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8928发布日期:2023-10-21 14: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破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破碎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锤式破碎机,其结构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能够转动的破碎辊,破碎辊上具有用于击碎物料的击打件,壳体的顶面具有进料口,壳体的底面具有出料口,应用时,物料从进料口中输入遭受至高速回转的击打件的冲击而破碎,破碎后的物料再从出料口输出。然而,此种结构的破碎机的破碎规格较为单一,同时,只能起到物料的破碎,无法将物料进行解聚处理。

2、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破碎机,以解决现有的矿物材料的破碎规格较为单一以及能够处理的物料郊外单一的问题。

2、为了达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功能破碎机,包括壳体和破碎辊,破碎辊转动安装于壳体内,破碎辊上具有用于击打物料的击打件,壳体上具有进料口和下料口,壳体上设有驱动破碎辊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上述破碎辊具有四个盘体,其中两个盘体为第一盘体,两第一盘体横向相对对设置构成第一转盘,另两个盘体为第二盘体,两第二盘体横向相对对设置构成第二转盘,以两第一盘体和两第二盘体相对的方向均为前后方向,两第一盘体和两第二盘体均转动安装于壳体内,两第一盘体中,其一第一盘体处于两第二盘体之间并与其一第二盘体相贴配合,两第二盘体中,其一第二盘体处于两第一盘体之间;

4、两第一盘体之间连设有第一击打圈,第一击打圈由若干个沿第一盘体的周向间隔环绕分布的第一击打棒组成,两第二盘体之间连设有第二击打圈,第二击打圈由若干个沿第二盘体的周向间隔环绕分布的第二击打棒组成,上述第一击打圈和第二击打圈均设置有若干圈,各第一击打圈和各第二击打圈均呈由内至外依次套设配合,且相邻的两第一击打圈之间具有一第二击打圈,各第二击打圈与各第一击打圈形成一集破碎与解聚为一体的击打圈体结构,且击打圈体结构中处于最内的一圈为第一击打圈,处于最外的一圈为第二击打圈;各第一击打棒和各第二击打棒构成所述的击打件,击打圈体结构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过料间距;所述第一击打棒的第一端与其一第一盘体连接,第二击打棒的第二端与另一第一盘体连接,所述第二击打棒的第一端与其一第二盘体连接,第二击打棒的第二端与另一第二盘体连接,且与第一击打棒第二端共处于同一侧的第二盘体上开设有供各第一击打棒周向旋转的第二旋转槽,与第二击打棒第二端共处于同一侧的第一盘体上开设有供各第二击打棒周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槽,第一旋转槽与第二旋转槽前后相对设置;

5、上述转动驱动装置具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

6、四盘体中,处于最前侧的盘体为其中一个第二盘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处于壳体的前侧外,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伸入壳体内与处于前侧的第二盘体驱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处于壳体的后侧外,且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依次活动穿过处于后侧的第一盘体和处于后侧的第二盘体与处于前侧的第一盘体驱动连接;

7、或者,四盘体中,处于最前侧的盘体为其中一个第一盘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处于壳体的后侧外,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伸入壳体内与处于后侧的第二盘体驱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处于壳体的前侧外,且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依次活动穿过处于前侧的第一盘体和处于前侧的第二盘体与处于后侧的第一盘体驱动连接;

8、所述进料口处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击打圈之间的范围内。

9、所述壳体包括左板体、右板体、前板体、后板体和上板体,所述左板体、右板体、前板体和后板体均竖立设置并围成一中空方形框架,上板体夹紧于前板体与后板体之间,左板体与右板体夹紧于前板体与后板体之间,上板体具有倾斜板和横直板,横直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倾斜板设有两个,两倾斜板朝下倾斜,且两倾斜板的上端分别与横直板的左右两侧相连接,两倾斜板的下端分别与左板体和右板体的上端相连接,上述破碎辊处于中空方形框架的中空腔室内,中空方形框架的底面敞开口为所述的下料口,第二击打圈与中空方形框架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的过料间距。

10、处于前侧的第一盘体为前第一盘体,处于后侧的第一盘体为后第一盘体,处于前侧的第二盘体为前第二盘体,处于后侧的第二盘体为后第二盘体,后第二盘体处于后第一盘体的后侧并相贴配合,前第二盘体处于前第一盘体的后侧,所述前第一盘体、后第一盘体、前第二盘体和后第二盘体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前第一盘体、后第一盘体、前第二盘体和后第二盘体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前第二盘体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圆形孔,所述第一击打棒和所述第二击打棒均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棒体结构。

11、所述第一击打棒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与前第一盘体和后第一盘体锁固连接,且前第一盘体和后第一盘体上均开设有供第一螺栓穿过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击打棒的两端端面上均凹设有供第一螺栓的端部螺装于内的第一固定螺合槽;所述第二击打棒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与前第二盘体和后第二盘体锁固连接,且前第二盘体和后第二盘体上均开设有供第二螺栓穿过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击打棒的两端端面上均凹设有供第二螺栓的端部螺装于内的第二固定螺合槽。

12、各第二击打圈上的各第二击打棒的后端均锁固在后第二盘体的前侧面上,所述前第二盘体具有若干个前圈体,两两相邻的两前圈体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的第二旋转槽,各前圈体与各第二击打圈一一对应设置并处于前第一盘体的后方,每一第二击打圈上的各第二击打棒的前端锁固在与该第二击打圈所对应的前圈体上;

13、各第一击打圈上的各第一击打棒的前端均锁固在前第一盘体的后侧面上,所述后第一盘体具有若干个后圈体,两两相邻的两后圈体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的第一旋转槽,各后圈体与各第一击打圈一一对应设置并处于后第二盘体的前方,每一第一击打圈上的各第一击打棒的后端锁固在与该第一击打圈所对应的后圈体上。

1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具有处于壳体后方左侧外的第一驱动电机和转动安装在壳体后侧面上的后转动轴,第一驱动电机沿前后方向横卧设置,后转动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后设置并与后转动轴的后端传动连接,且后转动轴的前端与后第二盘体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具处于壳体前方右侧外的第二驱动电机和转动安装在壳体前侧面上的前转动轴,第二驱动电机沿前后方向横卧设置,前转动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前设置并与前转动轴的前端传动连接,前转动轴的后端经处于壳体内的传动轴与后第一盘体连接。

15、所述前转动轴外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具有前喇叭段和处于前喇叭段后侧的后圆柱段,前喇叭段呈由前至后渐扩的中空圆台结构,后圆柱段呈前后横卧设置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前转动轴的后端伸入到壳体内与与前喇叭段锁固在一起,所述后圆柱段与后第一盘体锁固在一起。

16、所述前第一盘体与壳体的前内侧壁相贴紧配合,所述前第一盘体的中心区域和壳体前侧面上均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壳体前侧面上设有向上倾斜延伸供物料导入至壳体内的导料斗,两通孔处于导料斗范围内,导料斗与两通孔构成所述进料口,处于前第一盘体的通孔位于传动轴与击打圈体结构之间。

17、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破碎机,应用时,由于进料口直接朝向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在物料从进料口内进入时,物料则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进行碰撞,此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击打圈同步高速转动,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将从进料口下落的物料高速甩出使物料与第一击打圈上的第一击打棒进行碰撞,第一击打圈的高速转动使处于第一击打圈内的物料高速甩出而与第二击打圈上的第二击打棒进行碰撞,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击打圈同步转动,从而使第二击打圈上的第二击打棒将处于第二击打圈内的物料高速甩出到壳体的内侧壁上,再经过过料间距最后从下落口内下落;若需要对物料进行破碎,则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一致,则能够实现对物料的破碎,若需要对物料进行解聚,则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相反,比如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此时就能够对于不同材质形成的物料进行解聚处理;而且第一击打圈和第二击打圈设有若干圈,物料从最内的第一击打圈依次经过各第一击打圈和各第二击打圈而甩到最外圈的第二击打圈范围内,这样,物料在不断的撞击下,能够大大的提高物料的破碎效率,再有,各第一击打棒和各第二击打棒的数量能够进行调节,即能够调节两两第一击打棒之间的间距以及调节两两第二击打棒之间的间距,若此间距较大则能够破碎或解聚出较大的物料,若间距较小,则能够破碎或解聚出较小的物料而实现精细破碎、出0-5mm的细粉或单独出75μm以下的细粉,从而适应各种细度的产品处理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转动方向,而使物料在第一击打圈和第二击打圈内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而实现物料的破碎、解聚或制粉处理,能够破碎出来的物料的破碎规格较多,能够处理的物料种类也较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