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2207发布日期:2023-08-18 11:4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泥与生物质粉混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按来源不同,分为生活污水污泥,工业废水污泥和给水污泥等,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城市污泥,同样适用于与城市污泥成分相近的其他污泥,本实用新型将所适用污泥统称为基础污泥。

2、相应地,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为减少其污染,需要对基础污泥进行处理。目前例如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等。

3、填埋是一项成熟、有效、运用较广的污泥处置技术,但是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同时运输费用较高,并且容易严重污染填埋场周围环境,现在已很少使用。

4、污泥堆肥可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要求。污泥主要由微生物细胞群体和其解体产物组成,有机质含量高,含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其肥效高于一般农家肥,因此,污泥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污泥堆肥后,可以消除污泥本身的臭味,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场也可杀死污泥中绝大部分病原体和寄生虫,是一种经济、高效、低能耗的污泥处理技术。然而,尽管堆肥中初始微生物数量庞大,但有益微生物不占优势;堆肥时间过长,不利于工业化应用;重金属去除效果不明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不大,易于积累于作物中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基于以上缺点,污泥堆肥方法的使用也有一定限制。

5、焚烧法处理污泥具有处理速度快,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减量化,同时能回收部分热能等优点,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污泥焚烧处理的主要优势是其减容性和彻底性。焚烧后的污泥可减容95%,大大降低污泥排放量,降低固体废弃物处置成本,有利于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且其中的有机物被完全氧化,重金属几乎都残留在灰渣中。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投资、操作费用和处理成本较高,另外,由于污泥机械脱水后含水率仍较高,热值较低,必须先将污泥干化至干燥或半干燥才能进行焚烧,但常用的干燥方式多采用热力干化,能耗高,经济性差。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效的实现污泥的干化,成为降低污泥焚烧成本急需解决的问题。

6、 有鉴于此,在污泥中掺加生物质逐渐的成为了一种较为先进的污泥处理方法,典型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7880967 a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质混合燃料的生产方法,该专利文献中先将污泥送入带式脱水机,脱掉一部分水后,然后掺入木屑等生物质,搅拌均匀,进而送入压滤机进行压滤,使污泥含水率降至60%~70%,然后将此污泥送入负压干燥机,干燥至含水率20%~30%,然后造粒得到生物质燃料。该专利文献中试图借助于前期的木屑搅拌混匀步骤,使木屑等生物质可以相对均匀的分散在污泥中,即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实现污泥和生物质的混合,混合后,脱水速度有所提高。但由于污泥和生物质是均匀混合的,在进行机械脱水时,随着滤饼体积压缩,因掺入生物质所产生的孔隙逐渐减小,滤饼深层的水分流到滤饼表层的阻力变大,脱水速度逐渐减慢,脱水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经初步脱水后的基础污泥与生物质粉混合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以获得利于进一步脱水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物。

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基本结构包括:

3、造粒机,该造粒机包括污泥进料接口或污泥进料装置,以及承接污泥进料接口所进料或污泥进料装置所进料的造粒总成;

4、生物质粉给料装置,该生物质粉给料装置包括输送机;以及

5、混料装置,承接造粒总成所给料和输送机所给料,并进行混料。

6、可选地,所述污泥进料装置包括污泥斗,所述造粒总成相应位于污泥斗底部;

7、所述生物质粉给料装置包括生物质粉斗,所述输送机相应位于生物质粉斗底部。

8、可选地,造粒总成经由淌料槽直接或间接向混料装置给料;

9、相应地,所述输送机通过位于淌料槽上方的溜槽或扁平管向淌料槽布撒生物质粉,借由淌料槽间接向混料装置给料;或输送机通过溜槽直接向混料装置给料,而淌料槽相应位于溜槽上方,而造粒机借由溜槽间接向混料装置给料;

10、其中,扁平管的宽度方向为淌料槽的宽度方向,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11、可选地,所述造粒总成包括一对相互间相切的挤送辊,该对挤送辊的轴向为淌料槽的宽度方向;

12、挤送辊表面在轴向排布有环槽,环槽的中轴线与挤送辊轴线共线;两挤送辊上的环槽形制相同且一一对位,而对位形成挤送腔,制备出条状颗粒。

13、可选地,环槽为矩形槽、圆心角小于等于180度且大于等于90度的弧形槽或长轴为挤送辊轴向的椭圆槽。

14、可选地,所述环槽表面具有聚四氟乙烯或改性聚四氟乙烯涂层;

15、每一挤送辊适配有落料装置。

16、可选地,所述落料装置为梳式落料装置,所包含梳齿探入环槽,齿端与环槽断面形制吻合。

17、可选地,污泥斗内于挤送辊的上方设有辅助下料的送料辊。

18、可选地,所述送料辊有一对,对内两送料辊间轴线平行;

19、送料辊上排布有叶片,同一送料辊上相邻叶片间形成叶片间隙,一送料辊上的叶片探入另一送料辊上的叶片间隙。

20、可选地,所述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

21、 可选地,所述混料装置为:

22、第一选择,为倾斜布置的滚筒混料装置,滚筒内设有用于翻料的翅片;或

23、第二选择,选自混凝土搅拌机。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生物质粉直接投料至污泥然后搅拌均匀的混料方式,而是通过造粒机先对污泥进行造粒,污泥颗粒与生物质粉送入混料装置后翻动而被包裹,相对于搅拌形成的均匀相,包裹的形成更容易,换言之,效率更高,且能够连续生产,整体效率也更高。相对于生物质粉的均匀分散很难形成污水通道的情形,污泥颗粒被包裹后,形成的混合物在后续的压榨时,生物质粉易于形成污水通道,而易于提高压榨的效率和脱水率,从而利于后续的脱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料装置包括污泥斗,所述造粒总成相应位于污泥斗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造粒总成经由淌料槽直接或间接向混料装置给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总成包括一对相互间相切的挤送辊,该对挤送辊的轴向为淌料槽的宽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环槽为矩形槽、圆心角小于等于180度且大于等于90度的弧形槽或长轴为挤送辊轴向的椭圆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表面具有聚四氟乙烯或改性聚四氟乙烯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装置为梳式落料装置,所包含梳齿探入环槽,齿端与环槽断面形制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斗内于挤送辊的上方设有辅助下料的送料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辊有一对,对内两送料辊间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其基本结构包括:造粒机,该造粒机包括污泥进料接口或污泥进料装置,以及承接污泥进料接口所进料或污泥进料装置所进料的造粒总成;生物质粉给料装置,该生物质粉给料装置包括输送机;以及混料装置,承接造粒总成所给料和输送机所给料,并进行混料。基于本技术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装置可以获得利于进一步脱水的污泥生物质粉混合物。

技术研发人员:汪林林,张振伟,薛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盛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