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前置涂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1955发布日期:2023-12-01 04:5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涂装,具体涉及一种钢材前置涂装工艺。


背景技术:

1、传统涂装方式,钢板经过预处理抛丸,抛丸后统喷20微米车间底漆,先下料再装焊成构件,车间底漆不影响切割,焊接位置车间底漆焊前需打磨清除干净,节段制造在车间内进行,制造周期为一个月左右,节段制造完毕后节段整体进行二次表面处理喷砂,清除车间底漆等杂物并除锈至sa2.5级后按照涂装配套体系依次涂装底漆及后道涂层。抛丸喷涂车间底漆仅存在一个月左右就失去了临时防腐的意义,仅为制造过程中美观存在,预处理抛丸和二次表面处理喷砂等两次重复进行表面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对产品质量无提升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材前置涂装工艺。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钢板经由预处理进行抛丸;

5、步骤2、采用压力比为1:32的高压无气喷漆泵对经过抛丸处理后的钢板表面喷涂产品底漆;

6、步骤3、喷漆后进入烘干炉内使漆膜快速干燥;

7、步骤4、钢材下料成零件后装配成板单元,板单元装焊成节段;

8、步骤5、节段转至涂装车间,节段焊缝位置及局部底漆破损位置采用激光除锈或喷砂除锈至sa2.5级或st3级;

9、步骤6、第一道底漆拉毛后统喷第二道产品底漆,并依次涂装中间漆和面漆。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抛丸线速度为3m/min。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步骤2与步骤6中产品底漆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喷涂厚度为30μm,喷涂车间底漆时搅拌机不停地缓慢搅拌直至车间底漆用完为止。

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步骤2中喷枪与钢板之间的距离为250~350mm,且下喷枪距离小于上喷枪的距离。

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环氧富锌底漆中金属锌含量不超过70%。

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过程需降低辊速并延长加热时间,烘干温度为40~45℃,烘干时间为5~10分钟。

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先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飞溅小的焊接方法。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解决了对钢板进行重复表面处理的问题,通过流程优化,缩短车间制造流程,减少二次表面处理,使得涂装工件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抛丸线速度为3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与步骤6中产品底漆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喷涂厚度为30μm,喷涂车间底漆时搅拌机不停地缓慢搅拌直至车间底漆用完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喷枪与钢板之间的距离为250~350mm,且下喷枪距离小于上喷枪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富锌底漆中金属锌含量不超过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过程需降低辊速并延长加热时间,烘干温度为40~45℃,烘干时间为5~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飞溅小的焊接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材前置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钢板经由预处理进行抛丸;步骤2、采用压力比为1:32的高压无气喷漆泵对经过抛丸处理后的钢板表面喷涂产品底漆;步骤3、喷漆后进入烘干炉内使漆膜快速干燥;步骤4、钢材下料成零件后装配成板单元,板单元装焊成节段;步骤5、节段转至涂装车间,节段焊缝位置及局部底漆破损位置采用激光除锈或喷砂除锈至Sa2.5级或St3级;步骤6、第一道底漆拉毛后统喷第二道产品底漆,并依次涂装中间漆和面漆。本发明解决了对钢板进行重复表面处理的问题,通过流程优化,缩短车间制造流程,减少二次表面处理,使得涂装工件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雄,李正,赵涛,张琳,杨虹,刘磊,白亚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钢构智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