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管道气体过滤的分隔过滤装置

文档序号:35399472发布日期:2023-09-09 17:3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管道气体过滤的分隔过滤装置

本发明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管道气体过滤的分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管道过滤是过滤行业的专用名词,为了净化原生态的资源和资源的再利用,而需要的净化设备,在管道中加入气体过滤装置,对管道中的气体进行净化,目前从市场上了解到的过滤装置,多为无法自动清洁的过滤装置,使用时间长会造成堵塞,影响生产效率。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340508u公开了一种管道气体过滤器,包括壳体、电控阀、臭氧发生器、过滤箱和门体,所述电控阀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壁上侧,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侧,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左侧,所述门体铰接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除菌箱,该管道气体过滤器,结构设计合理,有效的去除了气体内部的颗粒杂质,有利于保护传输气体的管道,避免了因剐蹭导致的管道破损,保护了生产加工时工作环境,保证了生产加工的正常运转,实现了对气体内部的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灭杀,保证了生产加工出产品的使用效果,提高了产品实际使用时的质量。

3、以上装置未设置气体流量监测仪与旋转清理单元,无法根据气体流量监测仪检测到的过滤气体流量,从而无法判定过滤装置内出现粉尘堵塞的程度,也无法控制旋转清理单元对过滤装置区域进行确定并进行清理,使得滤芯装置自我清理能力低下,从而降低过滤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管道气体过滤的分隔过滤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自我恢复能力低,过滤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管道气体过滤的分隔过滤装置,包括,

3、能够对分隔过滤装置进行抽气的抽气泵;

4、设置在分隔过滤装置内的隔离板组,所述隔离板组将滤芯划分为六个独立净气室,并通过旋转清理单元对各独立净气室输入压缩气体,实现对各独立净气室的清理;

5、用于调控各部件工作状态的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内设有气体过滤流量公式,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根据气体过滤流量公式计算出所述抽气泵的启动功率,并控制抽气泵以启动功率运行;

6、所述中控系统能够读取气体流量监测仪检测的过滤后的气体流量,并根据过滤后的气体流量下降的比率,不断提高所述抽气泵的功率,从而抵消因粉尘堵塞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得过滤后的气体流量能够在下降之后,不断恢复为最佳流量;

7、当所述中控系统将所述抽气泵的功率提升至额定功率,并且过滤后的气体流量下降到过滤气体的警报流量值时,中控系统控制所述旋转清理单元对各独立净气室进行清理;

8、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旋转清理单元依次对所述各独立净气室进行检测,并控制旋转清理单元对粉尘堵塞严重的独立净气室进行清理;

9、所述中控系统在清理结束后读取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检测的过滤后的气体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清理工作是否达到预期,并对未达到清理预期的次数进行记录,从而根据记录次数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滤芯中的过滤棉。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管道气体过滤的分隔过滤装置,包括,

11、底座,用于对装置进行固定;

12、滤芯,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

13、所述旋转清理单元,其设置在密封口单元上,用于对所述滤芯进行清理;

14、密封口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滤芯上顶部,所述密封口单元的圆形结构上设置有六个扇形孔洞;

15、抽气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滤芯上,用于对滤芯进行抽气;

16、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其设置在所述抽气单元内,用于检测过滤后的气体流量;

17、所述中控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抽气单元上,并且与所述旋转清理单元、所述抽气单元、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通过信号传输线相连,并能够协调控制各装置进行工作。

18、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包括,

19、下密封板,其设置在所述滤芯底部,并与所述底座相连,用于对滤芯进行密封,并固定中心杆;

20、中心杆,其设置在所述滤芯中,并固定在所述下密封板上,用于固定所述隔离板组;

21、所述隔离板组,包括六个隔离板,其设置在所述中心杆上,用于对所述滤芯的内部空间进行区域划分;

22、独立净气室组,所述隔离板组的六个隔离板将滤芯内的空间划分为六个独立净气室,各独立净气室为扇形柱体,各独立净气室内包括,滤网与过滤棉,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中心杆外,并且滤网外侧设置有所述过滤棉;

23、所述中控系统将六个独立净气室进行编号命名,分别为第一独立净气室、第二独立净气室、第三独立净气室、第四独立净气室、第五独立净气室、第六独立净气室;

24、所述抽气单元,包括,

25、所述抽气泵,其设置在所述滤芯上方,并与抽气罩相连;

26、抽气罩,其设置在所述滤芯上,抽气罩上方设有圆形孔洞;

27、所述旋转清理单元,包括,

28、压缩气体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滤芯上方,并与压缩气体管相连,所述压缩气体装置用于对被粉尘堵塞的独立净气室提供压缩气体;

29、压缩气体管,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气体装置下方,并且穿过所述抽气罩上方的圆形孔洞;

30、扇形密封罩,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气体管下,用于传输压缩气体,其下底面罩口为扇形,并且其罩口形状与所述独立净气室的上表面扇形形状相同,与所述密封口单元上的扇形孔洞形状相同,所述扇形密封罩的罩口边缘设置有密封圈,能够与密封口单元贴合从而对所述独立净气室的上端进行密封;

31、旋转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气体管内,用于控制所述扇形密封罩的角度位置;

32、伸缩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气体管内,用于控制所述扇形密封罩的高度位置。

3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能够通过控制所述抽气泵功率,从而控制滤芯内外压差,并且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功率转化系数,功率转化系数为抽气泵功率与滤芯内外压差的转化系数;

34、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抽气泵额定功率、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气体的最佳流量值、无粉尘堵塞状态下的过滤棉对过滤气体的阻力系数、过滤气体密度、过滤棉的总外表面积、压差流量转化系数与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气体的最佳流量值;

35、所述中控系统根据无粉尘堵塞状态下的过滤棉对气体的阻力系数、过滤气体密度、过滤棉的总外表面积、压差流量转化系数与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气体的最佳流量值计算出所述抽气泵的启动功率。

3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对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的气体流量值进行检测,并根据流量值的下降比例,等比提高所述抽气泵的功率,从而使得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气体的流量能够不断恢复为最佳流量;

37、当中控系统将抽气泵功率提高至抽气泵额定功率时,停止修改抽气泵功率,并计算出抽气泵额定功率与抽气泵启动功率的比值。

3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内设有清理程序;

39、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所述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气体的警报流量值;

40、所述抽气泵以额定功率持续运行,当所述述气体流量监测仪回传的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的气体流量值下降到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的气体警报流量值时,中控系统开启清理程序。

4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开启清理程序时,控制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伸缩电机将所述扇形密封罩依次对所述各独立净气室上端进行密封,并且记录下扇形密封罩在对各独立净气室上端进行密封时,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测量到的气体流量,并将对各独立净气室密封后的气体流量与警报流量值进行做差,计算出的各差值为各独立净气室流量贡献值;

42、所述中控系统内预设的流量贡献值参考值,并且将各独立净气室流量贡献值与流量贡献值参考值进行对比,

43、若该独立净气室流量贡献值大于或等于流量贡献值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该独立净气室不需要进行清理;

44、若该独立净气室流量贡献值小于流量贡献值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该独立净气室需要进行清理。

4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通过控制所述旋转电机使得所述扇形密封罩对需要进行清理的独立净气室进行定位,并且通过控制所述伸缩电机使得扇形密封罩对定位完成的独立净气室进行密封,中控系统控制所述压缩气体装置对密封完成的独立净气室输入压缩气体;

46、对所有需要清理的独立净气室完成清理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检测气体流量,并将检测结果记录为清理后气体流量;

47、所述中控系统内预设有滤芯折旧系数,并将滤芯折旧系数与抽气泵的功率提高比例作为对过滤气体最佳流量的影响因素,计算出抽气泵在以额定功率运行时,清理后的滤芯应达到的流量预期值,并将流量预期值与清理后气体流量进行对比,判定清理是否达到预期,并对未达预期的次数进行记录。

48、进一步地,清理结束后,所述中控系统将滤芯折旧系数作为抽气泵的影响因素,将抽气泵的启动功率与滤芯折旧系数相除,计算出清理后功率,并将抽气泵功率调节至清理后功率;

49、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气体流量监测仪对过滤后的气体流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流量值的下降比例,等比提高所述抽气泵的功率。

5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判定清理未达预期次数超过三次时,中控系统判定装置中的过滤棉需要更换,并将三次未达预期的清理中,每一次流量贡献值最低的独立净气室作为需要更换过滤棉的独立净气室,并将需要更换过滤棉的独立净气室信息发送至滤芯装置管理人员。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中控系统、气体流量监测仪与旋转清理单元,对滤芯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中控系统根据气体流量监测仪检测到的过滤气体流量,判断所述滤芯被粉尘堵塞的程度,通过控制抽气单元的抽气功率,保证被装置过滤的气体流量恒定,并控制旋转清理单元对滤芯堵塞严重的区域进行确定并进行清理;

52、通过在滤芯内设置隔离板组,从而在滤芯内构建出各个独立净气室,使得旋转清理单元能够对滤芯内的部分区域进行隔离式清理,不影响其他区域正常的过滤工作,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滤芯装置的可持续性工作能力;

53、通过在扇形密封罩的下底面罩口边缘设置密封圈,从而使得扇形密封罩与密封口单元能够的达成密封效果;

54、中控系统根据滤芯单位时间内过滤气体的最佳流量值、独立净气室中无粉尘堵塞状态下的过滤棉对气体的阻力系数与过滤棉的总外表面积计算出抽气泵的启动功率,使得抽气泵的启动功率能够符合滤芯装置初始状态下需要;

55、在过滤棉对气体的阻力系数提高时,中控系统通过增大抽气泵的功率,使得滤芯内外压差提升,从而抵消由于粉尘堵塞造成的过滤棉对气体的阻力系数升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了过滤气体流量的下降;

56、中控系统通过计算独立净气室流量贡献值,判断每个独立净气室中粉尘堵塞的情况,从而判定出需要进行清理的独立净气室,提升滤芯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57、中控系统对未达预期的清理进行记录,在多次清理后,过滤棉对过滤气体的阻力系数依旧无法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过滤棉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滤芯装置的过滤效率能够恢复正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