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9227发布日期:2023-12-06 18: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脱水,来提高润滑油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脱水主要是向油液中添加亲水材料,对油液中的水分子进行吸附,然后对吸附沉淀物进行去除,整个生产过程较长,效率较低,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对润滑油进行脱水,提升润滑油脱水效率的润滑油脱水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润滑油脱水装置,包括筒体、电机、减速器和机座,所述机座固定置于所述筒体的上端,所述减速器固定置于所述机座的上端,所述电机固定置于所述减速器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螺带轴,所述螺带轴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筒体,并穿过所述机座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3、所述筒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真空接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封闭的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封闭的出料口。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真空接口处对筒体内进行抽真空,使润滑油中的水分蒸发,实现对润滑油进行脱水;还利用螺带轴对润滑油进行搅拌,加快筒体内的润滑油与水分离,提升润滑油脱水效率。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固定置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密封连接;所述真空接口和进料口处于所述上筒体上,所述下筒体呈锥形结构,所述进料口处于所述下筒体的底部;所述螺带轴的下端部向下延伸靠近所述进料口处。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筒体呈锥形结构,螺带轴的下端部靠近下筒体的内壁,减少搅拌死角,提升搅拌效率,从而提升润滑油脱水效率。

8、进一步,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检测端向下伸入所述上筒体内。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力表便于对筒体内进行气压检测,便于实时了解筒体内的气压,精准控制润滑油脱水。

10、进一步,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向下伸入所述上筒体内。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度传感器便于对筒体内进行温度检测,便于实时了解筒体内的温度。

12、进一步,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视镜法兰,两个所述视镜法兰关于所述机座对称布置。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视镜法兰便于作业人员对筒体内的润滑油脱水状况进行实时观察,提升便利性。

14、进一步,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筒体的连接耳,多个所述连接耳沿所述上筒体的周向依次等间距布置。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连接耳便于对筒体进行支撑或安装。

16、进一步,所述机座内固定设置有带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装在所述螺带轴上,所述螺带轴的上端部与所述轴承座可转动连接。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轴承座使螺带轴进行限位转动,转动更加平稳。

18、进一步,所述机座内固定设置有机械密封部件,所述机械密封部件套装在所述螺带轴上,所述螺带轴与所述机械密封部件可转动连接。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密封部件对筒体进行密封,便于筒体进行快速抽真空。



技术特征:

1.一种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电机(2)、减速器(3)和机座(4),所述机座(4)固定置于所述筒体(1)的上端,所述减速器(3)固定置于所述机座(4)的上端,所述电机(2)固定置于所述减速器(3)的一端,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螺带轴(5),所述螺带轴(5)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筒体(1),并穿过所述机座(4)与所述减速器(3)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上筒体(101)和下筒体(102),所述上筒体(101)固定置于所述下筒体(102)的上端,所述上筒体(101)与所述下筒体(102)密封连接;所述真空接口(6)和进料口(7)处于所述上筒体(101)上,所述下筒体(102)呈锥形结构,所述进料口(7)处于所述下筒体(102)的底部;所述螺带轴(5)的下端部向下延伸靠近所述进料口(7)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0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压力表(9),所述压力表(9)的检测端向下伸入所述上筒体(1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0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的检测端向下伸入所述上筒体(1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0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视镜法兰(11),两个所述视镜法兰(11)关于所述机座(4)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0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筒体(1)的连接耳(12),多个所述连接耳(12)沿所述上筒体(101)的周向依次等间距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4)内固定设置有带轴承的轴承座(13),所述轴承座(13)套装在所述螺带轴(5)上,所述螺带轴(5)的上端部与所述轴承座(13)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4)内固定设置有机械密封部件(14),所述机械密封部件(14)套装在所述螺带轴(5)上,所述螺带轴(5)与所述机械密封部件(14)可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脱水装置,包括筒体、电机、减速器和机座,所述机座固定置于所述筒体的上端,所述减速器固定置于所述机座的上端,所述电机固定置于所述减速器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螺带轴,所述螺带轴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筒体,并穿过所述机座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筒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真空接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实现对润滑油进行脱水,提升润滑油脱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松,张素芳,刘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晶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