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表面涂层双向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9958发布日期:2023-05-19 21:4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表面涂层双向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织物涂层制备,尤其涉及一种织物表面涂层双向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织物表面通过粘合作用在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薄膜涂层,不仅能够改善织物的外观和风格,而且能够增加织物的功能,如使织物具有防水、防污、阻燃、遮光、抗静电、吸湿、散热等特殊效果。织物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涂层和转移涂层,直接涂层是将织物拉平,涂料涂覆在织物表面,然后织物在静止的刮刀下通过,刮刀将涂料刮平,涂料经过烘干后形成附着的涂层。转移涂层是将聚合物乳液涂在离型纸或离型布上形成薄膜,再将薄膜压在织物上。

2、现有技术中织物涂层采用直接涂层方法加工时,涂料和织物表面都会存在气泡,涂料附着到织物表面后气泡不能及时排出,即使通过刮刀将涂层表面刮平,后期在烘干过程中若气泡破裂,则会直接影响涂层的表面质量。另外,为保证涂料厚度一次性涂覆的涂料过多,不仅容易导致涂料渗透织物滴落,而且影响后续烘干过程中对内层涂料的烘干效果。除此之外,涂覆辊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只能对一层织物表面进行涂覆,影响涂层加工效率,涂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表面涂层双向加工装置,其能够同时双向送来的织物进行表面涂层加工,且每层织物表面涂层分次加工,避免涂料渗透滴落,保证涂层成型质量,提高涂层加工效率,降低涂层加工成本。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织物表面涂层双向加工装置,包括左放料机构和右放料机构,所述左放料机构和右放料机构之间设有共用烘干机构,所述共用烘干机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烘干机构和下烘干机构;

4、所述左放料机构和共用烘干机构之间设有左除泡机构和左涂覆机构,所述左除泡机构靠近左放料机构,所述左涂覆机构靠近共用烘干机构,且所述左放料机构远离左除泡机构的一侧设有与上烘干机构配合的左收卷机构;

5、所述右放料机构和共用烘干机构之间设有右除泡机构和右涂覆机构,所述右除泡机构靠近右放料机构,所述右涂覆机构靠近共用烘干机构,且所述右放料机构远离右除泡机构的一侧设有与下烘干机构配合的右收卷机构;

6、所述左涂覆机构包括左涂覆架,所述左涂覆架上定位转动安装有左涂覆辊,所述左涂覆辊左侧设有下层二次刮刀,所述左涂覆辊右侧设有上层一次刮刀,且所述下层二次刮刀左侧设有下换向辊;

7、所述右涂覆机构包括右涂覆架,所述右涂覆架上定位转动安装有右涂覆辊,所述右涂覆辊左侧设有下层一次刮刀,所述右涂覆辊右侧设有上层二次刮刀,且所述上层二次刮刀右侧设有上换向辊;

8、所述左放料机构松放的上层织物从左向右经过左除泡机构除泡后从左涂覆辊上方经过,所述左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一次涂覆,所述上层织物从上层一次刮刀上方经过后进入共用烘干机构,接着从所述右涂覆辊上方经过,所述右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二次涂覆,所述上层织物从上层二次刮刀上方经过后绕过上换向辊,向上从所述上烘干机构右侧进入上烘干机构内,并从所述上烘干机构左侧送出到左收卷机构处被收卷;

9、所述右放料机构松放的下层织物从右向左经过右除泡机构后从右涂覆辊下方经过,所述右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对下层织物的上表面进行一次涂覆,所述下层织物从下层一次刮刀下方经过后进入共用烘干机构,接着从所述左涂覆辊下方经过,所述左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二次涂覆,所述下层织物从下层二次刮刀下方经过后绕过下换向辊,向下从所述下烘干机构左侧进入下烘干机构内,并从所述下烘干机构右侧送出到右收卷机构处被收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放料机构松放的上层织物从左向右先经过左除泡机构去除上层织物内的气泡,然后从左涂覆辊上方经过,左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第一次涂料涂覆。随着上层织物向前输送,上层织物从上层一次刮刀上方经过后,上层一次刮刀刮除上层织物下表面多余的涂料。上层织物进入共用烘干机构后涂料在上层织物下表面固化形成第一层胶层,随后上层织物从右涂覆辊上方经过,右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在上层织物的第一层胶层下表面涂覆涂料,即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第二次涂料涂覆。上层织物从上层二次刮刀上方经过时,上层二次刮刀刮除多余涂料,然后上层织物绕过上换向辊向上从上烘干机构右侧进入上烘干机构内,经过上烘干机构烘干后,第二次涂覆的涂料在第一层胶层上固化形成第二层胶层,即实现对上层织物下表面涂层的加工。完成加工的上层织物从上烘干机构左侧送出到左收卷机构处,被左收卷机构收卷。

11、右放料机构松放的下层织物从右向左先经过右除泡机构去除下层织物内的气泡,然后从右涂覆辊下方经过,右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第一次涂料涂覆。随着下层织物向前输送,下层织物从下层一次刮刀下方经过后,下层一次刮刀刮除下层织物上表面多余的涂料。下层织物进入共用烘干机构后涂料在下层织物上表面固化形成第一层胶层,随后下层织物从左涂覆辊下方经过,左涂覆辊顺时针转动在下层织物的第一层胶层上表面涂覆涂料,即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涂料涂覆。下层织物从下层二次刮刀下方经过时,下层二次刮刀刮除多余涂料,然后下层织物绕过下换向辊向下从下烘干机构左侧进入下烘干机构内,经过下烘干机构烘干后,第二次涂覆的涂料在第一层胶层上固化形成第二层胶层,即实现对下层织物上表面涂层的加工。完成加工的下层织物从下烘干机构右侧送出到右收卷机构处,被右收卷机构收卷。

12、本发明中双向同时输送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左涂覆辊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同时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第一次涂覆、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涂覆,右涂覆辊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同时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第一次涂覆、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第二次涂覆,不仅实现对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的分次涂覆,减少每次涂覆涂料的量,避免涂料渗透滴落,降低烘干压力,保证对胶层内部的烘干成型效果,而且涂覆辊转动一次可对两层织物进行涂覆,极大地提高了涂层加工效率,降低涂层加工成本。除此之外,即使上层织物下表面的涂料滴落,也是滴落到下层织物待涂覆的上表面,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13、其中,在左涂覆机构和右涂覆机构之间设置共用烘干机构,共用烘干机构同时对经过第一次涂覆的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进行烘干处理,无需分开进行,不仅极大地简化设备、降低设备占地面积,而且有效降低能耗。另外,上层织物及下层织物在加工之前先经过左除泡机构及右除泡机构去除织物内的气泡,减少涂层形成过程中的气泡破裂问题,有效保证涂层的加工质量。

14、进一步地,所述左除泡机构包括左除泡架,所述左除泡架上设有沿左涂覆辊长度方向设置的下除泡辊,所述下除泡辊内设有与其同轴的下除泡腔,所述下除泡辊上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下除泡腔连通的上除泡口;所述左除泡架一端设有左集尘箱,所述左集尘箱和下除泡辊一端之间设有将其与下除泡腔连通的左吸管,且所述左集尘箱侧壁设有与其内腔及左吸管连通的左负压风机;所述左除泡架上还设有位于上除泡口右侧上方的左刮板,所述左刮板倾斜设置且其上端远离上除泡口,所述左放料机构松放的上层织物从下除泡辊和左刮板之间穿过,所述左刮板下端与上层织物上表面抵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放料机构松放的上层织物从下除泡辊和左刮板之间穿过,上层织物的下表面与下除泡辊表面抵接,且上除泡口正对上层织物的下表面,左刮板下端与上层织物上表面抵接,这样在上层织物从左向右输送的过程中,倾斜的左刮板配合下除泡辊对上层织物施加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将上层织物表面的气泡挤出。同时,左负压风机通过左吸管、下除泡腔及上除泡口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负压吸附,不仅能够进一步去除上层织物表面的气泡,而且能够去除上层织物下表面附着的灰尘、毛絮等杂物,实现对上层织物下表面的清洁处理。上述左除泡机构结构简单,不仅能够实现去除上层织物表面的气泡且保证气泡去除效果,同时实现对上层织物下表面的清洁,从而有效保证上层织物下表面的涂层加工质量。

16、进一步地,所述右除泡机构包括右除泡架,所述右除泡架上设有沿右涂覆辊长度方向设置的上除泡辊,所述上除泡辊内设有与其同轴的上除泡腔,所述上除泡辊下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上除泡腔连通的下除泡口;所述右除泡架一端设有右集尘箱,所述右集尘箱和上除泡辊一端之间设有将其与上除泡腔连通的右吸管,且所述右集尘箱侧壁设有与其内腔及右吸管连通的右负压风机;所述右除泡架上还设有位于上除泡辊正下方且与其平行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左侧设有位于下除泡口左侧下方的右刮板,所述右刮板倾斜设置且其下端远离下除泡口,所述右放料机构松放的下层织物从上除泡辊和支撑辊之间穿过,所述右刮板上端与下层织物下表面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右放料机构松放的下层织物从上除泡辊和支撑板之间穿过,下层织物的上表面与上除泡辊表面抵接,且下除泡口正对下层织物的上表面,右刮板上端与下层织物下表面抵接,这样在下层织物从右向左输送的过程中,倾斜的右刮板配合上除泡辊对下层织物施加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将下层织物表面的气泡挤出。同时,右负压风机通过右吸管、上除泡腔及下除泡口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负压吸附,不仅能够进一步去除下层织物表面的气泡,而且能够去除下层织物上表面附着的灰尘、毛絮等杂物,实现对下层织物上表面的清洁处理。上述右除泡机构结构简单,不仅能够实现去除下层织物表面的气泡且保证气泡去除效果,同时实现对下层织物上表面的清洁,从而有效保证下层织物上表面的涂层加工质量。其中,设置支撑辊对下层织物进行支撑,保证右刮板对下层织物的气泡刮除效果。

18、进一步地,所述左涂覆辊内和右涂覆辊内均设有与其同轴的涂料腔,所述共用烘干机构一侧设有涂料箱,所述涂料箱和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之间均设有分别与对应涂料腔连通的供料管,且所述供料管靠近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一端分别与其定位转动连接;所述左涂覆辊外壁及右涂覆辊外壁均圆周阵列设有四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对应涂料腔连通的涂料口,相邻所述涂料口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涂料孔,且若干所述涂料孔与对应涂料腔连通;所述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外分别套设有与其同轴的涂覆棉体,所述涂覆棉体包覆对应的涂料口和涂料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箱内的涂料通过供料管分别进入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内的涂料腔中,在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转动过程中,涂料腔内的涂料通过对应的涂料口及涂料孔甩到涂覆棉体上并渗透涂覆棉体,通过涂覆棉体涂覆到上层织物下表面及下层织物上表面。将涂料腔设置在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内部,不仅可以简化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周围的结构,避免在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周围设置涂料供给结构时容易与上层织物及下层织物发生干涉,而且涂覆辊表面沾取涂料的话,在涂覆辊转动涂料过程中涂料容易被甩飞迸溅到上层织物下表面及下层织物上表面。

20、最主要的是,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转动时,可以带动涂料腔内的涂料进行离心运动,这样可以去除涂料内部的气泡,同时涂料从涂料口及涂料孔甩到涂覆棉体上时可以使气泡破裂,进一步提高涂层加工质量。其中,设置相互配合的涂料口和涂料孔,能够保证涂料腔内的涂料能够快速且适量地渗透涂覆棉体,在保证对上层织物及下层织物的涂覆质量的同时,减少涂料用量,避免涂料渗透滴落及甩飞迸溅。

21、进一步地,所述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两侧还分别设有上压辊,两根所述上压辊对称设置且其位于对应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轴线上方,所述上层织物从四根上压辊的下方绕过,并从所述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上方绕过;所述左涂覆辊和右涂覆辊两侧还分别设有下压辊,两根所述下压辊对称设置且其位于对应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轴线下方,所述下层织物从四根下压辊的上方绕过,并从所述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下方绕过。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上方及下方两侧分别设置上压辊及下压辊,上层织物从四根上压辊的下方绕过并从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上方绕过,下层织物从四根下压辊的上方绕过并从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下方绕过,将上层织物及下层织物与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有效增加上层织物下表面与左涂覆辊上表面及右涂覆辊上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下层织物上表面与右涂覆辊下表面及左涂覆辊下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对上层织物下表面及下层织物上表面的涂层加工效果,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效果明显。

23、进一步地,所述上层一次刮刀及上层二次刮刀设置在对应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右侧的上压辊右侧,所述上层一次刮刀和上层二次刮刀竖直设置且其左侧分别设有上层接料筐,所述上层接料筐纵截面呈开口向上且朝向对应上层一次刮刀及上层二次刮刀侧壁的l型结构;所述下层一次刮刀及下层二次刮刀设置在对应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左侧的下压辊左侧,所述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竖直设置且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吸料腔,所述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右侧壁靠近底部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吸料腔连通的吸料口,且所述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一端设有与其吸料腔连通的吸料管。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层一次刮刀及上层二次刮刀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刮料时,由于上层织物从左向右运动,上层一次刮刀和上层二次刮刀刮除的多余涂料会堆积在其左侧,多余的涂料会沿上层一次刮刀及上层二次刮刀左侧壁流入上层接料筐内,实现对多余涂料的收集,避免多余涂料滴落到下层织物的上表面。下层一次刮刀及下层二次刮刀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刮料时,由于下层织物从右向左运动,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刮除的多余涂料会堆积在其右侧,长时间堆积会影响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的工作效果,因此设置吸料腔、吸料口和吸料管,吸料管外接设备,将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右侧堆积的多余涂料从吸料口吸入吸料腔内,再从吸料腔通过吸料管吸走,实现对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处刮除的多余涂料的统一处理,保证下层一次刮刀和下层二次刮刀的正常工作及工作效果。

25、进一步地,所述共用烘干机构包括设置在左涂覆架和右涂覆架之间的共用烘干箱,所述共用烘干箱靠近左涂覆架的一侧设有沿左涂覆辊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层进口和下层出口,所述共用烘干箱靠近右涂覆架的一侧设有沿右涂覆辊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层出口和下层进口,所述上层进口位于下层出口上方且与上层出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下层出口与下层进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共用烘干箱内沿送料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沿上层进口长度方向设置的共用加热管,所述共用烘干箱内壁设有位于共用加热管两端的循环风扇,且两端所述循环风扇分别位于共用加热管的上下两侧。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层织物从左侧的上层进口水平进入共用烘干箱内,经过烘干后从右侧的上层出口水平送出,下层织物从右侧的下层进口水平进入共用烘干箱内,经过烘干后从左侧的下层出口水平送出,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在共用烘干箱内无支撑水平运动,避免损坏织物表面未固化的涂层。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在共用烘干箱内时,涂有涂料的一面相对且封闭位于共用加热管的上方和下方,这样共用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向两侧散发,实现对涂料的加热,使其固化形成第一层胶层。其中,在共用加热管两端设置分别位于其上下两侧的循环风扇,两组循环风扇风口相对使得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之间形成循环空气对流,加快共用加热管的热量流动散发,进而加快对涂料的烘干固化效率。

27、进一步地,所述上烘干机构包括设置在共用烘干箱上方的上烘干箱,所述上烘干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上换向辊长度方向设置的右入口和左出口,所述右入口和左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烘干箱右侧设有位于上换向辊正上方且与右入口配合的上导入辊,所述上烘干箱内设有分别靠近右入口和左出口的承托辊;所述上烘干箱内侧壁设有若干位于承托辊上方的上加热砖,所述上烘干箱的内顶部阵列设有若干向下吹风的导流风扇;所述共用烘干箱和上烘干箱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与共用烘干箱连通的一端位于循环风扇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循环管与上烘干箱连通的一端位于承托辊下方。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层织物经过右涂覆辊的第二次涂覆后,其未涂料的表面绕过上换向辊和上导入辊,从上烘干箱右侧的右入口进入上烘干箱内,且上层织物经过换向进入上烘干箱内时其涂料的一面向上。上层织物在上烘干箱内时从承托辊上方经过,承托辊对其进行支撑,经过烘干后从左出口送出到左收卷机构处收卷。上烘干箱内的上加热砖加热产生热量对上层织物上表面的涂料进行烘干,向下吹风的导流风扇将上浮的热空气向上层织物上表面吹,加快对上层织物上表面的涂料烘干固化。其中,利用第一循环管将共用烘干箱内的热量送入上烘干箱内,且热量出口位于上层织物下方,这样利用热空气上升对上层织物进行无支撑承托,避免上层织物由于涂层重量向下耷拉,而且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加快空气流动而提高烘干效果。

29、进一步地,所述下烘干机构包括设置在共用烘干箱下方的下烘干箱,所述下烘干箱内设有位于下换向辊正下方且与其平行的内换向辊,所述下烘干箱上端设有位于下换向辊和内换向辊之间的左上入口,所述下烘干箱右侧设有与内换向辊相对的右出口,所述下烘干箱内设有靠近右出口且位于其下方的承托风板,所述承托风板上端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承托风口;所述下烘干箱内左侧壁和底壁阵列设有若干下加热砖,所述下烘干箱内顶壁设有位于左上入口左侧的导向风板,所述导向风板倾斜设置且其风口朝向内右下方。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层织物经过左涂覆辊的第二次涂覆后,其未涂覆涂料的一面绕过下换向辊,使得下层织物竖直向下输送从左上入口进入下烘干箱内,并绕过内换向辊水平向右侧输送,经过烘干后从右出口送出被右收卷机构收卷。下层织物经过下换向辊和内换向辊的换向作用后,在下烘干箱内时,其涂覆有涂料的一面先朝向左侧后朝向下侧,下烘干箱内左侧壁的下加热砖产生的热量上涌并被导向风板吹向下层织物的左侧面,底壁的加热砖产生的热量上涌直接作用于下层织物下表面,即实现对下层织物表面涂料的烘干固化,而且实现对下层织物的无支撑承托。其中,在右入口处设置承托风板,利用承托风板向上吹风,实现对下层织物的无支撑承托,避免对其表面涂层造成损伤,且保证下层织物能够准确从右入口处水平送出。

31、进一步地,所述下烘干箱和共用烘干箱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与下烘干箱连通的一端位于内换向辊上方,所述第二循环管与共用烘干箱连通的一端位于下层出口下方;所述上烘干箱和下烘干箱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第三循环管,所述第三循环管与上烘干箱连通的一端位于承托辊上方,所述第三循环管与下烘干箱连通的一端位于内换向辊下方。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烘干箱内下层织物上方的多余热量通过第二循环管进入共用烘干箱内,且热量出口位于下层出口下方,即位于共用烘干箱内下层织物的下方,这样热空气上涌对共用烘干箱内的下层织物进行无支撑承托,避免共用烘干箱内的下层织物由于涂料重量下坠。上烘干箱内多余的热量经过第三循环管进入下烘干箱内,且其热量出口位于下烘干箱内下层织物下方,辅助下加热砖提高对下层织物表面涂料的烘干效率。其中,上烘干箱、下烘干箱及共用烘干箱之间通过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及第三循环管实现两两之间的热量循环利用,通过加快空气流动而提高烘干效果,加快烘干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3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本发明通过从左向右依次设置左收卷机构、左放料机构、左除泡机构、左涂覆机构、共用烘干机构、右涂覆机构、右除泡机构、右放料机构及右收卷机构,且共用烘干机构上下分别设有上烘干机构和下烘干机构,实现双向同时输送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左涂覆辊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同时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第一次涂覆、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涂覆,右涂覆辊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同时对下层织物上表面进行第一次涂覆、对上层织物下表面进行第二次涂覆,这样不仅实现对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的分次涂覆,减少每次涂覆涂料的量,避免涂料渗透滴落,降低烘干压力,保证对胶层内部的烘干成型效果,而且涂覆辊转动一次可对两层织物进行涂覆,极大地提高了涂层加工效率,降低涂层加工成本;另外,即使上层织物下表面的涂料滴落,也是滴落到下层织物待涂覆的上表面,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35、本发明通过在左涂覆辊和右涂覆辊内设置涂料腔,并相应设置涂料口、涂料孔和涂覆棉体,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转动时,可以带动涂料腔内的涂料进行离心运动,这样可以去除涂料内部的气泡,同时涂料从涂料口及涂料孔甩到涂覆棉体上时可以使气泡破裂,进一步提高涂层加工质量;另外还可以简化左涂覆辊及右涂覆辊周围的结构,避免左涂覆辊和右涂覆辊转动涂料过程中涂料容易被甩飞迸溅到上层织物下表面及下层织物上表面;

36、本发明通过在左涂覆机构和右涂覆机构之间设置共用烘干机构,共用烘干机构同时对经过第一次涂覆的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进行烘干处理,无需分开进行,不仅极大地简化设备、降低设备占地面积,而且有效降低能耗;另外,上烘干机构、下烘干机构及共用烘干机构两两之间热量循环利用,通过加快空气流动而提高烘干效果,加快烘干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37、本发明通过设置左除泡机构及右除泡机构,上层织物及下层织物在涂层加工之前先经过左除泡机构及右除泡机构去除织物内的气泡,减少涂层形成过程中的气泡破裂问题,并去除上层织物下表面及上层织物下表面的灰尘、毛絮等杂物,有效保证涂层的加工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