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079发布日期:2023-08-24 18:3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1、甲基二硅氧烷(mm)是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硅化学及有机合成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生产硅油、硅橡胶、药品、气相色谱固定液体、分析试剂、憎水剂等,还可作为封头剂、清洗剂、脱膜剂,用于有机化工及医药化工生产中。

2、六甲基二硅氧烷目前主要采用:(1)实验室制备方法:三甲基氯硅烷滴加至n,n-二甲基苯胺和水组成的溶液中,加热回流1h、常压蒸馏、收集馏分、干燥制得mm,收率为92%~94%,但是这种方法制备过程较为复杂,能耗高,无法进行批量生产;

3、(2)工业制备方法:将三甲基氯硅烷在30~40℃水解,反应式如下:2(ch3)3-si-cl+h2o→(ch3)3-si-o-si-(ch3)3+hc l再经过多次水洗、中和、静置分层等步骤即得到六甲基二硅氧烷,但采用此种方法多为间断化生产,用时长、用水量大,并且需要大量的碱或碱性盐来中和其副产物盐酸,生产成本高、不利于环保,限制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上述方法在进行制备时都需要对进行配料,在添加原料时则需要保持精准,避免制备失误,而现有的制备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加料,容易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工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得到混合液体;

4、s2、通过定量注射装置向搅拌装置中注射三甲基氯硅烷,反应21-24mi n后取出反应液;

5、s3将反应液经过冷却、洗涤、分离、减压蒸馏,最终获得精制的六甲基二硅氧烷。

6、采用上述的一种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工艺,采用申请中的注射装置向搅拌装置注射三甲基氯硅烷可以更加精准,有效避免制备失误,减少了事故的产生。

7、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注射装置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所述定量注射装置包括:

8、储存盒本体,所述储存盒本体用于储存三甲基氯硅烷,储存盒本体底部的侧壁设置有添料口,储存盒本体底部设有与搅拌装置连通的注射口,储存盒本体侧壁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上设置有计量刻度;

9、注射机构,设置于储存盒本体内,用于将三甲基氯硅烷注射到搅拌装置内;

10、辅助机构,设置于注射机构与储存盒本体之间,用于使注射机构添加三甲基氯硅烷时更加精准;

11、其中,所述注射机构包括压杆以及设置于压杆底部的活塞,活塞位于储存和本体内。

12、通过注射机构、辅助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加精准的向搅拌装置注射、添加三甲基氯硅烷,在注射之前,先通过添料口向储存盒内部添加三甲基氯硅烷,通过观察窗和计量刻度则可以清楚的看到储存盒内的三甲基氯硅烷容量,之后需要向搅拌装置注射使,则可以通过按压压杆,压杆带动活塞下压并将和储存和本体内的液体注入搅拌装置,注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窗和计量刻度随时知晓自己注射拉多少计量,同时,在注射过程中辅助机构实时对注射的过程产生影响,有效防止注射过程中施力过大导致注射量过多,可以使注射更加精准。

1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

14、固定框架,包括设置于储存盒本体两侧的第一立框和第二立框;

15、第一阻尼结构,所述第一阻尼结构设置于第一立框内,压杆上设有与第一阻尼结构连接的第一滑块,第一立框内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适配的第一滑槽;

16、第二阻尼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设置于第二立框内,压杆上设有与第二阻尼结构连接的第二滑块,第二立框内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适配的第二滑槽;

17、其中,第一阻尼结构与第二阻尼结关于压杆对称。

18、辅助机构在压杆上升、下降时均会产生作用,当需要注射时,工作人员会将压杆逐渐下移并带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此时第一阻尼结构和第二阻尼结构就会对压杆的移动产生阻尼效果,减少摩擦,使压杆的移动更加稳定,而第一阻尼结构和第二阻尼结构对称设置于压杆两侧,两者的配合使用则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阻尼效果,还可以使阻尼效果更加的均匀。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尼结构包括:

20、第一阻尼器,设置于第一立框内,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

21、第一容纳槽,设置于第一立框内,所述第一阻尼器安装与第一容纳槽内;

22、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滑块上,第一滚轮与第一滑槽接触。

23、当压杆下移时,储存盒本体内的三甲基氯硅烷通过注射口注入搅拌装置内,此时压杆会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下滑,随着第一滑块的下滑,第一滑块会带动第一阻尼器的动力输出端回缩,在回缩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尼力,进而减缓第一滑块的移动速度,使移动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在第一滑块上设置第一滚轮,则可以降低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延长第一滑块的使用寿命。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包括:

25、第二阻尼器,设置于第二立框内,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滑块连接;

26、第二容纳槽,设置于第二立框内,所述第二阻尼器安装与第二容纳槽内;

27、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二滑块上,第二滚轮与第二滑槽接触。

28、当压杆下移时,储存盒本体内的三甲基氯硅烷通过注射口注入搅拌装置内,此时压杆会带动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下滑,第二滑块随着第一滑块同步下移,随着第二滑块的下滑,第二滑块带动第二阻尼器的动力输出端回缩,此时第一滑块也会带动第一阻尼器的动力输出端回缩,在回缩的过程中会产生阻尼力,进而减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移动速度,使移动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在第二滑块上设置第二滚轮,则可以降低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延长第二滑块的使用寿命。

29、进一步的,还包括:

30、第一安装空间,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纳槽两侧的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件;

31、第二安装空间,包括设置于第二容纳槽两侧的第三长槽和第四长槽,第三长槽和第四长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件;

32、其中,第一弹性伸缩件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弹性伸缩件的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一弹性伸缩件与第二弹性伸缩件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

33、通过在第一容纳槽的两侧设置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且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件,这里的第一弹性伸缩件为压缩弹簧,两个第一弹性伸缩件对称设置于第一阻尼器的两侧,第一弹性伸缩件配合第一阻尼器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第一阻尼结构对第一滑块产生的阻尼效果,使缓冲、稳定效果更佳,通过在第二容纳槽的两侧设置第三长槽和第四长槽,且第三长槽和第四长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件,这里的第二弹性伸缩件也为压缩弹簧,两个第二弹性伸缩件对称设置于第二阻尼器的两侧,第二弹性伸缩件配合第二阻尼器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第二阻尼结构对第二滑块产生的阻尼效果,进一步压杆下移更加稳定。

3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35、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上设置有第一卷绕槽,第一弹性伸缩件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与第一卷绕槽连接;

36、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上设置有第二卷绕槽,第一弹性伸缩件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第二卷绕槽连接;

37、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轮上第一端面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轮上的第二端齿轮以及与第一端面齿轮、第二端面齿轮配合的长齿轮,长齿轮上设有贯串至固定框架外的转杆,转杆上设置有转把。

38、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对第一弹性伸缩件以及第二弹性伸缩件的工作长度进行调节,进而对可以对阻尼力进行调节,在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转把,转把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时带动长齿轮转动,长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动转动,当第一转动和第二转轮转动时两个第一弹性伸缩件就会被同步卷绕,从而调节了工作长度,阻尼力也会随之被调节,同理也可以对第二弹性伸缩件的阻尼力进行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39、进一步的,所述转杆上设置有棘轮,棘轮的一侧设置有止动爪,止动爪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压片,止动爪受弹性压片影响与棘轮接触。

40、当对的第一弹性伸缩件和第二弹性伸缩件调节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定,防止复位,随着转把的转动,转杆会带动棘轮转动,由于止动爪的端部会一直卡在棘轮上,且弹性压片对止动爪进行压紧,进而可以防止转杆的反向转动,可以第一弹性伸缩件和第二弹性伸缩件一直保持调节后的状态,需要复位时只需要拉开弹性压片即可。

4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2、1、需要向搅拌装置注射使,则可以通过按压压杆,压杆带动活塞下压并将和储存和本体内的液体注入搅拌装置,注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窗和计量刻度随时知晓自己注射拉多少计量,同时,在注射过程中辅助机构实时对注射的过程产生影响,有效防止注射过程中施力过大导致注射量过多,可以使注射更加精准;

43、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对第一弹性伸缩件以及第二弹性伸缩件的工作长度进行调节,进而对可以对阻尼力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转把,转把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时带动长齿轮转动,长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动转动,当第一转动和第二转轮转动时两个第一弹性伸缩件就会被同步卷绕,从而调节了工作长度,阻尼力也会随之被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44、3、当对的第一弹性伸缩件和第二弹性伸缩件调节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定,防止复位,随着转把的转动,转杆会带动棘轮转动,由于止动爪的端部会一直卡在棘轮上,且弹性压片对止动爪进行压紧,进而可以防止转杆的反向转动,可以第一弹性伸缩件和第二弹性伸缩件一直保持调节后的状态,需要复位时只需要拉开弹性压片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