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6562发布日期:2023-12-01 17:4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配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1、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是一种特殊的浆料,鉴于它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具有高导电率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作为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导电材料。又例如,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具有高导电性能和大比表面,可以作为电极材料用于储能设备,如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

2、相关技术中,配料系统通常包括进料罐、输送机构以及搅拌罐,进料罐通过输送机构与搅拌罐连接,利用输送机构将制备原料输送至搅拌罐中。制备原料(例如,导电剂sp、膨胀石墨和其他原料)通常为粉料,为了提高落粉速度,通过在进料罐和/或搅拌罐上设置有负压装置,但是,粉料易堵塞负压装置,需要频繁吹扫或者停机维修更换,如此,既会增加配料系统的能耗,也会增加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能够降低配料系统的能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包括真空上料装置、缓冲计量罐、至少一个搅拌罐、负压抽吸装置、水汽拦截装置以及控制器;

4、所述真空上料装置包括进料罐、过滤件以及罗茨风机;所述进料罐的进料口用于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投料站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进料罐上,并与所述进料罐连通;所述罗茨风机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过滤件连通;

5、所述进料罐的出料口与所述缓冲计量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缓冲计量罐的出料口通过螺旋输送机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连接;

6、所述负压抽吸装置包括离心风机以及分别与所述离心风机连接的第一负压抽吸组件和第二负压抽吸组件,所述第一负压抽吸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一阀门以及具有滤芯的第一透气帽,所述第一透气帽设置在所述缓冲计量罐上,且所述第一透气帽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离心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7、所述第二负压抽吸组件包括第二管道、第二阀门以及具有滤芯的第二透气帽,所述第二透气帽与所述搅拌罐连接,且所述第二透气帽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离心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

8、所述水汽拦截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罐与所述第二透气帽之间,且所述水汽拦截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水汽拦截件和气动蝶阀,所述水汽拦截件用于拦截所述搅拌罐中所产生的水汽;

9、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负压抽吸装置和所述水汽拦截装置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执行下述操作:

10、所述控制器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以使得所述缓冲计量罐和/或所述搅拌罐内产生负压;

11、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是否需要向所述搅拌罐加入粉料,控制所述气动蝶阀的开启或者关闭。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汽拦截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网格状的拦截管,至少一个网格状的拦截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拦截管内流通冷却介质;

13、若需要向所述搅拌罐内加入粉料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气动蝶阀打开,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水汽与所述冷却介质进行换热。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格状的所述拦截管的个数为三个,三个网格状的所述拦截管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相邻的网格状的所述拦截管之间的垂直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5mm-35mm。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拦截管的网格尺寸为2mm;所述拦截管的直径为1.2mm。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检测组件和反吹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反吹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7、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和第三检测件,所述反吹组件包括第一反吹组件、第二反吹组件和第三反吹组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一反吹组件均设置在所述过滤件上;所述第二检测件和所述第二反吹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气帽上;所述第三检测件和所述第三反吹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气帽上;

18、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件确定所述过滤件的滤芯是否堵塞,并控制所述第一反吹组件工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件确定所述第一透气帽的滤芯是否堵塞,并控制所述第二反吹组件工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检测件确定所述第二透气帽的滤芯是否堵塞,并控制所述第三反吹组件工作。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气帽包括第一透气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气筒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透气孔,且所述安装板将所述第一透气筒的内腔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朝向所述搅拌罐;所述第一透气帽的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

20、所述第二检测件包括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所述第一检测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压力,所述第二检测端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压力;

21、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透气帽的滤芯是否堵塞。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吹组件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料罐上设置有第一称重器,所述缓冲计量罐上设置有第二称重器,所述搅拌罐上设置有第三称重器,所述第一称重器、所述第二称重器和所述第三称重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料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搅拌罐的个数为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另一个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连通;

26、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螺旋输送机构连接,且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螺旋输送机构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选择性开闭,以使得所述螺旋输送机构与其中一个所述搅拌罐连通。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中,设置在缓冲计量罐上的第一负压抽吸组件,以及设置在搅拌罐上的第二负压抽吸组件,第一负压抽吸组件和第二负压抽吸组件共用一个离心风机,并搭配控制器选择性控制离心风机与第一负压抽吸组件和/或第二负压抽吸组件连通,达到减少离心风机的个数,降低了配料系统的功耗,进而降低配料系统的用电量,以及降低了配料系统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及污染。

28、此外,搅拌罐与第二透气帽之间设置水汽拦截装置,且水汽拦截装置包括水汽拦截件和气动蝶阀。当需要向搅拌罐加入粉料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气动蝶阀和第二阀门开启,此时离心风机会在搅拌罐中产生负压,加快粉料从缓冲计量罐向搅拌罐的落料速度。同时,水汽伴随着气流进入水汽拦截装置中,利用水汽拦截件用于拦截搅拌罐中所产生的水汽,防止水汽继续进入第一透气帽中,进而避免堵塞第一透气帽的滤芯,以及避免停机维修或者更换第一透气帽,提高了配料系统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维修或者生产成本。

2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配料系统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