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小管道的管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1128发布日期:2023-04-26 16:5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细小管道的管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细小管道的管道过滤器。


背景技术:

1、管道过滤器主要由接管、筒体、滤篮、法兰、法兰盖及紧固件等组成。安装在管道上能除去流体中的较大固体杂质,使机器设备、仪表能正常工作和运转,达到稳定工艺过程,保障安全生产的作用。传统管道过滤器主要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对于空气管道过滤器来说目前市面上广泛存在的是压缩空气的管道过滤器,其尺寸相对较大且通常为多级过滤,生产制造成本高,形状多为筒状,配置在细小管路上占空间大,且价格较高,不适用于普通风压差检测管路上的使用。

2、公开号为cn1133185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管道过滤器,包括滤纸以及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空腔,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空腔,滤纸间隔夹紧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间隔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硬管接头,第一硬管接头与第一空腔连通;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硬管接头,第二硬管接头与第二空腔连通;第一硬管接头、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二硬管接头连通形成一条穿过滤纸的连通的通路。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操作者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过滤纸进行更换时,通过融胶剂将高强度粘贴胶水融化,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但是此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会残留未被过滤纸吸附的有害颗粒漂浮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打开,漂浮的颗粒排入空气中,被操作者吸入,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操作人员吸入漂浮到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细小管道的管道过滤器。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细小管道的管道过滤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细小管道的管道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硬管接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组和第二支撑杆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杆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壳体外设有放卷辊,所述放卷辊上绕卷有滤纸,所述滤纸的一端插入所述壳体内并绕卷在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并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紧固所述滤纸穿出所述壳体的紧固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硬管接头与待过滤的有害气体接通,有害气体进入壳体内,并且经过交错设置的滤纸过滤,滤纸能够将有害物质吸附,进而得到洁净的气体从另一个第一硬管接头排出,当对滤纸进行更换时,打开紧固件,并且拉动穿出壳体一端的滤纸,使得壳体内的滤纸进行移动,此时放卷辊上的滤纸进行放卷,使得新的滤纸进入壳体内,吸附有害颗粒的杂质被取出,操作者再将抽取出的滤纸裁切下,操作方便,进而减小了打开壳体再对内部的滤纸进行更换的可能性,减小了漂浮的颗粒排入空气中,被操作者吸入,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5、可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抵触板和抵触弹簧,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滤纸穿出的出纸口,所述出纸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连接所述抵触弹簧,所述抵触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抵触板,所述抵触板的侧壁上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抵触板将所述滤纸抵触在所述出纸口的侧壁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拉动拉杆,拉杆带动抵触板移动,使得抵触弹簧压缩,使得出纸口打开,操作者拉动滤纸,使得吸附了有害颗粒的过滤纸取出,然后再松开拉杆,抵触弹簧复位,并且将抵触板推出,将滤纸压紧在出纸口的侧壁上,操作方便。

7、可选的,所述滤纸上设有多组裁切孔,多组所述裁切孔沿着所述滤纸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一组所述裁切孔均包括多个裁切孔,所述抵触板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裁切孔一一对应的密封柱,所述出纸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密封柱一一对应的密封孔,所述密封柱插入所述密封孔内并与所述密封孔的侧壁贴合,所述密封柱的侧壁与所述裁切孔的侧壁贴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裁切孔,方便操作者将取出的滤纸裁切下,并且,在抵紧滤纸的端部时,操作者将密封柱的一端贯穿对应的裁切孔并且插入对应的密封孔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够减小壳体的有害气体从出纸口处泄露出来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抵触板内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连通至所述抵触板的两端,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存储管,所述存储管的两端封闭设置,多个所述密封柱均与所述存储管连接,所述密封柱呈中空设置,所述密封柱的中空结构为流动腔,所述流动腔与所述存储管连通,所述密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胶孔,所述出胶孔与所述滤纸的侧壁接触,所述壳体上设置驱动所述存储管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存储管内存放有密封胶,所述存储管上设置有将密封胶排出的排出件,所述抵触板上开设有与多个密封柱一一对应设置的让位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排出件将存储在存储管内的密封胶排入密封柱内,然后再由密封柱上的出胶孔流出,用于填补裁切孔与密封柱之间的缝隙,能够提高过滤器的密封性,当需要更换滤纸时,操作者先使得密封柱移出密封孔,解除抵触板对滤纸的挤压,然后通过驱动件带动存储管转动,存储管带动密封柱转动,由于滤纸和密封柱粘连在一起,将密封柱向上转动的同时,将滤纸位于出纸口一端上挑,操作者可以通过脱胶剂将滤纸与密封柱分离,在将滤纸从密封柱上捋下,然后对滤纸进行拉扯,将壳体内待换的滤纸取出,进行更换,操作方便。

11、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板、第一电磁环和第二磁环,所述转动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电磁环套设在所述转动板外,所述第二磁环连接所述存储管内,所述第一电磁环与第二磁环吸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对第一电磁环通电,第一电磁环吸附第二磁环,操作者转动第一电磁环,第一电磁环电动第二磁环转动,第二磁环带动存储管转动,并且操作者还可以调节第一电磁环的磁力,操作方便,。

13、可选的,所述存储管内设有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将所述存储管内的分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和外腔通过开设在所述分割板上的气孔连通,所述排出件包括推动板和推动杆,所述分割板为弧形板,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分割板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存储管并由所述壳体穿出。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推动杆带动推动板移动,推动板在分割板和转动管围合成的内腔内移动,并且对空气进行挤压,使得位于外腔中的密封胶被空气挤压而流动,并且均匀的流入多个流动腔内,再由出胶孔流出,实现了涂胶的作用。

15、可选的,所述第二磁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上,所述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电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二磁环随着推动板的移动而朝向第一电磁环的方向移动,使得与第一磁环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有利于增强第一电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的吸附力。

17、可选的,所述滤纸上设有刻度,所述刻度沿着所述滤纸的长度方向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刻度,操作者能够根据扯出的长度,精确判断需要裁切的位置,减少了滤纸的浪费。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放卷辊、滤纸和紧固件,将第一硬管接头与待过滤的有害气体接通,有害气体进入壳体内,并且经过交错设置的滤纸过滤,滤纸能够将有害物质吸附,进而得到洁净的气体从另一个第一硬管接头排出,当对滤纸进行更换时,打开紧固件,并且拉动穿出壳体一端的滤纸,使得壳体内的滤纸进行移动,此时放卷辊上的滤纸进行放卷,使得新的滤纸进入壳体内,吸附有害颗粒的杂质被取出,操作者再将抽取出的滤纸裁切下,操作方便,进而减小了打开壳体再对内部的滤纸进行更换的可能性,减小了漂浮的颗粒排入空气中,被操作者吸入,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21、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组裁切孔、密封柱、密封孔,通过设置多组裁切孔,方便操作者将取出的滤纸裁切下,并且,在抵紧滤纸的端部时,将密封柱的一端贯穿对应的裁切孔并且插入对应的密封孔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够减小壳体的有害气体从出纸口处泄露出来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