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剂混合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1691发布日期:2023-10-12 12:5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剂混合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品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药剂混合罐。


背景技术:

1、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药物还包括用于检测的制剂,例如用于检测试剂盒中的各种化学试剂如缓冲剂、氧化或还原剂、扩增和检测核酸用的引物和探针混合剂等。在药物或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将多种药物进行混合是一种常见的配药方法,例如粉状和液体的两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混合,后进行烘干制成药品。

2、现有的药物生产用配药混合装置多为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的方式,对多种药物进行搅拌,但是现有的搅拌叶的运动方式单一,同时在粉末原料投入液体原料内容易出现黏连的小颗粒,传统对的混合装置需要在长时间搅拌才能将小颗粒进行打散,若时间不足容易影响药物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药品混合的药剂混合罐。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药剂混合罐,包括:

3、罐体,罐体截面呈椭圆状,罐体上部带有投料口,罐体底部带有出料口;

4、搅拌轴,在罐体内设置有两个互为对称的搅拌轴;

5、搅拌组件,在两个搅拌轴上均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搅拌组件,两个搅拌轴上的搅拌组件呈交错分布;

6、驱动组件,在罐体底部外设置有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过驱动齿轮组件及驱动电机;

7、其中搅拌组件包括:

8、轴套筒,轴套筒套设在搅拌轴上并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9、桨叶,在轴套筒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桨叶;

10、辅助搅拌件,在每个桨叶上均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辅助搅拌件。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桨叶包括:

12、上桨叶部,上桨叶部呈上凸的弧形结构;

13、桨承接部,桨承接部呈上下对称的弧形,且桨承接部的上部与上桨叶部连接,且桨承接部截面呈月牙状,并形成月牙状的中空部,其中桨承接部的弧顶朝向旋转轴旋转的方向设置;

14、下桨叶部,下桨叶部与桨承接部的下部连接,且下桨叶部呈弧形,弧形的弧顶朝向上桨叶部方向设置;

15、孔状安置部,在承接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孔状安置部,且孔状安置部向上桨叶部及下桨叶部方向延伸,且辅助搅拌件设置在孔状安置部上。桨叶还包括与轴套筒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与上桨叶部、桨承接部及下桨叶部固定连接。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辅助搅拌件包括:

17、外支撑筒,外支撑筒的外壁形成有螺纹部,并在外支撑筒的一端向外形成有外支撑沿,另一端向内形成有内支撑沿,外支撑筒通过螺纹部与外孔安置部连接并通过支撑沿与孔状安置部的端面相抵限位;

18、内滑动套筒,在外支撑筒内同轴设置有内滑动套筒,且内滑动套筒朝向外支撑筒外支撑沿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沿,限位沿与外支撑筒内壁滑动配合且限位沿与内支撑沿相对设置;

19、内支撑簧,在外支撑筒内设置有内支撑簧,且内支撑黄的两端与限位沿及内支撑沿相抵;

20、内筒搅拌件,在内滑动套筒内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内筒搅拌件。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辅助搅拌件还包括:

22、外支撑弹簧,其中内滑动套筒不带限位沿的一端延伸出外支撑筒并套设有外支撑弹簧,并在内滑动套筒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外支撑弹簧的限位环;

23、端限位件,在内滑动套筒内且位于带限位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内筒搅拌件一端的端限位件;

24、端支撑件,在内滑动套筒内且远离限位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内筒搅拌件另一端的端支撑件;

25、其中端支撑件螺纹连接在内滑动套筒内,且形成有封闭端封堵内滑动套筒的一端,且在封闭端上设置有过流孔;端限位件呈环状并螺纹连接在内滑动套筒内。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筒搅拌件包括:

27、外侧筒组件,在内滑动套筒靠端限位件的一侧上设置有外侧筒组件;

28、内侧筒组件,在内滑动套筒靠端支撑件的一侧上设置有内侧筒组件;

29、其中外侧筒组件包括:

30、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内壁形成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内弧形槽,并在支撑筒体外壁设置有与内弧形槽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上设置有堵块,同时支撑筒体与端限位件相抵;

31、外侧内筒体,外侧内筒体外壁呈阶梯状,包括直径递减的外阶梯部与内阶梯部,外阶梯部长度等于支撑筒体,内阶梯部延伸出支撑筒体,并在外阶梯部外壁设置有若干与内弧形槽对称设置的外弧形槽,且外弧形槽与内弧形槽可拼合成截面呈圆形的滚动槽;

32、外支撑滚珠,在在滚动槽上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外支撑滚珠;

33、外筒承接件,在内阶梯部外壁与内滑动套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外筒承接件。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外筒承接件包括:

35、内垫圈,内垫圈截面呈>状,且内垫圈的两侧形成有弧面的接触部,且内垫圈与支撑筒体及外阶梯部的端面相抵;

36、耐磨金属圈,在内垫圈远离外阶梯部的一侧设置有截面呈>的耐磨金属圈,且耐磨金属圈与内垫圈相抵;

37、旋转密封圈,在耐磨金属圈远离内垫圈的一侧设置有截面呈>状的旋转密封圈,且所述的旋转密封圈与耐磨金属圈相抵;

38、外压紧圈,在旋转密封圈远离耐磨金属圈的一侧设置有外压筋圈,外压紧圈由金属支撑且外压紧圈朝向旋转密封圈的一侧形成有凸出的环状压紧块;

39、其中在内滑动套筒的中部形成有抵住外压紧圈另一端的环形的卡块;且内阶梯部的外壁与卡块的内壁相抵。

4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外侧内筒体还包括:

41、外驱动叶,外侧内筒体内形成有贯穿的通过孔,在通过孔靠外阶梯部的一侧内形成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外驱动叶,外驱动叶与通过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42、内切割爪,在通过孔靠内阶梯部的一侧内形成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内切割爪;

43、其中内切割爪包括:

44、切割爪体,切割爪体呈从外阶梯部向内阶梯部方向延伸且向通过孔中部倾斜;

45、爪体连接块,在切割爪体靠外阶梯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爪体连接块,且通过孔内壁形成供爪体连接块安置的固定槽,爪体连接块与固定槽通过螺栓固定;

46、切割刀片,在切割爪体远离爪体连接块的一侧及切割爪体的两侧上形成均有若干等距分布且向通过孔中部延伸的切割刀片。

4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侧筒组件包括:

48、内支撑筒,内支撑筒的一端与卡块相抵,另一端与端支撑件相抵;并在内支撑筒的外壁上形成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置槽;

49、内支撑凸部,若干内支撑凸部形成在内支撑筒外壁上,且内支撑凸部与安置槽呈交替分布;

50、内支撑滚动柱,在内支撑凸块上设置有内支撑滚动柱;

51、内滚珠,在每个安置槽内设置有若干可自由滚动的内滚珠;

52、其中安置槽的呈多段结构,包括位于底部的底部弧形段及设置在底部弧形段两侧且连接这两侧的内支撑凸部的侧弧形段;在内支撑凸部上设置有切入槽,并在切入槽中部架设有支撑杆,内支撑滚动柱旋转固定在支撑杆上,且内支撑滚动柱截面呈圆弧三角形或圆柱形。

5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侧筒组件还包括:

54、内驱动叶,内支撑筒内形成有贯穿的内支撑孔,若干内驱动叶按圆周均匀分布在内支撑孔上;

55、内切碎齿,在内驱动叶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呈尖锐凸出状的内切碎齿,且内切碎齿呈朝向外侧筒组件方向倾斜;

56、其中所述的端支撑件朝向内支撑筒的方向形成有呈凸状的锥形的承接槽部,所述的内驱动叶并形成有与承接槽部配合的凹形配合部,且所述的内支撑筒的端部与外沿的端支撑件相抵且形成有弧形接触筋,且所述的内驱动叶的倒角配部与承接槽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5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桨叶还包括:

58、上分流板,在上桨叶部上部设置有上分流板,且上分流板与上桨叶部分体设置;

59、支撑切割板,在上桨叶部与上分流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切割板,且支撑切割板朝向搅拌轴旋转的方向形成有刃部;

60、其中上分流板朝向上桨叶部方向形成有导流峰,导流峰包括位于远离上桨叶部一侧且向上桨叶部方向延伸的外弧状部及位于靠上桨叶部一侧且向远离上桨叶部方向延伸的内弧状部,且外弧状部与内弧状部进行通过弧形连接部进行连接,且内弧状部与上桨叶部形成有间隙,且间隙从弧形连接部向远离内弧状部方向递减。

6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62、1.通过两个搅拌轴能保证良好混合罐良好的搅拌混合的效果;

63、2.设置的辅助搅拌件能进一步提高混合搅拌的效果;

64、3.而通过内筒搅拌件的设置能够切碎粘连的小颗粒,从而提高搅拌的效率,以缩短搅拌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