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1281发布日期:2024-02-07 13:2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涂覆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胶水涂覆,特别是涉及一种涂覆阀。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涂覆阀包括有阀体、进胶管、进气管、第一旋转驱动结构和第二旋转驱动结构;其中,阀体设置有进胶口、进气口和喷胶口,进胶管和进气管均外接于阀体,且分别连通进胶口和进气口,从而能够通过进胶管向阀体内部供应胶水、通过进气管向阀体内部输送压缩空气以实现阀体的气动控制,而喷胶口则用于喷出胶水;同时,阀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旋转驱动结构,且能够在第二旋转驱动结构的驱动下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结构则连接于第一旋转驱动结构上,并能够在第一旋转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阀体绕第一轴线转动;这类涂覆阀虽然能够借助第一旋转驱动结构和第二旋转驱动结构改变喷胶口的朝向,从而改变喷胶方向以提升涂覆阀的通用性能,然而在阀体转动过程中,外接于阀体的进胶管和进气管需要时刻跟随阀体转动,因而容易出现管路弯折及卷绕等问题而影响涂覆阀的正常工作,其安全性及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涂覆阀,其既能够实现喷胶方向的调整,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本发明实施例的涂覆阀包括有电气滑环、转动架和阀体,电气滑环包括有定子部和转子部;定子部固定设置,且内部设置有用于连通供胶装置的供胶流路和用于连通压缩气体供应装置的供气流路;转子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定子部,且内部设置有连通供胶流路的进胶流路及连通供气流路的进气流路;转动架连接于转子部的一端,且转动架设置有胶水流道和气道,胶水流道的第一端连通进胶流路、气道的第一端连通进气流路;阀体设置有转动连接部和喷胶口,并通过转动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架,且阀体绕转动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转子部绕定子部转动的转动轴线;转动连接部上设置有进胶口和进气口,进胶口连通胶水流道的第二端,进气口连通气道的第二端。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涂覆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由于阀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转动架上,转动架连接在电气滑环的转子部上,转子部又转动连接于定子部,并且阀体绕转动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转子部绕定子部转动的转动轴线,从而借助电气滑环和转动架能够使得阀体绕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线进行转动,以改变喷胶口的朝向,实现喷胶角度方向的调整;同时,由于定子部设置有供胶流路和供气流路,转子部设置有进胶流路和进气流路,转动架设置有胶水流道和气道,因此胶水将能够依次经过供胶流路、进胶流路、胶水流道及进胶口进入到阀体内,而控制阀体工作的压缩气体则能够依次通过供气流路、进气流路、气道及进气口进入到阀体内,因而在阀体、转动架及电气滑环之间无需设置外接管路来完成进胶或者进气,从而在驱动阀体绕上述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线进行转动时,均也不会出现因外接管路弯折及卷绕而影响正常喷胶,使得涂覆阀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高,同时整体上也更加整洁美观。

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转动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转动连接部包括有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连接部和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臂的第二连接部,且胶水流道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连接臂,进胶口设置于第一连接部,气道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二连接臂,进气口设置于第二连接部。

6、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第一连接臂朝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半轴体,胶水流道的第二端贯穿设置于第一半轴体的中心,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半轴体配合的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的槽底或者槽壁设置有进胶口。

7、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第一半轴体与第一转动槽的槽底和槽壁围合形成有连通腔,进胶口及胶水流道的第二端均连通连通腔。

8、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供气流路、进气流路和气道均设置有两路,且两路气道分别为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二连接臂设置有转接孔,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转接孔配合的第二半轴体,第二半轴体与转接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进气口设置于第二半轴体且包括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气道的第二端和第一进气口均连通第一环形腔,第二气道的第二端和第二进气口均连通第二环形腔。

9、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涂覆阀还包括有倾斜驱动机构,第二半轴体的一端穿出到第二连接臂背离第一连接臂的一侧,且连接倾斜驱动机构,倾斜驱动机构设置于转动架,且用于驱动阀体相对于转动架转动。

10、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倾斜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动销和直线驱动器,第一连杆连接于第二半轴体,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滑动销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接臂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槽内,直线驱动器设置于第二连接臂上,且直线驱动器的驱动部连接滑动销,并用于驱动滑动销在滑动槽内滑动。

11、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第二连接臂背离第一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容纳于容纳槽内,容纳槽的槽壁包括有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均设置于第一连杆的转动路径上,且用于限制第一连杆的转动角度。

12、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转动架上设置有连通滑动槽的安装腔,直线驱动器安装于安装腔内。

13、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涂覆阀,涂覆阀还包括有转子驱动机构,转子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旋转驱动器,第一齿轮设置于转子部的外周,定子部套设于转子部外侧,定子部设置有允许第一齿轮部分凸出的避让槽,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旋转驱动器连接第二齿轮且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

1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阀体的两侧,所述转动连接部包括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连接部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胶水流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进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气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半轴体,所述胶水流道的第二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轴体的中心,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轴体配合的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槽底或者槽壁设置有所述进胶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轴体与所述第一转动槽的槽底和槽壁围合形成有连通腔,所述进胶口及所述胶水流道的第二端均连通连通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流路、所述进气流路和所述气道均设置有两路,且两路所述气道分别为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二连接臂设置有转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转接孔配合的第二半轴体,所述第二半轴体与所述转接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半轴体且包括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进气口均连通所述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连通所述第二环形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阀还包括有倾斜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半轴体的一端穿出到所述第二连接臂背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且连接所述倾斜驱动机构,所述倾斜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架,且用于驱动所述阀体相对于所述转动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动销和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半轴体,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滑动销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直线驱动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且所述直线驱动器的驱动部连接所述滑动销,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销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背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包括有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路径上,且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滑动槽的安装腔,所述直线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涂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阀还包括有转子驱动机构,所述转子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旋转驱动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子部的外周,所述定子部套设于所述转子部外侧,且所述定子部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凸出的避让槽,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旋转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覆阀,涂覆阀包括有电气滑环、转动架和阀体,电气滑环包括有定子部和转子部;定子部固定设置,且内部设供胶流路和供气流路;转子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定子部,且内设连通供胶流路的进胶流路及连通供气流路的进气流路;转动架连接于转子部,且转动架设胶水流道和气道,进胶流路的第一端连通胶水流道、气道的第一端连通进气流路;阀体设转动连接部和喷胶口,并通过转动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架,且阀体绕转动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转子部绕定子部转动的转动轴线;转动连接部设进胶口和进气口,进胶口连通胶水流道的第二端,进气口连通气道的第二端。本发明的涂覆阀能实现喷胶方向的调整,还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