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64526发布日期:2023-09-08 03:3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医美产品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可注射再生医美产品通过将微粒注射进入体内后,引发适度的炎症反应,募集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占主要成份的细胞外基质(ecm),能够实现对皱纹的填充,起到使皮肤白嫩、细致、有光泽和美白等效果。聚甲基丙烯酸(pmma)、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pla)、聚ε-己内酯(pcl)等材料都有被报道作为再生医美产品的应用。

2、可注射聚ε-己内酯(俗称少女针)医美填充剂利用聚ε-己内酯在体内的降解特性,保证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通过调整pcl的分子量来控制在体内的降解时间,实现长效。作为填充剂主要成份的聚ε-己内酯微球通过乳化法制备,在开放的环境中制备,使用的有机溶剂通过在空气中自由挥发的方式去除,对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和二氯甲烷等的高残留度也不采用任何措施,既严重污染环境,又残留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中有机溶剂既严重污染环境,又残留量高的问题。

2、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装置,该装置包含:

3、冷凝器;辅助部,其包含釜架和翻转机;反应部,其包含釜体、釜盖、扣件和放料阀;所述放料阀贯通设置在釜体的下方,用于排放釜内的产物;所述釜体通过翻转机活动设置在釜架上;所述釜体与釜盖通过铰链轴铰接,用于釜盖的开启和闭合,釜体的上端开口和釜盖的下端开口处的周边均水平向外延伸形成互相贴合的延伸边,且在釜盖的延伸边与釜体的延伸边的贴合处设有橡胶圈;所述扣件呈c字形,其开口对称卡置在釜体和釜盖的延伸边上,通过扣件上的螺母紧固釜体和釜盖的延伸边,起密封作用;所述釜盖的上表面贯通开设灯照口、搅拌口、冷凝器口、压力表口、视镜口、恒压漏斗口和安全阀;所述灯照口、搅拌口、冷凝器口、压力表口、视镜口、恒压漏斗口和安全阀的上端口均高出所述釜盖的上表面,并与所述釜盖的上表面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凸沿;与电机相连的搅拌杆密封穿过所述搅拌口122,以搅拌釜体11内反应物,且通过与电极相连的控制面板来间接控制搅拌杆的转速;所述冷凝器至少设置有3个端口,其中所述冷凝器口123与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上端与真空泵密封连接,用于冷凝釜内的有机溶剂;所述冷凝器的下端与回收瓶密封连接,用于收集冷凝后的有机溶剂;所述恒压漏斗口密封安装恒压漏斗,用于向釜内添加物料。

4、优选地,所述辅助部件还包含液压泵和液压缸;所述液压泵和液压缸均设置在釜架上;所述液压泵设置个端口,其中两端分别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液压缸相连通,剩余一端通过第二横杆与釜盖固定连接,剩余另一端通过第一横杆与釜盖连接的电机固定连接,且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均与液压缸上的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平行设置。

5、优选地,所述翻转机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翻转杆、第二翻转杆、第二固定件和翻转手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釜架上,另一端与第一翻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釜体的外壁一侧与第一翻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壁另一侧的对应位置与第二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转杆的另一端与翻转手柄连接,且第一翻转杆的中轴线与第二翻转杆的中轴线均处于水平位置;固定设置在釜架上的第二固定件与第二翻转杆的中间活动连接,当第二固定件紧固第二翻转杆时,与第二翻转杆固定连接的釜体处于竖直位置;当第二固定件未固定第二翻转杆时,可通过转动与第二翻转杆固定连接的翻转手柄,间接转动釜体,用于清洗釜体。

6、优选地,所述压力表口与压力表密封连接,用于检测并观察釜内的压力;所述灯照口和视镜口的上端口分别设有带密封圈的玻璃,并通过相应的卡环将带密封圈的玻璃密封在凸沿内;所述安全阀用于控制釜内压力。

7、优选地,所述反应部件还包括叶展,所述叶展设置在釜体内,连接在与电机相连的搅拌杆上,用于加快釜体内反应物的反应速率。

8、优选地,所述釜架底部安装万向轮;所述搅拌口、冷凝器口、压力表口、恒压漏斗口或安全阀不连接相应仪器时,用带有密封圈的卡盖卡在其上端口的凸沿上,起密封作用;所述液压泵、冷凝器、真空泵、电机的开关均通过总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接。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装置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10、(1)将所述装置的釜体通过翻转机固定在釜架上,关闭所述放料阀;

11、(2)将含有聚ε-已内酯的有机溶剂、聚乙烯醇水溶液(聚乙烯醇水溶液不含有机溶剂,聚乙烯醇水溶液也可直接加至未密封的釜体中)通过恒压漏斗经恒压漏斗口加入步骤密闭的釜体内;启动电极,由控制面板设定搅拌杆的转速为500~1500转/分钟(搅拌杆的转速,转速越高,微球粒径越小,填充效果越不好,一般粒径在15-50微米之间比较好,太大了注射时容易堵针,太小了维持效果的时间短),将釜体中的含有聚ε-已内酯的二氯甲烷和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乳化;开启真空泵,在真空度为2~200pa(真空度越高,有机溶剂残留越少,微球收率越高,填充剂安全性越高)下抽真空,冷凝的有机溶剂经冷凝器口进入冷凝器及真空泵管路和冷凝器之间的冷阱,最后达到回收瓶内;待回收有机溶剂的体积与所加溶解聚ε-己内酯的体积相当时,关闭真空泵和和电机,静置釜内的产物;

12、(3)经所述放料阀放出步骤(2)静置产物的上层液体后,下层液体依次用水、无水乙醇和水洗涤后,加入注射用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经放料阀放出,冷冻干燥后,得到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

13、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聚ε-已内酯的聚合度为50~500(粘度越大,收率越低,ε-已内酯的聚合度和聚ε-已内酯有机溶液的粘度相关,聚合度大,相同浓度的情况下,溶液粘度越大,最后得到的微球收率就越低;真空度越低,有机溶剂残留越少,微球收率越高);所述聚ε-已内酯的有机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20),体积比越小,收率越高;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2%。

14、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物中聚ε-已内酯微球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1~2)∶(1~3)(若微球少了,再生填充的效果就不明显;若羧甲基纤维素钠少了,微球容易沉淀下来,造成堵针);所述用水、无水乙醇和水洗涤的次数分别为3~5次、3~5次和1~5次。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所述的装置在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中的应用。

17、本发明的一种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中有机溶剂既严重污染环境,又残留量高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18、1、在本发明的装置内,能够完成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所有操作步骤。其中釜盖的灯照口和视镜口用带密封圈的玻璃和卡环密封,能够随时观察反应进度和加料多少;恒压漏斗口能够在密封条件下随时添加物料;搅拌口外接与电机相连的搅拌杆,能即使调控搅拌速率;扣件对称卡置在釜体和釜盖的延伸边上,通过扣件上的螺母紧固釜体和釜盖的延伸边,使釜内形成密封环境;冷凝器口外接与真空泵相连的冷凝器,不仅能够营造釜内真空环境,而且高效地分离并收集有机溶剂。

19、2、本发明利用上述装置制备可注射聚ε-己内酯皮下填充剂的方法,采用密闭真空环境对聚ε-己内酯进行乳化,同时对有机溶剂进行高效回收,避免了有机溶剂蒸汽对环境的污染,不仅绿色环保,而且中间无转移导致的损耗,制得的聚ε-己内酯微球转化率,高达99.5%;

20、3、本发明采取多种溶剂多次洗涤的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残留的有机溶剂,并且在制得的填充剂中未检出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以及填充剂中聚ε-己内酯微球分布均匀,粒径分布在10~35μ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