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5409发布日期:2024-01-06 23: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形式多样,山地丘陵占比较高,因此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一些隧道施工。在隧道施工时,爆破、凿岩等作业方式往往会在隧道内产生大量的粉尘,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造成危害影响。

2、由于隧道内采用通风筒等通风通道进行压入式或抽出式通风除尘,采用该种方式,由于通风筒的通风能力有限,导致降尘效率较低。部分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10185489a公开的一种移动式隧道除尘装置,其通过行走车盘带动柔性风筒负压吸尘,并通过喷雾辅助降尘。

3、该类现有技术中,对于粉尘的处理,如对比文件附图所述,采用粉尘滤袋过滤后,将粉尘反吹至积尘斗内收集。对于积尘斗内的粉尘处理,其并未进行说明,目前通用方式为积尘斗内积存一定量后将积尘斗取出倾倒。

4、该类除尘装置具有如下弊端,由于移动式的净化装置往往净化空间较小,导致粉尘滤袋过滤处空间较小,反吹回落的粉尘在积尘斗内容易被风流搅动形成扬尘,导致粉尘滤袋的净化能力较低;并且,移动除尘装置采用抽出积尘斗的方式排尘不便,积存的尘尘更容易被风流搅动。

5、因此,急需对现有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通过优化了净尘机构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包括车盘和设置在车盘底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具有前端和后端;净尘机构,设置在所述车盘,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分隔板,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前端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后端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分隔板横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外壳在所述分隔板上侧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下侧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过滤腔,所述第一分隔板设有通风孔,所述净尘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通风孔的过滤件,所述外壳在所述过滤腔设有可开闭的落尘板,所述外壳在所述落尘板下侧形成储尘腔,所述外壳在所述储尘腔的一端形成有排尘口;排尘机构,安装在所述储尘腔,且能够将所述储尘腔内的粉尘朝向所述排尘口方向移动;吸尘机构,包括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进气管组件;风机,所述风机连接在所述出风口。

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筒。

4、进一步的,所述落尘板包括两个分板体,两所述分板体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且两所述分板体设置成转动的开闭;两所述分板体关闭时,两所述分板体的内缘抵接,且所述分板体朝内斜向下倾斜。

5、进一步的,所述排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尘腔的第一绞龙,所述第一绞龙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尘腔的绞龙本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单向齿轮带动所述绞龙本体转动,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时将所述储尘腔内的粉尘朝向所述排尘口方向移动,所述驱动电机反转时所述绞龙本体静止;

6、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落尘板的落尘板驱动组件,所述落尘板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单向齿轮,所述排尘驱动组件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时所述落尘板静止,所述驱动电机反转时带动所述落尘板打开。

7、进一步的,所述落尘板铰接在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落尘板的底面设有弧形的定位腔,所述排尘驱动组件还包括:

8、支撑轴,设置在所述落尘板的下侧,所述支撑轴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能够转动的进出所述定位腔,且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定位腔时,所述定位腔的径向方向大致朝向所述支撑轴的中心,且所述落尘板关闭,所述支撑块脱离所述定位腔时,所述落尘板向下移动打开;

9、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且连接在所述支撑轴,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单向齿轮传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落尘板的内缘设有弹性抵接件。

11、或者,所述排尘驱动组件还包括:

12、齿条,竖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单向齿轮啮合;

13、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且与所述落尘板相连,所述传动齿轮能够带动所述落尘板开闭,所述驱动电机反转时通过所述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带动所述落尘板打开;

14、复位件,设置在所述齿条,所述复位件提供所述齿条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关闭所述落尘板的力。

1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分隔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形成底部开放的前置腔,所述前置腔内设有挡尘板;

16、所述落尘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部分形成有落尘开口,且所述落尘板在靠近所述前置腔的部分斜向上延伸。

17、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绞龙,所述第二绞龙的进料段连接在所述排尘口的下侧,所述第二绞龙的上端斜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壳的侧方。

18、进一步的,所述排尘口下侧设有暂存腔,所述第二绞龙连接在所述暂存腔。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了净尘机构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板包括两个分板体,两所述分板体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且两所述分板体设置成转动的开闭;两所述分板体关闭时,两所述分板体的内缘抵接,且所述分板体朝内斜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尘腔的第一绞龙,所述第一绞龙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尘腔的绞龙本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单向齿轮带动所述绞龙本体转动,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正转时将所述储尘腔内的粉尘朝向所述排尘口方向移动,所述驱动电机反转时所述绞龙本体静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板铰接在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落尘板的底面设有弧形的定位腔,所述排尘驱动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板的内缘设有弹性抵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驱动组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分隔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形成底部开放的前置腔,所述前置腔内设有挡尘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绞龙,所述第二绞龙的进料段连接在所述排尘口的下侧,所述第二绞龙的上端斜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壳的侧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口下侧设有暂存腔,所述第二绞龙连接在所述暂存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除尘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包括车盘和行走机构;净尘机构,包括外壳、第一分隔板,外壳设有进风口、出风口,第一分隔板上侧形成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外壳在第一分隔板下侧形成与进风口连通的过滤腔,净尘机构还包括过滤件,外壳在过滤腔设有可开闭的落尘板,外壳在落尘板下侧形成储尘腔,外壳在储尘腔的一端形成有排尘口;排尘机构,安装在储尘腔,且能够将储尘腔内的粉尘朝向排尘口方向移动;吸尘机构,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进气管组件;风机,风机连接在出风口。本发明通过优化了净尘机构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纪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米科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