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6043发布日期:2023-10-22 07:1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及零部件、一般工业喷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式喷房的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


背景技术:

1、在汽车及一般工业喷涂领域,喷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过喷漆雾,过喷漆雾需要先经过净化分离过滤处理掉包含的油漆,余下的空气经过温湿度调节后再供给到喷房顶部的洁净送风室,形成完整的闭路循环系统。

2、上述过程中的漆雾净化分离过滤处理,现有的方法是沿喷房的漆雾出风口布置干式漆雾捕集箱,现有的干式漆雾捕集箱普遍采用干式移动小车作为载体,干式移动小车内布置多个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人工安装新的干式漆雾捕集箱到干式移动小车上,再把干式移动小车与喷房出风口压紧连接;使用后的干式移动小车,通过人工操作把危废干式漆雾捕集箱逐一拆卸下来并转运。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610083292.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包括引导空气流动的外壳及布置于其中的漆雾分离部件,其中的外壳上设置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设置于喷涂作业区的排风路径中,喷涂所产生的过喷漆雾被空气携带直接进入漆雾分离装置;漆雾分离部件分层串联设置于各层架之上;漆雾分离部件的内部结构有多种类型,至少两种类型的漆雾分离部件内部设置有漆雾分离单元,且漆雾分离单元之间具有腔结构,漆雾分离单元及其之间的腔结构构成漆雾的捕集容纳机构。

4、上述专利方案的缺陷在于:

5、1).漆雾分离装置通过空气入口与干式喷房的文丘里通道连接,经文丘里通道出来的高速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漆雾,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漆雾分离装置底层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运动的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物颗粒,部分会撞上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空气中的过喷物漆雾会撞击并粘附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

6、在上述过程中,文丘里通道的内表面和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内表面吸附的漆渣会逐渐堆积,当漆渣逐渐增大时,其会改变文丘里通道和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部的风道,

7、2).从空气导流室进入文丘里通道的含有过喷漆雾的空气由于通风面积迅速减小,空气进一步被加速。在通过文丘里通道的过程中,通风面积也在逐渐减小,在文丘里通道出口位置处,通风面积达到最小值,风速达到最大值,携带着过喷漆雾的空气以斜向下的方向高速进入安装到位的漆雾分离装置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

8、在上述过程中,空气中的过喷漆雾会撞击并粘附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和侧板上,由于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壁是光滑的,其捕集漆雾的能力较弱,导致大量撞击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底部和侧板的漆雾并不能被捕集吸附,流经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空气依旧会携带大量的过喷漆雾。尤其是应用于粉状的底漆时,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几乎失去作用,严重增加了后续过滤组件的负担。

9、当过喷漆雾为色漆或清漆时,由于色漆具有粘性,清漆容易粘结,过喷漆雾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底部形成漆渣团,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底部对应文丘里出风口位置区域漆渣团逐渐变大,直至严重堵塞文丘里通道出风口的附近区域,并导致文丘里通道出口的漆雾转向和通行不顺畅。

10、当过喷漆雾为底漆时,由于底漆是粉状,无法在高速动力漆雾风的影响下形成漆渣团,而是会受气流影响在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内部空间乱飞,一部分底漆颗粒会随气流向上进入上方的漆雾分离部件,造成精细过滤的污染。另一部分底漆颗粒会长时间滞留在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持续紊流状态,并随时间不断积累越来越严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作用失效。

11、3).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漆雾经过底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的预过滤后,会继续向上流动,并进入用于精细过滤的顶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在顶部的槽状漆雾分离部件内设若干漆雾分离单元,漆雾分离单元由边框连接固定,漆雾分离单元为具有多次折弯的波纹板状结构,相邻两个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多次折弯的空气流动通道。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物既能进入漆雾分离单元内部,也能沿着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进入漆雾分离部件的内部。

12、在上述空气及其携带的过喷漆雾颗粒穿过漆雾分离单元的过程中,空气中的过喷颗粒会被漆雾分离单元中的过滤纤维碰撞粘附,空气则继续向前流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漆雾分离单元内部会因吸附大量的油漆,而导致其透气性变差,甚至堵塞,从而影响漆雾分离装置的过滤效果。

13、4).层架式的多层漆雾分离部件,因多层单独使用,各自独立抽拉更换,各层之间缝隙很大,导致漆雾风在正压的作用下经过缝隙处串流,漏风极其严重,严重影响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且清漆粘结固化后强度大、硬度高,导致漆雾分离部件和外围的金属小车很难脱离,漆雾分离部件拆除和更换的难度很大。

14、另外,上述方案中的漆雾分离单元采用内置式结构,内部的过滤纤维材料由外部的边框固定,这种结构无法保证内部的纤维材料均匀的分布在外部的边框内,过滤纤维材料在填充时容易出现局部不均匀的现象,这也会进一步的影响漆雾分离装置的过滤效果。

15、还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上行通风的干式漆雾捕集箱,在顶部的出风口的过滤截面积极其有限,若在出风口处设置高密度的精细过滤层,必然会更快速的导致因过滤截面积不足而引起堵塞,进而降低干式漆雾捕集箱的使用寿命;但若不在出风口处设置最后道的干精细过滤层,则会漏风严重,由于缺乏最后道的精细过滤层保障,严重影响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后续再过滤的使用寿命。

16、因此,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多种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上行风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包括外箱体,外箱体的底部侧方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外箱体底部的混风通道连通,混风通道通过内部风口与上方的主过滤区连通,在主过滤区内设有若干排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过滤组件,主过滤区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入风口通过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延伸至混风通道的内部;所述主过滤区设置的过滤组件为外置式过滤元件。

4、所述可调式的文丘里风道包括顶板、设置在顶板两侧的侧板、以及通过可调式结构设置在顶板和侧板下方的底板。

5、所述顶板的一端与入风口顶部的外箱体壁板固定连接,顶板具有折弯的文丘里结构,顶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混风通道的内部。

6、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顶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与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侧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

7、所述底板的一端与入风口底部的外箱体壁板活动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在底板与外箱体壁板的活动连接处设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外箱体壁板连接;

8、当含漆雾气流通过入风口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在文丘里风道的作用下,部分漆雾被底板上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且随着底板上玻璃纤维捕集的漆雾的重量增加,底板下表面设置的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底板与顶板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以防止漆雾形成的漆渣团影响气流流动。

9、进一步的,所述混风通道的底面设有底部过滤,混风通道的四个侧板上均设有玻璃纤维;所述底部过滤包括定位刺和玻璃纤维,定位刺沿混风通道的底面设置,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铺设在混风通道的底面上,含漆雾的气流通过混风通道时,部分漆雾被混风通道内部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

10、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过滤为整体式的平铺结构,或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

11、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分体式的弧形、v型或w形结构沿混风通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混风通道的内部风口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过滤纤维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上过滤纤维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之间设有通风道;

13、当含颗粒漆雾的气流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部分颗粒漆雾会脱离底部过滤和混风通道侧板上的玻璃纤维吸附和捕集,在颗粒漆雾会随气流通过通风道流经过滤纤维组件时,其会被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吸附和捕集,以防止颗粒漆通过内部风口进入主过滤区。

14、进一步的,所述主过滤区内设置的过滤组件呈排列式结构分布,前一排的过滤组件的截面积大于后一排的过滤组件的截面积;

15、在同一排的过滤组件之间设有通风口,在前后排的过滤组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通风口和间隙的大小由内部风口往第二出风口的方向减小;

16、所述过滤组件呈交错分布设置在主过滤区内,前一排的过滤组件正对后一排的通风口,前一排的通风口正对后一排的过滤组件,且同一列的过滤组件和通风口均分布在同一直线上;过滤组件上设置的过滤纤维的体积和密度由内部风口往第二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加。

17、进一步的,所述主过滤区内布置的过滤组件包括骨架和过滤纤维,骨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箱体内壁固定连接,在骨架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刺,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缠绕在骨架上。

18、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空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19、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空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交错分布,刺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20、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实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一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位于同一直线上;定位刺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21、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实心刺柱,定位刺沿骨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定位刺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不同平面上的定位刺交错分布,定位刺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实现不同的定位刺空间排布。

22、进一步的,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设置在移动运载小车上,移动运载小车包括底部支撑板,在底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承载导向轮,在底部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叉车插入口,在与叉车插入口相对的另一侧的底部支撑板的边沿上设有出风口挡板,在出风口挡板两端的底部支撑板边缘分别设有一侧面挡板。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弹性密封结构,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环绕第二出风口四周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密封、以及由第二出风口向四周延伸的塑料膜,塑料膜用于将弹性密封包括在内,弹性密封与第二出风口的连接处四周边沿压紧密封。

24、进一步的,所述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弹性密封结构与干式喷房的内壁形成面密封,在移动运载小车上设有称重计,用于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重。

25、进一步的,所述主过滤区顶部的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精细过滤层,精细过滤层沿第二出风口的平面设置,精细过滤层具有多层的过滤介质,外层的过滤介质包覆内层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形状为弧形、v形或w形;精细过滤层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大于过滤组件的过滤介质的密度和硬度,精细过滤层的过滤介质的厚度小于过滤组件的过滤介质的厚度。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通过在干式漆雾捕集箱的底部侧方设置可调式的文丘里通道,当含漆雾气流通过入风口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在文丘里风道的作用下,部分漆雾被底板上设置的玻璃纤维捕集,且随着底板上玻璃纤维捕集的漆雾的重量增加,底板下表面设置的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底板与顶板构成的开口角度增大。

28、2.通过在混风通道的底面和侧面上设置玻璃纤维,以提升混风通道对漆雾的捕集能力。当含颗粒漆雾的气流流入外箱体内部的混风通道时,部分颗粒漆雾会脱离底部过滤和混风通道侧板上的玻璃纤维吸附和捕集,在颗粒漆雾会随气流通过通风道通过过滤纤维组件时,其会被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吸附和捕集,以防止颗粒漆通过内部风口进入主过滤区。

29、3.通过在混风通道的内部风口处设有若干过滤纤维组件,过滤纤维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过滤纤维,上过滤纤维固定设置,上过滤纤维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下过滤纤维,下过滤纤维无固定结构,在动力风的影响下处于自由状态,不受限制。在相邻的上过滤纤维和下过滤纤维之间设有足够大的通风道,在应用于粉状的底漆漆雾捕集时,粉状漆雾颗粒在上、下过滤纤维的作用下,被大量捕集吸附在上、下过滤纤维上,后续的底漆漆雾在通过上、下过滤纤维时,会被上方吸附的底漆颗粒阻碍掉落,并被底部的过滤纤维和侧部的过滤纤维有效吸附,从而防止粉状的底漆漆雾颗粒和漆粉随向上的气流进入上方的主过滤区,降低后续过滤组件的负担,延长过滤耗材的使用寿命。

30、4.将过滤纤维通过定位刺外置安装在骨架上,有效保持过滤纤维蓬松的性能和状态,保证在由下向上的漆雾风运行过程中,过滤纤维吸附漆渣后受重力作用不会向下脱落,极大的提高过滤纤维的稳固性,提高过滤效果和过滤精度。

31、5.采用强度足够的横向水平的过滤纤维的固定结构、优化过滤纤维的布置方式,过滤组件、通风孔和间隙采用前疏后密的布置方式,在充分利用干式漆雾捕集箱内部立体空间的前提下,布置更多的过滤组件,且留有足够多的通风间距,以保证气流能顺利通过主过滤区进行有效过滤。

32、6.整体干式漆雾捕集箱,通风道更长,可布置的干式过滤组件更多、体积量更大,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过滤级别更高且逐级加密,过滤的路径更长,漆雾撞击的次数更多,漆雾的停留时间更长,使多组过滤组件同期达到使用寿命,整体的干式过滤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33、7.通过采用骨架外缠绕过滤纤维的固定方式,使得过滤纤维和骨架连接极其紧密稳固,不会松脱;且缠绕的固定方式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4、8.干式漆雾捕集箱设置在喷房连接的金属密封室体内,通过弹性密封结构与干式喷房的内壁形成面密封,在不采用外部通风道内的密封结构件的情况下,完全实现密封。

35、9.在移动运载小车上设有称重计,用于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实时在线自动称重,以实现对干式漆雾捕集箱进行自动称量,测得重量与压差检测仪器共同对比数据分析,对漆雾捕集箱监测的结果更准确,实现干式漆雾捕集箱更换更及时。

36、10.通过在顶部出风口处设置精细过滤层,可针对小粒径的漆雾颗粒或漏掉的大粒径漆雾颗粒进行捕集,精细过滤层采用增加截面积的弧形或v型或w型的精细过滤层,在气流的作用下,精细过滤层持续会有持续的上下动态波动,由此,精细过滤层吸附的漆渣粉在动态波动的作用下会有一定的自然下落,进而逐渐被下方的多级过滤纤维上表面吸收,过滤纤维组件除由下向上吸附漆雾颗粒外,亦增加过滤纤维上方的吸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