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0706发布日期:2023-03-28 22:4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业喷涂过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


背景技术:

2.工业喷涂会产生大量的漆雾,为保护环境,必须对漆雾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将漆雾从空气中拦截收集,之后统一进行危废处理,而过滤后得到的气体可循环使用。目前的漆雾过滤分为湿式过滤和干式过滤两种,由于湿式过滤需要用到大量的水,相应的需要废水处理设备,成本高且对环境危害较大,因此目前干式过滤成为行业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干式过滤技术中常用到过滤箱,过滤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过滤单元,通过箱体带着过滤单元进出喷房,当过滤单元吸附漆雾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更换即可。使用过滤纤维(如玻璃纤维)材质制成的过滤单元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利用该种材质的蓬松特性能够吸附更多的漆雾,且不容易堵塞。例如中国公开专利cn104971558b公开了一种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该专利中的漆雾捕集装置公开了利用过滤纤维进行过滤的结构。但其为了定位过滤纤维采用了圆形或棱形的空心塑料柱结构,将过滤纤维填充在空心塑料柱的内部。或者如中国公开专利cn218281142u公开了一种干式油漆喷房用漆雾捕集纸箱,其中也公开了利用过滤纤维进行过滤的结构,但其为了定位过滤纤维采用了使用纸质孔板折成的立柱来填充过滤纤维。上述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市面采购的过滤纤维一般为卷成一卷的形式,其展开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块状结构,而该专利中为了将过滤纤维填充到空心塑料柱或纸质带孔立柱中,就需要先将过滤纤维裁剪成细小的块状或撕扯成絮状,再进行填充。该操作过程繁琐复杂,且过滤纤维对人体皮肤刺激伤害较大。
3.2、过滤纤维填充至空心塑料柱或纸质带孔立柱的操作,需要先将块状的过滤纤维人工撕扯为小块,再填充至空心塑料柱或纸质带孔立柱内,不能保证填充的均匀程度,也即空心塑料柱或纸质带孔立柱不同位置处的过滤纤维的蓬松度存在差异,无法充分发挥过滤纤维的过滤性能。同时,由于也无法完全填充满塑料柱而可能导致局部漏风(漆雾未经过滤而从过滤装置流过)。
4.3、相关技术中在布置过滤单元时一般秉承先疏后密的原则,这样一方面能够获得更好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得前后不同位置处的过滤单元大致能够同步达到需要更换的时间,进而减少更换频次。但该专利中由于填充操作不能很好地控制每个空心塑料柱或纸质带孔立柱中的过滤纤维密度,就无法很好地达成上述目的。
5.4、单个空心塑料柱的横截面积较小,为了满足过滤要求,一个漆雾捕集箱内至少需要设置几十个空心塑料柱或纸质带孔立柱,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
7.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沿漆雾流通方向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多排呈长条状的支撑件,多排所述支撑件沿漆雾流通方向间隔布置,每排所述支撑件包括位于箱体的顶部的上支撑件和位于箱体的底部的下支撑件;所述箱体内设置多排过滤组件,沿漆雾流通方向,每排所述过滤组件与每排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扁平块状的过滤纤维和套设在所述过滤纤维外的网袋,所述过滤组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定位在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上;所述过滤纤维朝向进风口和朝向出风口的表面均与网袋贴合,用于将吸附漆雾后的过滤纤维粘附在网袋上以限制过滤纤维的形变程度。
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网袋和过滤纤维定位在支撑件上,由于过滤纤维与网袋贴合,当过滤纤维吸附漆雾后能够粘附在网袋上,这样网袋对过滤纤维具有支撑作用,可限制过滤纤维发生形变的程度,使其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2、由于本发明中的过滤纤维呈扁平块状,直接将市面采购的过滤纤维按照尺寸要求进行切割即可,一方面不会破坏过滤纤维的蓬松度,能够充分发挥过滤纤维的过滤性能,也便于控制前后不同位置处的过滤纤维的密度,满足布置要求;另一方面切割操作简便,成本低也大大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伤害。
9.优选的,所述过滤纤维和网袋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件穿过过滤纤维和网袋并环绕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
10.优选的,每组所述支撑件之间均设置有金属网,每排所述过滤组件与其对应的金属网贴合设置且相对靠近进风口。
11.优选的,所述金属网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组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2.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外缠绕有金属丝或塑料弹簧,所述金属丝或塑料弹簧沿纵向呈螺旋状态,并且所述金属丝或塑料弹簧沿金属网的两面反复穿过金属网、网袋和过滤纤维。
13.优选的,沿漆雾流通方向,相邻两排所述支撑件上的过滤组件均具有多组且交错布置。
14.优选的,相邻两排过滤组件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过滤组件中过滤纤维的密度大于靠近进风口的过滤组件中过滤纤维的密度;和/或,相邻两排过滤组件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过滤组件的布置间隔小于靠近所述进风口的过滤组件的布置间隔。
15.优选的,沿漆雾流通方向,在最后一排所述过滤组件与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精细过滤棉,所述精细过滤棉的横截面呈锯齿状,并且所述精细过滤棉的边缘与箱体的内壁贴合。
16.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外壳体,其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设形成容腔,并且在所述容腔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支撑框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其中,所述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17.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为具有四条折痕的塑料板,所述塑料板在折痕处弯折形成所述外壳体的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18.优选的,所述塑料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在塑料板弯折时对准并且粘接固定,所述塑料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位于所述外壳体的顶板或底板。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顶框、底框和立柱,所述顶框和底框均呈矩形,所述顶框和底框的四个角部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立柱,并且所述顶框、底框和立柱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粘接固定,所述上支撑件固定设置在顶框上,所述下支撑件固定设置在底框上。
20.优选的,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均设置有折弯板,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折弯板摆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折弯板相对外壳体内翻摆动,以防止所述折弯板阻碍所述箱体进出过滤腔室;所述驱动件驱动折弯板相对外壳体外翻摆动,以使得所述折弯板与过滤腔室的内壁贴合密封。
21.优选的,所述折弯板外套设有塑料膜。
22.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拉绳,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环绕设置有所述拉绳,所述折弯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且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拉绳的紧固件。
23.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该干式过滤模组去掉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一排过滤组件与支撑件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支撑框架与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的塑料板与支撑框架在装配过程中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应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干式过滤模组在未进入到过滤腔室内时的示意图;图8是应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干式过滤模组在进入到过滤腔室内时的示意图一;图9是应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干式过滤模组在进入到过滤腔室内时的示意图二;图10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去掉顶板后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三提供的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去掉顶板后的示意图。
25.其中,1.箱体,10.外壳体,100.顶板,101.底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塑料板,1040.卡接部,11.支撑框架,110.顶框,111.底框,112.立柱,12.折弯板,120.连接孔,13.拉绳,14.进风口,2.支撑件,3.过滤组件,30.过滤纤维,31.网袋,4.金属网,40.凹槽,5.金属丝,6.精细过滤棉,7.过滤腔室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28.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如图1和图2中所示,该干式过
滤模组包括箱体1,箱体1沿漆雾流通方向设置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另外,箱体1内固定设置有多排呈长条状的支撑件2,多排支撑件2沿漆雾流通方向间隔布置,每排支撑件2包括位于箱体1的顶部的上支撑件和位于箱体1的底部的下支撑件。在箱体1内还设置有多排过滤组件3,沿漆雾流通方向,每排过滤组件3与每排支撑件2一一对应设置。结合图3所示,过滤组件3包括呈扁平块状的过滤纤维30和套设在过滤纤维30外的网袋31,过滤组件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定位在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上。过滤纤维30和网袋3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支撑件2上,连接件穿过过滤纤维30和网袋31并环绕固定在支撑件2上。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扎带(图中未示出),使用扎带穿过过滤纤维30和网袋31的上下端部,并相应的环绕固定在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上。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纤维30朝向进风口14和朝向出风口的表面均与网袋31贴合,用于将吸附漆雾后的过滤纤维30粘附在网袋31上以限制过滤纤维30的形变程度。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纤维30为玻璃纤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玻璃纤维以外的纤维材质或者过滤棉作为过滤纤维30。该干式过滤模组将网袋31和过滤纤维30定位在支撑件2上,由于过滤纤维30与网袋31贴合,当过滤纤维30吸附漆雾后能够粘附在网袋31上,这样网袋31对过滤纤维30具有支撑作用,可限制过滤纤维30发生形变的程度,使其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另外,由于过滤纤维30呈扁平块状,直接将市面采购的过滤纤维30按照尺寸要求进行切割即可,一方面不会破坏过滤纤维30的蓬松度,能够充分发挥过滤纤维30的过滤性能,也便于控制前后不同位置处的过滤纤维30的密度,满足布置要求;另一方面切割操作简便,成本低也大大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伤害。
29.结合图4和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包括外壳体10和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0内的支撑框架11,具体的,外壳体10包括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其中,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围设形成容腔,并且在容腔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进风口14和出风口。支撑框架11固定设置在容腔内,支撑框架11包括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顶框110和底框111均呈矩形,顶框110和底框111的四个角部之间均设置有立柱112,并且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均与外壳体10的内壁粘接固定,上支撑件固定设置在顶框110上,下支撑件固定设置在底框111上。通过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的配合,可保证整体支撑框架11的稳定性,然后将上支撑件固定设置在顶框110上,下支撑件固定设置在底框111上,保证支撑框架11稳定,即可很好地保证支撑件2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固定设置在支撑件2上的过滤组件3的稳定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为尼龙绳,顶框110、底框111和立柱112均为木质,将尼龙绳的两端缠绕固定在顶框110、底框111的相应位置即可。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顶框110和底框111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挂点,在尼龙绳的端部设置挂钩,尼龙绳通过挂钩挂接固定在顶框110和底框111的挂点上。另外,支撑件2也可以为金属材质。
30.进一步的,结合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壳体10为具有四条折痕的塑料板104,塑料板104在折痕处弯折形成外壳体10的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塑料板10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在塑料板104弯折时对准并且粘接固定,塑料板10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位于外壳体10的顶板100。箱体1采用上述的结构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保证箱体1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简化箱体1的装配操作,便于批量化、低成本的制造箱体1。塑料板104通过热压工艺可形成上述的折痕,通过在折痕处弯折,塑料板104形成外壳体10的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这样仅会在塑料板10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之间产生一个需要粘接的连接部位,整体外壳体10为一整块塑料板104
制成,其结构稳定性高。在制作箱体1时,先将底框111和四根立柱112粘接固定在塑料板104上,然后将顶框110分为两部分粘接固定在塑料板104上。再在折痕处弯折塑料板104形成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完成外壳体10和支撑框架11的装配,也即完成箱体1的装配。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强外壳体10的稳定性,还在塑料板10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设置有卡接部1040,塑料板104的上述两个侧边在塑料板104沿折痕弯折时对准并通过卡接部104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制作时可以先卡接再粘接,也可以卡接和粘接同时进行。本实施例中塑料板104的上述两个侧边上的卡接部1040均包括卡槽和卡块,也即一侧侧边的卡槽与右侧部的卡块相适配,另一侧侧边的卡块与右侧部的卡槽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卡槽与卡块均呈梯形形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半圆状、水滴状、矩形等形状。
3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箱体1成本低且便于批量化生产,通过一体成型的塑料板104和粘接固定的支撑框架11结构保证箱体1的稳定性,无需再在外部额外设置加强结构。其中,由于箱体1在使用完成后直接进行危废处理,从成本考虑,优先采用“外壳体10使用塑料材质、框体使用木质”的方案,尤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箱体1内部使用金属部件的结构而言,成本显著降低。另外,本实施例中木质的顶框110、底框111及立柱112均与塑料材质的外壳体10固定粘接,为加强连接稳定性,还可以使用钉枪将顶框110与立柱112、底框111与立柱112、顶框110与外壳体10、立柱112与外壳体10以及底框111与外壳体10均打钉固定连接,木质的框体与塑料材质的外壳体10粘接牢固,也便于使用钉枪进行固定,简化了装配操作。
3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塑料板10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位于外壳体10的顶板100上,由于外壳体10的顶部不需要承受较大的力的作用,这样设置能够更好地保证箱体1的稳定性。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塑料板10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也可以位于外壳体10的底板101上。
33.该干式过滤模组在使用时,将整个干式过滤模组推入过滤腔室内,带有漆雾的气流从过滤腔室内沿着进风口14流入箱体1,经过箱体1内部的过滤组件3过滤后,再从箱体1流出,漆雾被过滤组件3吸附,在干式过滤模组使用一段时长后,再更换新的干式过滤模组,使用过的干式过滤模组统一进行危废处理。过滤腔室开设有供干式过滤模组进出的开口,开口与干式过滤模组的箱体1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漆雾容易从缝隙处流出,对过滤腔室外部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漆雾在干式过滤模组与开口之间粘连,增加漆雾过滤装置更换操作的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设计有密封结构,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靠近进风口14的一侧均设置有折弯板12,折弯板12用于在干式过滤模组装入过滤腔室时起到密封作用。如图7中所示,在准备将干式过滤模组推入到过滤腔室之前,先将折弯板12弯折使其不会阻碍箱体1进出过滤腔室,如图8和图9中所示,在干式过滤模组部分进入到过滤腔室内后,在将折弯板12向外弯折,以使得折弯板12与过滤腔室的内壁贴合密封。通过上述密封结构,可避免漆雾泄露至外部环境中。
34.结合图1、图2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折弯板12摆动的驱动件,具体的,驱动件为拉绳13,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环绕设置有拉绳13,折弯板12设置有连接孔120,拉绳13穿过连接孔120,并且顶板100、底板101、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设置有用于紧固拉绳13
的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紧固件可以为凸起或挂钩,将拉绳13环绕固定在紧固件上即可。通过手动拉动拉绳13即可控制折弯板12向内或向外翻转。
35.进一步的,为避免漆雾在折弯板12与过滤腔室内壁7之间造成粘连,本实施例中还在折弯板12外套设有塑料膜(图中未示出),这样可避免折弯板12与过滤腔室内壁7粘连,可降低干式过滤模组的更换难度。
36.如图2中所示,为加强该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还对过滤组件3的布置作出如下设计:沿漆雾流通方向,相邻两排支撑件2上的过滤组件3均具有多组且交错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交错布置是指:每排支撑件2上间隔设置的过滤组件3之间具有间距,沿漆雾流通方向,上一排的过滤组件3之间的间距对应的下一排的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组件3。这样交错布置过滤组件3能够多次改变漆雾的流通方向、减缓漆雾的流通速度,这样能够增加漆雾停留时间,进而增加漆雾和过滤纤维30的接触面积与时间,使得过滤纤维30可充分地吸附漆雾,提升过滤效果。进一步的,在上述交错布置过滤组件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从下述两个方面对过滤组件3的布置作出设计:首先,相邻两排过滤组件3中,靠近出风口的过滤组件3中过滤纤维30的密度大于靠近进风口14的过滤组件3中过滤纤维30的密度;其次,相邻两排过滤组件3中,靠近出风口的过滤组件3的布置间隔小于靠近进风口14的过滤组件3的布置间隔。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过滤纤维30沿漆雾流通方向呈前疏后密的规律,进而平衡不同过滤纤维30的漆雾吸附量,充分的发挥过滤纤维30的过滤性能,同时降低更换频次。还有,沿漆雾流通方向,本实施例中在最后一排过滤组件3与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精细过滤棉6,精细过滤棉6的横截面呈锯齿状,并且精细过滤棉6的边缘与箱体1的内壁贴合。这样可防止漆雾未经过滤就从出风口排出,保证过滤效果。如图2中所示,上述的锯齿状也即是精细过滤棉6的横截面呈连续的多个v形或w形。
37.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沿漆雾流通方向,本实施例提供的干式过滤模组的箱体1内设置有十排过滤组件3和最后一排的精细过滤棉6。第一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五块过滤纤维30,第二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六块过滤纤维30,第三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五块过滤纤维30,第四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六块过滤纤维30,第五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七块过滤纤维30,第六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八块过滤纤维30,第七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八块过滤纤维30,第八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九块过滤纤维30,第九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七块过滤纤维30,第十排过滤组件3设置有八块过滤纤维30。每排过滤组件3中的过滤纤维30相同,此处所述的相同是指过滤纤维30的厚度和密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布置需要,当靠近边缘处布置的过滤纤维30的宽度尺寸超出支撑框架11的边缘时,就需要对过滤纤维30进行切割,这样会导致该块过滤纤维30的宽度尺寸小于其同层相邻的过滤纤维30的宽度。由图2中所示可知,第二排过滤组件3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排过滤组件3之间的间距,之后依次类推;第二排过滤纤维30的密度大于第一排过滤纤维30的密度,之后依次类推。
38.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了上述两种方式对过滤组件3进行布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采用其中一种方式来对过滤组件3进行布置。
39.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也提供了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如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每排支撑件2之间增设有金属网4,每排过滤组件3与其对应的金属网4贴合设置且相对靠近进风口14。通过设置金属网4,过滤纤维30在吸附漆雾后不仅能够与网袋31粘连,还能够与金属网4粘连,进一步增强过滤纤维30的抗形变能
力,使其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
40.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在过滤组件3外缠绕金属丝5,金属丝5沿纵向呈螺旋状态,并且金属丝5沿金属网4的两面反复穿过金属网4、网袋31和过滤纤维30。通过呈螺旋状的金属丝5能够进一步加强吸附漆雾后的过滤纤维30与网袋31及金属网4的粘连作用力,使过滤纤维30更不容易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塑料弹簧代替金属丝5。
41.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也提供了纵向整体干式过滤模组,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在金属网4设置有与过滤组件3相适配的凹槽40,将过滤组件3设置于凹槽40内。
42.通过设置凹槽40,呈扁平块状的过滤纤维30不仅其背离进风口14的一侧能够与金属网4贴合,过滤纤维30的两侧面还能够与凹槽40的内侧壁贴合。通过增加过滤纤维30与金属网4的接触面积,可进一步提高吸附漆雾后的过滤纤维30与金属网4及网袋31的粘连作用力,使过滤纤维30更不容易发生形变。
43.在本发明中,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或者限定,否则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和“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等;当然,还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