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

文档序号:35157705发布日期:2023-08-18 09: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设备领域,适用于精密精馏及真空精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


背景技术:

1、规整丝网波纹填料由于阻力小、高分离效率以及易于放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医药等生产领域。随着对于填料塔分离效率提高和能耗降低的要求日益迫切,开发新型高效填料一直是化工分离过程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2、丝网波纹填料具有结构简单、持液量低、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难分离物质和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提纯。以高端电子化学品分离提纯领域为例,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与能耗随着产品纯度的提高呈指数增长,故在对其进行精馏提纯时,常使用比表面积极高的丝网波纹填料,但常规的丝网波纹填料在拥有高传质效率同时存在较高的压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缺陷,我们提出一种创新性编织手法的填料——微蜂窝状填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了经典丝网波纹填料润湿铺展不足及压降高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微蜂窝状填料,该填料润湿性更好、更易成膜、压降更低、效率更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它是采用微蜂窝状丝网片并将其冲压成波纹状,形成微蜂窝状丝网波纹材料片,将所述微蜂窝状丝网波纹材料片自左而右排列而组成盘状规整填料,相邻两片丝网波纹材料片上的波纹方向相反,且相邻两片丝网波纹材料片通过点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4、进一步地,所述盘状规整填料的高度为10~300mm,丝径为0.001~10mm,孔隙率为80%~99%,所形成的波纹状结构的波距为2~20mm,波峰高为2~30mm,波纹倾角为0°~90°,齿形角为75°~90°。每盘填料外侧可以箍圈有翻边以防壁流。

5、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丝网断界面为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6、进一步地,所述微蜂窝状丝网片为经线与纬线一上一下编织而成的纹状结构,所述编织手法为每两根经线与每两根纬线进行一上一下交错编织,使其具有立体的传质空间和较大的表观比表面积。

7、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所述填料丝网孔型可以为矩形或菱形。填料可以由一片、两片甚至多片丝网片叠加组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的编织手法使得填料本身形成了立体传质空间,开拓更大的气液接触空间,有效避免了气液直接对冲导致压降升高的问题;与现有技术常规的经典波纹丝网填料相比,本发明的微蜂窝状填料采用新型的编织手法使丝网片本身形成凹凸不平且有规则的表面,进而强化液膜湍动、混合和表面更新;新型的编织手法使得本发明微蜂窝状填料,与现有技术常规的经典丝网波纹填料相比,在经线数目相同范围内纬线数目有所增加,有利于液膜的形成和液体分布均匀,从而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编织手法使填料本身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与传质性能相关,比表面积越大,提供气、液传质的面积越大,传质效率就越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该填料是采用微蜂窝状丝网片并将其冲压成波纹状,形成微蜂窝状丝网波纹材料片,将所述微蜂窝状丝网波纹材料片自左而右排列而组成盘状规整填料,相邻两片丝网波纹材料片上的波纹方向相反,且相邻两片丝网波纹材料片通过点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规整填料的高度为10~300 mm,丝径为0.001~10 mm,孔隙率为80%~99%,所形成的波纹状结构的波距为2~20 mm,波峰高为2~30 mm,波纹倾角为0°~90°,齿形角为7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丝网断界面为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蜂窝状丝网片为经线与纬线一上一下编织而成的纹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手法为每两根经线与每两根纬线进行一上一下交错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丝网孔型为矩形或菱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微蜂窝状填料,该填料是采用微蜂窝状丝网片并将其冲压成波纹状,形成微蜂窝状丝网波纹材料片,所述微蜂窝状丝网波纹材料片自左而右排列而组成盘状规整填料,相邻两片丝网波纹材料片上的波纹方向相反,且相邻两片丝网波纹材料片通过点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本发明新型的编织手法使得填料本身形成了立体传质空间,开拓更大的气液接触空间,有效避免了气液直接对冲导致压降升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编织手法使填料本身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与传质性能相关,比表面积越大,提供气、液传质的面积越大,传质效率就越高。

技术研发人员:姚克俭,张宇,赖长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