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97483发布日期:2023-04-29 17:2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污水处理的作用就日益显得越来越重,污水站的分布也逐渐广泛化。

2、由于地势问题,现实中的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厂时,由于经常出现地势低的无法流入污水处理厂,故在地势低的位置设立泵站,将低地势的污水(带垃圾、杂质等)抽向污水处理厂。

3、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抽水泵常设置在污水池中,污水池中存在许多垃圾,例如枯叶、塑料袋等,会导致抽水泵卡死,无法正常工作,且常规的泵站位于地面之下,一旦抽水泵损坏就进行人工检修,那人工检修成本过大且对检修人员存在危险;为此要尽量提高抽水泵的安全性;

4、再者,抽水泵常年处于水中,会降低抽水泵的使用寿命。

5、为此,供了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通过过滤网随着过滤框架可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换;推动组件包括外箱体及沿着外箱体长度方向向外伸出的第一推动杆,在外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推动杆;包括闭合页片,对进水端的开口处形成闭合;第二隔板具有位于第一隔板下方的水平面及向进水端处延伸的斜面,且第二隔板远离外壳体的侧边通过弹性件活动设置于进水端的外缘处;对漂浮物形成遮挡和过滤,不再进入抽水泵体的周围,保证了抽水泵体安全性,延长抽水泵体的使用寿命;保证抽水泵体的清理效率,减少污水漂浮物对过滤框架的堵塞及对抽水泵体干扰,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设备主体,所述污水处理设备主体包括外壳体及位于外壳体底部的抽水泵体,所述抽水泵体的一端贯穿外壳体并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在抽水泵体的上方还设置有进水端;在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口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均向外壳体边缘处延伸,

5、在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处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阻挡板及位于阻挡板一侧的过滤框架,过滤框架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随着过滤框架可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换;在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外箱体及沿着外箱体长度方向向外伸出的第一推动杆,在外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推动杆;

6、在所述进水端的顶端设置有闭合组件,所述闭合组件包括嵌合于进水端顶端的外环体,所述外环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闭合页片,所述闭合页片对进水端的开口处形成闭合;所述第二隔板具有位于第一隔板下方的水平面及向进水端处延伸的斜面,且所述第二隔板远离外壳体的侧边通过弹性件活动设置于进水端的外缘处;

7、保持污水继续进抽水泵体周围的方法为:将过滤框架向倾斜状态调整,使所述过滤框架的边缘处挤压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对第二隔板处形成挤压,使第二隔板与外壳体的边缘处不再抵接,外壳体与第二隔板的边缘处形成缝隙,污水从第二隔板的边缘处向外壳体的内部渗入;在相应的过滤框架上的漂浮物不再形成遮挡或者堵塞时,或者漂浮物系数pxs之和小于相应阈值时,重新使过滤框架保持水平状态,且闭合组件不再对进水端形成闭合。

8、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单元、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其中,

9、在所述抽水泵体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检测单元对污水处理设备主体的所处环境进行判断,在污水处理设备主体处于污水环境下且污水中的存在漂浮物时,形成漂浮物检测信息;将漂浮物检测信息发送至处理单元,对漂浮于外壳体上方的漂浮物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漂浮物系数pxs之和;依据漂浮物系数pxs之和与相应阈值的差值,判断外壳体上方会形成堵塞的漂浮物是否过多;

10、在漂浮物过多时,识别出过滤框架上方漂浮物中面积中最大的一个及其所在位置,形成位置信息;结合位置信息,由控制单元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使闭合组件对进水端的顶端形成闭合,并依据位置信息确定相应的过滤框架;

11、控制过滤组件,使过滤框架由原本的水平状态转化为倾斜状态,由水流将附着在过滤框架表面的漂浮物冲刷至第二隔板靠近外壳体的边缘的水平面,并保持污水继续进入抽水泵体的周围。

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阻挡板,在所述阻挡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件与过滤框架相连接,在限位连接件限位作用下,使过滤框架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化;所述传动件包括竖向设置于阻挡板两侧边缘处的滚珠丝杆,在滚珠丝杆的外部配合设置有滚珠螺母。

13、进一步的,所述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杆的高度方向来回移动,滚珠螺母与过滤框架的一端相连接;在所述阻挡板的底端铰接有呈l形的限位连接件的水平端,限位连接件的竖直端顶部与过滤框架的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处通过传动带与滚珠丝杆底端传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闭合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在所述第二电机与闭合页片之间设置有联动件,闭合页片的外部设置有外环体,在第二电机输出动力的后,联动件使闭合页片在外环体的内部产生旋转,并在第二隔板顶端形成闭合;所述联动件包括位于第二电机输出端外部的第一齿轮及外环体外部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相啮合。

15、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体转动设置于进水端的顶端开口处,在进水端的顶端开口处还设置有环状的环形格挡片,在外环体的内壁处铰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外环体的一端铰接有闭合页片,闭合页片的一侧铰接于环形格挡片的表面;在所述进水端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柱,在外环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柱的端部延伸至限位滑槽内部,对外环体的转动形成限制。

16、进一步的,述推动组件包括外箱体,外箱体的内底端滑动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倾斜且向上凸起的弧面,在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限位凹槽;在外箱体顶端滑动穿设有第二推动杆,第二推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格挡块,格挡块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限位滚珠,限位滚珠与限位凹槽相适配,第二推动杆延伸至外箱体内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17、在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及第一推动杆,第一复位弹簧远离滑动杆的一端与外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推动杆远离滑动杆的一端贯穿外箱体并延伸至外箱体的外部。

18、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污水检测模块、漂浮物检测模块、尺寸检测模块;其中当所述外壳体处于水环境下时,由污水检测模块判断外壳体周围是否为污水,在为污水的条件下时,由漂浮物检测模块对外壳体上方的漂浮物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漂浮物;

19、如果存在漂浮物,确定漂浮物的种类,尺寸检测模块检测其覆盖面积mj,并且依据漂浮物的种类,确定造成抽水泵体堵塞的难易程度,确定难度系数nx;获取覆盖面积mj及难度系数nx,建立漂浮物信息集。

20、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储存模块、识别模块及评估模块、阈值模块、定位模块;其中,

21、将漂浮物信息集发送至储存模块进行储存,并进行云备份;在备份后,将漂浮物信息集发送至评估模块,关联获取漂浮物系数pxs,

22、其中,漂浮物系数pxs的获取方式如下:获取覆盖面积mj及难度系数nx,进行无量纲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进行关联:其中,参数意义为:难度因子an, ,面积因子aj,,c为常数修正系数;

23、获取漂浮物系数pxs之和并发送至阈值模块,由阈值模块判断漂浮物系数pxs之和的大小,在漂浮物系数pxs之和大于相应阈值后;

24、由识别模块识别过滤框架上方的漂浮物中覆盖面积mj最大的一个或者多个,形成识别判断结果后,确定其中覆盖面积mj最大的漂浮物的位置,并由定位模块形成位置信息并输出。

25、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步骤一、在抽水泵体处于工作状态下时,由污水检测模块判断外壳体周围是否为污水,在为污水的条件下时,由漂浮物检测模块对外壳体上方的漂浮物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漂浮物;

27、步骤二、在污水处理设备主体处于污水环境下且污水中的存在漂浮物时,依据漂浮物的种类,由尺寸检测模块检测其覆盖面积mj,依据造成抽水泵体堵塞的难易程度,确定难度系数nx;获取覆盖面积mj及难度系数nx,建立漂浮物信息集;

28、步骤三、将漂浮物信息集发送至评估模块,关联获取漂浮物系数pxs及漂浮物系数pxs之和,并发送至阈值模块,在漂浮物系数pxs之和大于相应阈值后;由识别模块识别过滤框架上方的漂浮物中覆盖面积mj最大的一个或者多个,形成识别判断结果后,确定其中覆盖面积mj最大的漂浮物的位置,并由定位模块形成位置信息并输出;

29、步骤四、由控制单元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通过联动件使闭合页片在外环体的内部产生旋转,并对进水端的开口处形成闭合;

30、结合位置信息,由控制单元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使闭合组件对进水端的顶端形成闭合,并依据位置信息确定相应的过滤框架;

31、步骤五、控制过滤组件,在限位连接件限位作用下,使过滤框架由原本的水平状态转化为倾斜状态,由水流将附着在过滤框架表面的漂浮物冲刷至第二隔板靠近外壳体的边缘的水平面,并保持污水继续进入抽水泵体的周围;

32、过滤框架的边缘处挤压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对第二隔板处形成挤压,使第二隔板与外壳体的边缘处不再抵接,外壳体与第二隔板的边缘处形成缝隙,污水从第二隔板的边缘处向外壳体的内部渗入;

33、步骤六、在相应的过滤框架上的漂浮物不再形成遮挡或者堵塞时,或者漂浮物系数pxs之和小于相应阈值时,重新使过滤框架保持水平状态,且闭合组件不再对进水端形成闭合。

34、(三)有益效果

3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液混合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6、当过滤框架处于水平状态时,两个过滤框架对第一隔板顶端形成闭合,当污水从而经过过滤框架时,能够对漂浮物形成遮挡和过滤,污水从过滤框架处经过初步过滤后进入第一隔板下方,漂浮物例如树枝、塑料等会在过滤框架的阻挡作用下停留在过滤框架的表面,而不再进入抽水泵体的周围,进而,漂浮物不会对抽水泵体造成损害,保证了抽水泵体安全性,延长抽水泵体的使用寿命。

37、当进水端处于闭合状态时,能够避免水或者污水进入抽水泵体周围,当抽水泵体或者位于外壳体内底部的其他的排水设备将外壳体内部的水分抽干后,使抽水泵体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下,减少了水分对抽水泵体的锈蚀,从而延长抽水泵体的使用寿命。

38、当所述过滤框架处于倾斜或者竖直的状态下,从两个阻挡板之间穿过的污水量较大时,污水能够从外壳体边缘处向下渗漏,形成了分流的作用,也避免了污水在进水端处过度聚集;同时也能够使进水端处于闭合状态时,抽水泵体周围仍然会有一定的水流入,避免抽水泵体处于停用状态,提高抽水的效率;而且,通过在外壳体的边缘处设置缝隙,也能够引导原本停留在过滤框架上的污水漂浮物向第二隔板的边缘处转移;在第一隔板处于可拆卸设置的状态时,方便进行处理。

39、依据确定的漂浮物系数pxs,能够对是否清理过滤框架的表面形成指导作用,在更深的程度上,既能够对维持抽水泵体持续性的使用,保证抽水泵体的清理效率,也能够减少污水漂浮物对过滤框架的堵塞及对抽水泵体干扰,保证对抽水泵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延长了抽水泵体使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