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7804发布日期:2023-07-04 22:4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丙烷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丙烷预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丙烷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丙烷预处理系统中,现有技术中,原料通常先经过脱硫塔进行脱硫,然后再经过脱丙烷塔进行丙烷分离,但是由于原料组分的变化较大,有的原料中不含s组分,有的原料中含有混烃(含汽油组分的液化气)或烯烃含量较高的高压气等,按照现有技术中原料中含有混烃(含汽油组分的液化气)进入脱硫塔,再进入脱丙烷塔时,由于原料中含有混烃,导致脱丙烷塔在分离丙烷时,丙烷中会夹杂着混烃,无法达到55%的纯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无论原料组分是什么均能得到纯度为55%以上的丙烷的丙烷预处理系统。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丙烷预处理系统,包括原料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所述原料预处理单元包括脱硫塔、脱丙烷塔,所述脱硫塔设置第一原料进料管,所述脱丙烷塔设置第二原料进料管,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三原料进料管、反应模块,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与所述脱硫塔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所述脱丙烷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反应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与所述反应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为含硫组分的55%的丙烷原料提供通道,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为55%的丙烷原料提供通道,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为含有混烃的原料提供通道。

4、优选地,所述反应模块包括加热器、反应器,所述加热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塔底出口及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入口连接。

5、优选地,所述丙烷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分离单元,所述干气分离模块、丙烷分离模块,所述干气分离模块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干气分离模块的出口与所述丙烷分离模块的入口连接,所述丙烷分离模块的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

6、优选地,所述干气分离模块包括气液分离罐、吸收塔,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塔顶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第一循环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塔底出口与所述丙烷分离单元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入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脱硫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循环入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

7、优选地,所述吸收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第二循环入口连接。

8、优选地,所述丙烷分离模块包括解析塔、稳定塔,所述解析塔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塔底出口连接,所述解析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稳定塔的入口连接,所述稳定塔的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

9、优选地,所述解析塔的塔顶出口还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第三循环入口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稳定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入口连接。

11、优选地,所述脱硫塔的塔顶设置第一干气出口管,所述第一干气出口管上设置第三阀门,所述吸收塔的塔顶设置第二干气出口管。

12、优选地,所述脱硫塔的塔底出口设置脱硫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烷预处理系统中,在所述脱硫塔处设置第一原料进料管,所述脱丙烷塔设置第二原料进料管,且在所述反应模块的入口也连接了第三原料进料管,对于含s组分的原料通过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进料,对于不含s组分的原料通过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进料,对于含有混烃的原料通过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进料,以针对原料中含有的组分不同,通过不同的入口进料,使得所述脱丙烷塔的塔顶分离出的丙烷纯度达到55%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所述原料预处理单元包括脱硫塔、脱丙烷塔,所述脱硫塔设置第一原料进料管,所述脱丙烷塔设置第二原料进料管,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三原料进料管、反应模块,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与所述脱硫塔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所述脱丙烷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反应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与所述反应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为含硫组分的55%的丙烷原料提供通道,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为55%的丙烷原料提供通道,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为含有混烃的原料提供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模块包括加热器、反应器,所述加热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塔底出口及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烷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分离单元,所述干气分离模块、丙烷分离模块,所述干气分离模块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干气分离模块的出口与所述丙烷分离模块的入口连接,所述丙烷分离模块的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分离模块包括气液分离罐、吸收塔,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塔顶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第一循环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塔底出口与所述丙烷分离单元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入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脱硫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循环入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第二循环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烷分离模块包括解析塔、稳定塔,所述解析塔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塔底出口连接,所述解析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稳定塔的入口连接,所述稳定塔的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塔的塔顶出口还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第三循环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入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塔顶设置第一干气出口管,所述第一干气出口管上设置第三阀门,所述吸收塔的塔顶设置第二干气出口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塔底出口设置脱硫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丙烷预处理系统,属于丙烷预处理系统领域,原料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所述原料预处理单元包括脱硫塔、脱丙烷塔,所述脱硫塔设置第一原料进料管,所述脱丙烷塔设置第二原料进料管,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三原料进料管、反应模块,所述第一原料进料管与所述脱硫塔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原料进料管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脱丙烷塔的入口连接,所述脱丙烷塔的塔底出口与所述反应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原料进料管与所述反应模块连接,以针对原料中含有的组分不同,通过不同的入口进料,使得所述脱丙烷塔的塔顶分离出的丙烷纯度达到5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润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