对混凝土进行粉碎,使粉碎后的混凝土颗粒小于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提高了破碎机的破碎效果。

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破碎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机壳且延伸至外部,所述从动齿轮在两根所述破碎件上均连接一个,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机壳上,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破碎件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使主动齿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从动齿轮转动,使两根破碎件同时相向转动,实现了转动破碎件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固定筒、转动轴、螺旋叶片和转动电机,所述固定筒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筒上开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筒内,所述转动电机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外壁上,且同轴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螺旋叶片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粉碎混凝土时,工作人员启动转动电机,使转动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输送混凝土的同时,混凝土与固定筒、螺旋叶片、转动轴之间相互挤压配合,以搅碎混凝土,实现了粉碎混凝土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中间位置,所述螺旋叶片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螺旋叶片相对设置,所述出口在所述固定筒的两端均设置一个。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设置两段螺旋叶片,使混凝土分批被搅碎,缩短了混凝土的搅碎时间,提高了混凝土的破碎效率。

11、可选的,从所述进口至所述出口的方向,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使螺旋叶片允许容纳混凝土的空间逐渐减小,导致混凝土颗粒逐渐被挤压变小,提高了破碎机破碎混凝土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螺旋叶片上连接有若干搅碎柱,所述搅碎柱的一端设置尖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碎柱用于辅助搅碎螺旋叶片空间内的混凝土,使混凝土颗粒更容易被挤压。

15、可选的,所述引导件为引导罩,所述引导件呈棱台设置,所述引导件较大端朝向所述破碎件,所述引导件的较小端朝向所述进口。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件用于引导破碎后的混凝土进入固定筒内,减小了混凝土掉落至固定筒外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进料口上转动连接有挡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在破碎时会扬起较多的灰尘,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挡盖用于遮挡灰尘,使灰尘集中在机壳内,减小了灰尘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可能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当需要破碎混凝土时,混凝土从进料口进入机壳内,经过破碎件破碎后,再经过粉碎组件粉碎,最后进入收集箱内,实现了破碎混凝土的效果。工作人员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两根破碎件相向转动,以实现破碎混凝土,再利用粉碎组件对混凝土进行粉碎,使粉碎后的混凝土颗粒小于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提高了破碎机的破碎效果;

21、2.当需要粉碎混凝土时,工作人员启动转动电机,使转动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输送混凝土的同时,混凝土与固定筒、螺旋叶片、转动轴之间相互挤压配合,以搅碎混凝土,实现了粉碎混凝土的效果;

22、3.工作人员将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使螺旋叶片允许容纳混凝土的空间逐渐减小,导致混凝土颗粒逐渐被挤压变小,提高了破碎机破碎混凝土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顶端开有进料口(11),所述机壳(1)的底端开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箱(2),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破碎件(3)和粉碎组件(4),所述破碎件(3)位于所述粉碎组件(4)的上方,所述破碎件(3)与所述粉碎组件(4)之间设置有引导混凝土进入所述粉碎组件(4)内的引导件(6),所述破碎件(3)为破碎辊,所述破碎件(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破碎件(3)均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1)内,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驱动两根所述破碎件(3)同时相向转动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主动齿轮(51)、从动齿轮(52)和驱动电机(53),所述破碎件(3)的一端穿过所述机壳(1)且延伸至外部,所述从动齿轮(52)在两根所述破碎件(3)上均连接一个,两个所述从动齿轮(52)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3)连接在所述机壳(1)上,所述主动齿轮(51)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51)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齿轮(5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4)包括固定筒(41)、转动轴(42)、螺旋叶片(43)和转动电机(44),所述固定筒(41)连接在所述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筒(41)上开有进口(411)和出口(412),所述转动轴(42)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筒(41)内,所述转动电机(44)连接在所述机壳(1)的外壁上,且同轴连接于所述转动轴(42),所述螺旋叶片(43)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411)设置在所述固定筒(41)的中间位置,所述螺旋叶片(43)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螺旋叶片(43)相对设置,所述出口(412)在所述固定筒(41)的两端均设置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进口(411)至所述出口(412)的方向,所述螺旋叶片(43)的螺距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43)上连接有若干搅碎柱(431),所述搅碎柱(431)的一端设置尖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6)为引导罩,所述引导件(6)呈棱台设置,所述引导件(6)较大端朝向所述破碎件(3),所述引导件(6)的较小端朝向所述进口(4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上转动连接有挡盖(1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破碎机,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开有进料口,所述机壳的底端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破碎件和粉碎组件,所述破碎件位于所述粉碎组件的上方,所述破碎件与所述粉碎组件之间设置有引导混凝土进入所述粉碎组件内的引导件,所述破碎件为破碎辊,所述破碎件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破碎件均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上设置有驱动两根所述破碎件同时相向转动的驱动组件。本技术能提高破碎机的破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单康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