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9175发布日期:2023-11-03 23: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环保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餐厨垃圾的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特点是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2、目前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餐厨垃圾进行降解处理,但降解处理期间,会因为餐厨垃圾降解发酵而产生气体和污液,同时餐厨垃圾降解发酵期间存在升温阶段,导致餐厨垃圾携带热量,而一般的降解处理方式,不能基于高效冷凝的基础上有效对餐厨垃圾发酵产生的气体和污液进行汽液分离处理,使餐厨垃圾降解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基于高效冷凝的基础上有效对餐厨垃圾发酵产生的气体和污液进行汽液分离处理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端盖,两组所述进气端盖内设置有进气组件;

3、所述外壳内腔靠近进气端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罩,所述外壳和第一密封罩内分别设置有冷凝组件和供给组件;

4、所述外壳内腔远离进气端盖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罩和第三密封罩,所述第二密封罩和第三密封罩内设置有增压组件和扰流组件。

5、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外壳的内腔,所述双头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凹型杆架且凹型杆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同步轮,两组所述第一主同步轮远离凹型杆架的一侧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同步轮,且第一从同步轮的内腔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与进气端盖配合使用的进气扇叶。

6、优选的,所述冷凝组件包括u型盘管,两组所述u型盘管连通在进气端盖的内侧,两组所述u型盘管的出口连通有连通头,两组所述连通头的出口连通有y型输送管,两组所述y型输送管的出口连通有第一伸缩管,两组所述第一伸缩管的出口连通有螺旋软管,两组所述螺旋软管的出口连通有第二伸缩管。

7、优选的,所述供给组件包括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固定在外壳内腔的底部,所述制冷器的两个出口连通有三通阀,且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通有第一三通接头,两组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二三通接头,且第二三通接头的一个出口连通有第一支管,两组所述第一支管的出口连通有与第一密封罩配合使用的连接罩,且第二三通接头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第二支管。

8、优选的,所述增压组件包括转套,两组所述转套转动在凹型杆架的中心处,两组所述转套的表壁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末端铰接有与第二密封罩滑动配合的活塞,两组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密封罩滑动配合的升降杆,两组所述第二密封罩靠近活塞的出口连通有与三通阀配合使用的增压管。

9、优选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伸缩罩,两组所述伸缩罩罩设在螺旋软管的外侧并与第二支管连通,且伸缩罩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第三密封罩的外壁和升降杆的末端固定连接,两组第三密封罩的内腔设置有与凹型杆架固定配合的扰流扇,且第三密封罩的两个出口连通有与伸缩罩配合使用的送风管。

10、优选的,两组所述进气扇叶采用流线型复合塑料设计,且进气扇叶靠近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头。

11、优选的,两组所述u型盘管沿连通头的横轴线呈轴对称状态分布,并采用铝合金材质。

12、优选的,两组所述螺旋软管和第二伸缩管的衔接处连通有圆形导向头。

13、优选的,两组所述进气端盖远离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的内腔嵌设有密封圈。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对餐厨垃圾降解发酵期间产生的气体和污液进行汽液分离处理时,先由进气组件的双头电机提供统一驱动来源,并通过两组凹型杆架上的第一主同步轮带动两组第一从同步轮上的进气扇叶将降解发酵阶段产生的气体和污液吸入两组进气端盖内,紧接着再进入冷凝组件的两组u型盘管中,再由两组连通头依次经过两组y型输送管和第一伸缩管并供入两组螺旋软管后,再由两组第二伸缩管流出,对进入的气体和污液提供两级冷凝通道支持,同时由供给组件的制冷器提供冷源,冷源再由两组三通阀上的第一三通接头经过两组第二三通接头供入两组第一支管的连接罩以及两组第二支管内,并由两组凹型杆架通过增压组件的转套带动两根连杆上的活塞在两组第二密封罩内往复做功产生增压气体的同时,两组往复运动的活塞通过两组升降杆对扰流组件的两组伸缩罩中的螺旋软管进行上下晃动,并由两组增压管向两组三通阀内施加气体压强,并将冷源快速供至两组u型盘管和螺旋软管区域,对进入的气体和污液进行两级高效冷凝处理,同时由两组凹型杆架带动两组扰流扇转动并产生风力,产生的风力经过两组送风管送入两组伸缩罩内,使冷源在两组伸缩罩内分布均匀,即可在基于高效冷凝的基础上,有效对餐厨垃圾发酵产生的气体和污液进行汽液分离,提高餐厨垃圾发酵产生气体和污液的分离充分性,利于餐厨垃圾的降解发酵工作。

15、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2)且外壳(2)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端盖(3),两组所述进气端盖(3)内设置有进气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4)包括双头电机(41),所述双头电机(41)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外壳(2)的内腔,所述双头电机(41)的两根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凹型杆架(42)且凹型杆架(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同步轮(43),两组所述第一主同步轮(43)远离凹型杆架(42)的一侧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同步轮(44),且第一从同步轮(44)的内腔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与进气端盖(3)配合使用的进气扇叶(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6)包括u型盘管(61),两组所述u型盘管(61)连通在进气端盖(3)的内侧,两组所述u型盘管(61)的出口连通有连通头(62),两组所述连通头(62)的出口连通有y型输送管(63),两组所述y型输送管(63)的出口连通有第一伸缩管(64),两组所述第一伸缩管(64)的出口连通有螺旋软管(65),两组所述螺旋软管(65)的出口连通有第二伸缩管(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组件(7)包括制冷器(71),所述制冷器(71)固定在外壳(2)内腔的底部,所述制冷器(71)的两个出口连通有三通阀(72),且三通阀(72)的一个出口连通有第一三通接头(73),两组所述第一三通接头(73)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二三通接头(74),且第二三通接头(74)的一个出口连通有第一支管(75),两组所述第一支管(75)的出口连通有与第一密封罩(5)配合使用的连接罩(76),且第二三通接头(74)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第二支管(7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10)包括转套(101),两组所述转套(101)转动在凹型杆架(42)的中心处,两组所述转套(101)的表壁固定连接有连杆(102)且连杆(102)的末端铰接有与第二密封罩(8)滑动配合的活塞(103),两组所述活塞(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密封罩(8)滑动配合的升降杆(104),两组所述第二密封罩(8)靠近活塞(103)的出口连通有与三通阀(72)配合使用的增压管(10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11)包括伸缩罩(111),两组所述伸缩罩(111)罩设在螺旋软管(65)的外侧并与第二支管(77)连通,且伸缩罩(111)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第三密封罩(9)的外壁和升降杆(104)的末端固定连接,两组第三密封罩(9)的内腔设置有与凹型杆架(42)固定配合的扰流扇(112),且第三密封罩(9)的两个出口连通有与伸缩罩(111)配合使用的送风管(1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进气扇叶(45)采用流线型复合塑料设计,且进气扇叶(45)靠近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u型盘管(61)沿连通头(62)的横轴线呈轴对称状态分布,并采用铝合金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螺旋软管(65)和第二伸缩管(66)的衔接处连通有圆形导向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进气端盖(3)远离外壳(2)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的内腔嵌设有密封圈(1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涉及环保设备领域。一种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端盖,两组所述进气端盖内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外壳内腔靠近进气端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罩,所述外壳和第一密封罩内分别设置有冷凝组件和供给组件;所述外壳内腔远离进气端盖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罩和第三密封罩,所述第二密封罩和第三密封罩内设置有增压组件和扰流组件。该可高效冷凝的汽液分离装置,在基于高效冷凝的基础上,有效对餐厨垃圾发酵产生的气体和污液进行汽液分离,提高餐厨垃圾发酵产生气体和污液的分离充分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英,郑小平,胡晓琴,王鹏,郑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一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